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隨著深圳老齡化進程的發展
(資料圖片)
養老問題被提上重要日程
深圳衛健委近日發布了
《深圳市醫療機構“十四五”設置規劃》
鼓勵多方力量舉辦老年醫療護理機構
促進醫養康養融合發展
2019年—2022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中
“養老床位”和“長者服務中心”
也是提到養老時被提及較多的關鍵詞
然而
奧一網基層治理中心研究員走訪發現
深圳養老機構卻存在怪相
民辦民營機構床位空置率高
公辦機構卻一床難求
這個怪相因何產生?
如何為老年人提供標準高質量養老服務?
一起往下看
No.1
民辦民營養老機構
床位空置情況較為突出
近年來,深圳有序開展街道-社區-小區-家庭“四級服務網絡”建設,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截至20年,全市共有養老床位1.4萬張、養老機構76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142家、長者飯堂和助餐點380家、社區黨群服務中心665家,實現社區為老服務設施全覆蓋。
近日,奧一網基層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走訪了三家街道級養老機構和三家社區級養老機構,這些機構均為民辦民營。其中——
? 街道級養老機構兩家為民辦機構,一家為公建民營,均只開放了長期養老服務床位;
? 社區級養老機構兩家為公建民營,一家為民辦機構,均只提供日間照料床位。
研究員發現
這些民辦民營養老機構床位
空置情況較為突出
存在養老服務供給和實際需求
不相匹配的情況
街道級養老機構方面
羅湖區某街道級養老機構的工作人員稱,該機構的床位充足,有140多張,但目前只入住了20多位老人。
羅湖區另一街道級養老機構有同樣的情況,該機構有床位140多張,入住了50多位老人。
福田區某街道級養老機構有30張床位,目前入住5人。
社區級養老機構方面
三家社區級養老機構同樣出現床位空置的情況,10張日間照料床位使用率不高。
研究員致電多家深圳市內民辦養老機構詢問床位狀況,工作人員均表示有空余床位。
一邊是民辦民營養老機構入住遇冷
另一邊是公辦養老機構入住火爆
形成鮮明對比
研究員從有關部門知情人士獲悉,目前深圳公辦養老機構基本維持滿住狀態,采取戶籍長者輪候入住制度。
有媒體報道,2021年,羅湖區某街道公辦養老機構一次性增加了300個床位,但是合乎條件的申請老人卻達到26000人,一床難求。
該機構工作人員表示,更多老人入住后,就要相應增加人手,現有工作人員數量不能滿足更多的老人入住的需求,機構正在加緊招聘、培訓更多的工作人員。
No.2
為何民辦民營養老機構入住遇冷?
針對民辦民營養老機構床位空置情況,研究員走訪調查后發現,主要原因有四點:
01
活力老人居多,養老觀念開放
早前2019年,深圳市民政局在全市開展60歲以上老年人生活現狀及養老服務需求全面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老年人活動、助餐和家政服務,是深圳老年人養老前三位需求。
說明當前深圳老年人主要以活力老人為主,健康和身體狀況較好,與深圳老齡人口特征相符。
為深入了解在深老人的養老需求,2018年,“和睿養老”在深圳市區發放了五百份調研問卷,同時深入訪談了一批退休老人。
從需求來說,深圳老年人對養老機構床位需求不高。根據調研,在深老人的養老觀念較為開放,四成左右“有考慮去機構養老”,兩成左右老人目前尚未考慮。
此外,深圳老人他們消費觀念相對較開放,除了滿足生活照料、醫療保障類的需求,對文娛社團活動的需求也較突出。
在配套服務需求方面,以入戶保潔、餐飲服務,提供及時便捷的醫療綠色通道等為基礎的生活照料需求,老年大學、運動健身類的文娛活動配套也是老人的核心關注點。
65歲的冷阿姨告訴研究員,社區長者服務站一有活動,她都會積極參與,“我喜歡聽養生講座和家政技能課程,也喜歡一日游活動?!?/p>
“這些娛樂活動豐富了我們的生活?!?9歲的周阿姨表示,對社區長者服務站的服務很滿意。
02
有需求的老人更青睞公辦養老機構
相關調查顯示,有需求的老人更愿意申請公辦養老機構,但受戶籍門檻、特殊人群優撫政策限制,他們難以申請。
近年來,隨遷老年人大幅增加,深圳候鳥式養老特點突出,不少老年人因戶籍原因入住不了公辦養老院。
從入住養老機構的資格來說,公辦養老院主要優先保障“三無”(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或撫養人),優撫、低保、特殊困難、“失獨”或獨生子女三級以上殘疾的中重度失能老人群體,同時也對失能失智的戶籍高齡長者開放。
03
民辦民營養老機構收費較高
研究員在走訪中了解到,大多數民辦民營養老機構每月收費較高,約5000元-20000元,因此不少老年人因價格原因不愿入住該類養老機構。
04
受疫情因素影響未全面恢復營業
福田區某街道級民辦養老機構工作人員表示,此前受疫情防控政策影響,未全面對外開放全部服務。
羅湖區某街道民辦級養老機構的工作人員稱,目前機構內有20多位老人,他們大多是疫情暴發前入住的。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該機構于2023年2月底開始恢復營業,陸續有老人咨詢入住。
No.3
如何為老年人提供高標準高質量養老服務?
深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近年來,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每年都將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工作重點,先后推出了《市人大常委會關于構建高水平養老服務體系的決定》和《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推動深圳養老服務加速從“老有所養”向“老有頤養”轉變。
提高養老服務品質
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也紛紛建言獻策。對于現老年人提出的助餐問題,王傳啟等代表在深圳市七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提出了《關于加快布局長者食堂的建議》;對于養老行業崗位職能不夠完善、能力評價不夠健全、培訓體系不夠成熟等問題,李玉蘭等代表在深圳市七屆人大二次會議提出了《關于構建“能崗匹配”分層培訓模式,提升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水平的建議》。
構建養老服務網絡
梁燕英等代表在深圳市七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提出了《關于加大養老服務資金和人才保障的建議》,羅江萍等市人大代表提出了《關于構建精準養老生態圈體系打造深圳都市養老新模式的建議》。
目前,深圳已形成了以《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為綱領、若干中長期規劃為核心、40余項政策文件為基礎的“1+N+X”多層次養老服務政策體系。根據計劃,到2025年底,全市將實現全市街道長者服務中心全覆蓋、老齡化社區長者服務站全覆蓋,步入老齡化或老年人口達到一定規模的小區實現服務點全覆蓋。
加大養老服務人才培養
鼓勵高校優化專業設置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主任牛耿表示,深圳在養老機構建設過程中,相關機構從業人員的數量、技能、經驗的發展速度可能不能應對未來深圳人口老齡化后養老機構的服務需求。
她建議,加大對相關服務人才培訓力度,提升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并鼓勵深圳院校開辦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希望更多的高學歷的、有專業素養、有相關技能、有情懷的孩子們能夠進入一線去做服務,去做管理,這樣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會有極大的提升?!?/p>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