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品貨物監管是海關安全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2月,海關總署組織開展“打擊進出口危險品偽瞞報專項行動”,深圳海關對危險品偽瞞報行為開展全鏈條打擊。自開展“打擊進出口危險品偽瞞報專項行動”以來,該關累計查獲危險品偽瞞報情事71起,貨值1999萬元,關區持續保持進境超14天未申報危險品、存儲超30天危險品“雙清零”。
精準查發、快速處置逃檢
(資料圖)
“這批貨物機檢圖像與申報不符,疑似夾藏危險品,涉嫌逃檢風險,請盡快核實并辦理處置手續。”3月13日,深圳海關審圖關員對蛇口一批出口貨物進行X光機檢查時,發現疑似夾藏未申報危險品。后經現場關員查驗,查獲未申報危險貨物代森錳鋅、草甘膦共5.02噸,企業無法提供《出境危險貨物運輸包裝使用鑒定結果單》,涉嫌“涉危不報”。深圳海關依托前期建立的快速處置機制,第一時間辦理處置手續,及時迅速地將該批危險貨物退運出海關監管作業場所。
精準查發、快速處置這次逃檢行為,是深圳海關落實口岸危險品綜合治理、提升口岸危險品監管效能的一個縮影。據了解,專項行動以來,深圳海關成立了危化品業務指導工作小組,共同研究建立危險品嚴密監管和快速處置機制,通過充分調研、準確研判、有力應對、聯合處置,推進口岸危險品安全監管綜合治理。對處在海關作業環節的危險品,集中監控、通關、查驗、處置、場所監管等各環節專業力量,多管齊下、即到即辦,有效防范化解危險品偽瞞報和口岸滯堵風險。
加快危險品口岸通關效率
在現場精準查發的同時,深圳海關進一步強化關區危險品風險監控,充分發揮“風險+情報+現場”聯合研判工作站優勢,積極搜集危險品查發信息和國內外危險品相關熱點信息,加強關區危險品偽瞞報風險研判,提高布控精準度。對于涉及危險品偽瞞報逃檢被行政處罰或者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企業,予以重點管控,嚴厲打擊涉危商品的高危低報、多危少報、涉危不報等偽瞞報行為。
在加快危險品口岸通關效率方面,深圳海關也進行了積極的實踐探索。堅持問題導向,選取關區危化品進口量最大的皇崗口岸(陸路口岸)試點,推行進口危化品“提前申報+前置審核”改革。在進口危化品100%提前申報的基礎上,將危險信息審核由查驗環節前置到審單環節。審單人員在審核過程中發現問題時,可通過隨附單據補傳功能告知企業整改,企業通過“單一窗口”申報端補傳修改后的資料即可完成資料遞交,大幅提高辦事效率。
對完成審單作業的進口危化品報關單,海關查驗部門在實貨查驗環節不再審核資料,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對單貨一致性的核查上。這樣一來,就降低了貨物在查驗場的逗留時間,據測算壓縮貨物通關時間近50%。
智慧監管,對存儲超20天的自動預警、提前介入
3月21日,深圳海關所屬機場海關監控科關員的工作臺面上彈出一條“危險品存儲超20天”的預警信息,該關立即啟動核查處置機制。經核實,這是海關已放行但企業未及時提離的貨物滯留自動生成的預警信息。
機場海關立即將有關信息通報場站經營主體,督促貨主于當天將貨物提離海關監管作業場所,避免了危險品貨物存儲超30天的情況發生,及時消除了危險品在高溫天氣下長時間滯留口岸可能引發的安全隱患。
據了解,深圳海關踐行“智慧海關”理念,聚焦超期危險品難以實時預警痛點,建立了危險品信息化全過程管控體系。該關選取機場口岸(航空口岸)試點,通過采集機場國際貨站生產系統數據,并與海關通關環節數據進行整合,開發危險品貨物專項監測模塊,實現危險品所處環節、停留時間、貨物種類等全流程可視化追蹤。同時,依托關區二級指揮中心建立快速響應處置機制,對存儲超20天的自動預警、提前介入,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清理處置,堅決防范化解危險品滯留的風險。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