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路是由一條不知名的“斷頭浜”填埋筑路而成,這條如今仍保持著曾經河浜線條的道路上,筑有許多歷史建筑,向市民游客訴說著申城的歷史過往。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其中的一幢,延慶路130號。
(相關資料圖)
建筑本身
延慶路130號(《1948年上海行號圖》)
延慶路130號,建于1928年,由法國人賚安設計,是一座法國古典式花園住宅。建筑原為錦名洋行大班寓所,房主是英籍猶太人拿培和倪興女士。上世紀初,在環境優美的延慶路、華亭路的拐角處,他們建造了這幢漂亮的花園住宅。
延慶路130號歷史照片
倪興曾為“錦名洋行”的總經理助理和助理建筑師,近代上海著名建筑師鄔達克也曾在錦名洋行工作過。
建筑為三層磚木結構,南立面對稱,呈橫豎三段式劃分,立面造型多變,凹凸顯著,具有法國文藝復興風格特征。
屋頂開有一座棚式“老虎窗”,“孟莎式”坡屋頂蓋紅色平瓦,具有巴洛克風格。建筑底層前凸,形成弧形的主廳空間,以裝飾效果極佳的古典柱式支撐,兩側弧形山墻上有豐富的曲線雕刻。
二層欄桿柱上飾花盆,檐下的平拱窗鎖石上飾三座歐洲人頭像浮雕。三層陽臺略向后退,曲線形陽臺,局部有橢圓雕刻圖案,欄桿上的石制花壇呈現出巴洛克風格。
建筑還設計有介于山墻與屋頂窗之間的窗,窗架為短而粗壯的方柱,上面架以平弧頂,窗鎖石兩側配以山花圖案。
周邊建筑
延慶路135-149號
延慶路135號至149號是花園式里弄住宅,建于1934年。這種由新式里弄住宅演變而來的花園式里弄,既有里弄形式,在單體的樣式上又接近獨立式花園住宅。
延慶路135號住宅建筑三層,四坡頂,主體接近正方形,形體較簡潔。沿街北面的室外樓梯直接進入二樓主入口。149號住宅南面飾左右雙邊石臺階,引向二樓,前平臺連通二樓住房與房前花園,水泥拉毛墻面。137、149號住宅二樓則有鐵欄樣的長方形小陽臺。
延慶路151-157號
延慶路151-157號(單號)住宅建筑,建于1936年,系假四層聯排式花園住宅。四棟建筑坐南朝北,沿延慶路緊貼街道布置。
建筑外立面為拉毛粉刷,帶干粘鵝卵石墻面。墻面上開出的鋼窗、橢圓形百葉窗及頂部煙囪等顯得頗有質感。建筑最精彩的地方是每戶沿街立面的主入口,從造型到材質和色彩的搭配都顯現了設計的功力,寬幅出挑的混凝土雨篷做成微微凸出的曲線,下面是曲線同樣優美的紅磚砌筑的平拱門;拱券逐層內收,形成立體感,而支撐雨篷的兩側墻垛下部又以青石板砌筑成舒緩的曲線為收頭。
富民路210弄
富民路210弄屬花園里弄住宅,當初是由福新煙草工業公司在1941年造的,為華蓋建筑事務所設計。其中的14號,是“銀行大亨”葉景葵的舊居。1939年,葉景葵和張元濟、陳叔通等人一起辦了“合眾圖書館”,也就是如今位于長樂路的上海市私立合眾圖書館舊址。
建筑路線推薦
延慶路130號→延慶路135-149號→延慶路151-157號→古柏小區→裕華新村→富民路210弄
部分圖文摘自:魅力衡復
編輯:劉義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