黃鶴樓古詩(黃鶴樓有多少首詩?)
崔豪出名了,李白逃不掉。
位于長江南岸黃瑚虎頭的黃鶴樓,一直是“立于高臺前,極其醒目”的絕佳之地,吸引了眾多古今文人墨客來此賞景。崔豪就是其中之一。
(資料圖)
\"很久以前,一只黃鶴帶著一個圣人去天堂,這里空于黃鶴樓.\"崔豪對黃鶴樓印象深刻,留下一首膾炙人口的七律詩。它成為了一個被歷代推崇的寶藏,因為它可以一蹴而就,交融場景,意境深遠。
黃鶴樓三樓,壁畫《人文薈萃》。作者:畢。
武漢大學教授鐘念在《黃鶴樓實錄(2019年版)》序言中寫道:據說崔豪寫詩后,李白也來參觀黃鶴樓,江山之景使他旺盛,詩情畫意,但當他即將奮發圖強時,卻發現崔豪關于黃鶴樓的詩句“眼前不可能有風景”,都是因為這樣。
“崔豪的詩《黃鶴樓》是黃鶴樓永恒的廣告”,《黃鶴樓志(2019年版)》作者之一、中南民族大學教授王兆鵬也表示,詩人李白和崔豪的故事,讓崔豪的詩《黃鶴樓》和黃鶴樓一起被津津樂道。
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新出版的《黃鶴樓志(2019年版)》不僅詳細記錄了崔豪與李白之間的趣事,還記載了與黃鶴樓有關的179位歷史人物,并根據詩詞歌賦、文學作品、楹聯、傳說、書法、繪畫、雜文等對與黃鶴樓有關的藝術文化作品進行了分類評選。
《黃鶴樓志》(2019年版)。鄭偉照片
整個數據庫于年底建成,黃鶴樓共收藏詩歌約1500首。
黃鶴樓藝術作品的收藏早在明代就開始了。《黃鶴樓志》(1999年版)共選詩277首,獻給古今黃鶴樓。自20世紀80年代黃鶴樓重建以來,黃鶴樓詩詞、楹聯、故事選本相繼出版,書法、繪畫、戲劇、電視、音樂、動畫等門類作品不斷出版。
中南民族大學教授、《黃鶴樓志》(2019年版)藝術類文章作者之一邵大偉告訴記者,黃鶴樓文化研究工作雖然起步很早就全面展開,至今已積累了豐富的文獻和研究成果,但總體上仍未做好充分的準備和系統的工作。
結合大數據發展趨勢,黃鶴樓公園管理處吸收了新版方志、藝術類文章作者的智慧,現正在建設黃鶴樓文化數據庫。該數據庫將包括與黃鶴樓相關的書籍、詩歌、人物、音頻和視頻資料。其中,詩歌圖書館已收藏詩歌約1500首。
記者了解到,這個數據庫不僅全面,而且是動態的,建成后可以不斷補充。該數據庫可于今年年底在建成。
在黃鶴樓管理處相關負責人看來,這樣做意義重大:“黃鶴樓文化數據庫”不僅將成為黃鶴樓的線上電子文化博物館,還將永久保存;所有文件經過分類、標注、有機組合后,就像是黃鶴樓的文化信息樞紐,查詢統計信息非常方便。此外,也是黃鶴樓的文化創意智庫,可以為未來的文化研究、景區管理、文化旅游提供強有力的內容支撐和啟發。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