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汕特別合作區,農耕機有條不紊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突突突”的耕機聲響徹田間地頭,無人機在空中馳騁,或播種或施肥,繁忙的春耕景象展現出勃勃生機。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3月28日,深圳市2023年春耕生產暨支農服務下鄉現場會(下稱“春耕會”)在深汕特別合作區赤石鎮新里村召開,本次活動以“抓好春耕、支農服務、高質量保障糧食安全”為主題,對全市春季農業生產工作進行動員部署。
【資料圖】
今年新增油料作物種植近4000畝,確保全年糧食生產獲豐收
春耕會上,隨著春耕備耕系列視頻的播放,展示出深圳從翻地、打井、水田墾造、犁田到播種、插秧等農業生產環節的火熱景象。在新里村,通過聯農帶農,實現了機械化育秧、機械化耕化、機械化播種和機械化施肥,以現代化農業生產的新方式打造都市田園綜合體。農業技術專家也通過支農服務現場指導,實現科技下鄉,為農民增產增收。
據了解,去年深圳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均超額完成,新增“圳品”568個,累計達1135個,培育農業龍頭企業、菜籃子基地總數近200家,首次獲批創建4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首次實現100%,農產品供給量足價穩。
搶抓春時,深圳把握主動權。2023年,深圳繼續吹響糧食安全的奮進號角,為全力奪取糧食安全大豐收奠基鋪路。“今年,我們的大豆種植任務比去年增加100畝,另外新增油料作物種植任務近4000畝。”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莫熙玲表示,種植任務更重,相關單位要強化耕地質量提升,落實惠農政策。
今年,深圳還將加快推進具有深圳特色的“數智高標準農田建設”,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推進“數字菜籃子”改革,確保重要農產品高質量供給。
在全省首創“農技輕騎兵服務驛站”,以科技興農
在春耕會現場,深圳市農促中心在全省首次創建“深圳農技輕騎兵深汕服務驛站”,為深汕特別合作區搭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人才聚集和技術服務平臺。據悉,農技服務“輕騎兵”是廣東農技服務模式、服務理念的創新變革。2022年,深圳市成立了“廣東農技服務輕騎兵深圳支隊”,負責統籌全市農技公共服務和社會化服務力量,以小分隊形式深入生產一線,為全市糧食生產任務保駕護航。
為更好更快服務于深汕特別合作區農業主戰場,春耕會還組織了種業、農資、農服、農技等企事業單位,捐贈“圳品”等特色產品為深汕特別合作區的農業生產提供有力支撐。在農業產品方面,深圳市農促進中心贈送了優質水稻、甜糯玉米和蔬菜種子1批共計15個品種,隆平金谷則贈送優質香稻種子“美香占2號”600斤。在農業服務方面,豐農控股贈送50個農業人才認證培訓名額和1套全國首創的數智農服智慧決策系統,將為深汕特別合作區培養50名農業職業人才和農業管理實現生產全程的數智化決策與精準作業。平安產險深圳分公司則為400畝早稻提供風險保障和1萬元防災防損物資。
深圳充分發揮在農業科技中的創新優勢,凸顯先行示范的使命擔當。從產業鏈結構來看,深圳正將種子研發、生產過程的社會化服務、加工設計銷售等各環節有機結合,跨界疊加,互融互滲,加強各個生產環節的合作與銜接,整合物流、信息、價值等產業鏈形態要素,培植能帶動一方經濟的主導產業。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