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人口老齡化、大眾健康保障觀念轉變,保險行業改革正在走入深水區。日前,慧擇控股與平安健康險在深圳簽署戰略協議,并由旗下頭部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慧擇保險經紀、得同代理與平安健康保險聯合發布首款定制新品長相安長期醫療保險。
一時間,長期健康保險走到了聚光燈下。實際上,長期醫療險崛起的背后,正是以百萬醫療險為代表的短期健康保險的行業亂象與痛點。
(相關資料圖)
據南都灣財社記者觀察,早在2016年,百萬醫療險正式問世,憑借低廉的保費快速走紅,引爆商業健康險市場,并開啟了“狂飆”模式。按照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健康保險年均增速超過30%;而作為健康險代表,百萬醫療險自推出的五年時間增長超過50倍。
不過,野蠻生長之余,這些短期健康保險也面臨踩紅線、同質化嚴重、價格戰“內卷”等一些突出問題。
按照中國銀保監此前的提示:一是部分產品缺乏定價基礎,保額虛高;二是部分公司銷售行為不規范,把短期健康險當做長期健康險銷售,一旦賠付率超過預期就停售產品,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利益;三是核保理賠不規范;四是無序競爭,不利于全社會形成正確的健康保險消費觀念。
近年來,監管部門頻頻發文。2019年,新版《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從健康保險定義分類、產品監管、銷售經營等方面做了全面修訂。2020年,中國銀保監發布《關于長期醫療保險產品費率調整有關問題的通知》,提出豐富醫療保險產品供給,鼓勵保險公司開發銷售長期醫療保險產品。
2021年,中國銀保監出臺《關于規范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 對短期健康險的續保、定價、銷售、理賠等問題進行規范,其中要求保險公司將條款中“續保責任”明確為“不保證續保”條款,既規范了市面上短期醫療險的銷售亂象問題,但是也對短期市場帶來不利影響。
從狂飆猛進到監管糾偏,從嚴管短期到鼓勵長期,除了監管政策的變化之外,一年期百萬醫療險也受到各地“惠民保”沖擊。相比之下,長期險可從穩定性上謀求突圍。
“目前百萬醫療險發展面臨瓶頸期,亟待破局。”按照平安和慧擇相關人士向南都灣財社記者的說法,此次創新的長期醫療保險產品直擊一年期百萬醫療不保證續保的問題,可提供最長20年保證續保,滿足行業對長期醫療保障的訴求。同時,更注重建立健康醫療保障體系,而不僅僅停留在賠付的傳統服務維度。
不過,進入后疫情時代,更多消費者健康保障意識正經歷新變化,也是重要變量因素。
對此,南開大學教授祁艷玲在做客深圳時分析:中國老齡化加劇,亞健康、三高、結節等人群增加,慢性病比重增加,疾病年輕化。近10年間,國民在疾病中度過的年數從7.6年增加到9.1年,各年齡層消費者的健康觀念都在加強,對自身的健康保障的長期主義也有越來越清晰的需求。
慧擇控股保險執行總裁蔣力也表示,當前消費者健康管理意識已逐步轉變,而且線上消費習慣快速養成。據中保協行業交流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保險專業中介的市場份額已由2016年的約2%上升至6.1%。
“長期來看,商業健康險趨向于逐漸從金融產品屬性向健康保障和醫療服務方向發展,各商業健康險經營主體正在加速醫療健康生態領域的深耕,在醫療資源方面的整合能力在未來將會是商業健康險公司的制勝關鍵。” 平安健康保險總精算師丁雯分析認為,未來“健康保險+醫療健康服務”模式將更好促進商業健康保險高質量發展。
值得留意的是,二十大報告也提出,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促進多層次醫療保障有序銜接,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
互為佐證的是,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百萬醫療險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百萬醫療險保費規模有望在2025年達到2010億元,2016-2025年復合增長率將達80%,空間仍然巨大。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