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
奧一網重磅推出
(資料圖)
“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大調研”
聚焦龍華道路之困
5篇文章從觀察、走訪、追問、
高手支招、評論
全方位對問題進行報道
推動問題解決
報道回顧↓↓
1、深圳龍華5年新修169條路,為何僅29條成功移交?
2、修好的路竟成停車場和垃圾堆!居民意見大,深圳相關部門回應
3、多部門依法依規辦事卻辦不成事?三問龍華道路移交難
4、“龍華新路移交難,或涉多部門協同原因”,專家支招了!
5、八成道路建好未移交,誰在給龍華添堵?
7月17日晚
龍華區政府就此事作出回應
將從三個方面進行整改
力爭月底前
除少數道路確因重大產業項目、
民生工程、應急搶險工程需占用
或因存在安全影響因素之外
所有道路一律開通投入使用
報道回顧↓↓
龍華回應“道路移交之困”:深感愧疚,將從三方面整改!
7月28日
相關報道刊發11天后
奧一網實地回訪發現
經過系統性整改
原本被違停車輛占滿兩側的向榮路
變得寬闊起來了
被鐵皮等雜物占用、被鐵欄擋住入口的民益路
也終于順利開通
據悉,截至7月26日,龍華全區169條未移交道路已開通投用163條,剩余6條道路均因在建的其它重大民生工程項目被臨時占用,后續將在工程項目完工后第一時間開通。
撤圍擋、清垃圾、整治違停車輛
龍華163條道路事實性開通
奧一網推出“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大調研”后,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其中7月17日推出的《深圳龍華5年新修169條路,為何僅29條成功移交》,得到龍華區委區政府的迅速響應,承諾月底開通。
自報道推出至今,不少市民通過奧一網留言,詢問道路整改進展。
7月28日下午
龍華區邀請媒體參觀民益路、向榮路
兩條開通道路
? 民益路
奧一網記者在現場看到,此前被建筑垃圾占用的民益路已無雜物堆積,用來圍擋的鐵欄也被撤掉了,車輛可以順利從這里駛過,現場有交警正在執法。
整改前
整改后,路邊雜物、垃圾被清掃干凈
整改前
整改后,遮擋被撤,民益路開通
整改前
整改后,道路開通,現場有交警執法
? 向榮路
此前被私家車輛占用的向榮路,兩側也已經無車輛停放,寬闊通暢,現場有交通督導人員在一旁執法。
整改前
整改后,向榮路未見違停車輛
據奧一網此前報道,截至今年六月中旬,近五年169條新建道路中,已完成移交29條,剩余的140條正在辦理移交中或暫未移交。
調研現場
龍華區建筑工務署相關負責人禤志鋒
接受了奧一網等媒體采訪
禤志鋒介紹——
龍華區近五年新建的169條道路,目前有163條事實性開通,均已通過驗收,“肯定是驗收合格后才會開通給市民使用”。
移交方面,基于移交流程規定,根據項目復雜程度不同,部分未移交的事實性開通道路仍需要一些時間,經過多個程序后方能完成移交。
未移交道路目前管理情況如何?
11天處理12489宗違停、清理約253噸垃圾
? 關于道路移交中涉及的多部門協同問題
奧一網此前報道中提到,道路建設、驗收、移交等各個環節涉及眾多部門。禤志鋒接受采訪時同樣證實了這一點。
“例如在審核的時候,交通部門負責道路設施的接收管養,城管部門負責綠化、路燈等設施的接收管養,路面下的管線包括水、電、氣、通信等涉及的管理部門就更多了。要在他們驗收合格后才能深入移交流程。”
禤志鋒進一步表示,“而即使通過驗收,還需要進行經濟結算、工程資料整理移交等手續,才能最終完成道路移交。”
? 關于道路未移交但事實性開通問題
為何未移交的道路卻能開通投用?
▽
據介紹,新建道路在建設過程中圍擋全封閉施工,項目完工并竣工驗收合格后,為盡快使新建道路投入使用,滿足市民出行需要,一般先行開放通行,并同步辦理各類設施的移交手續,“在完成移交手續后,道路設施由市交通局負責管養,綠化、路燈、信號燈、交通監控和各類管線由產權單位管養。”
未移交但事實性開通的道路誰來管?
▽
禤志鋒表示:“道路都有維保期,即維修保養期,維保期內由建設單位負責。”
? 關于道路移交開通工作部署
奧一網報道后,龍華區迅速響應,表示力爭月底前除少數道路確因重大產業項目、民生工程、應急搶險工程需占用或因存在安全影響因素之外,所有道路一律開通投入使用。
“媒體報道以后,專班高度重視,每天都在進行調度,目前取得的成效比較明顯。”禤志鋒介紹——
“首先,交警部門提高了路面的見警率,7月17日以來全區查處違停12489宗;第二,累計出動保潔人員3694人次,清理道路垃圾達252.77噸、修剪道路范圍內喬灌木近941棵、開展75530平方米綠化修剪工作;相關部門出動3000多人次。”
移交方面,龍華區政府抽調發改、建筑工務、交通局、街道等21個單位78人成立實體化工作專班。針對每條道路制定倒排工期推進表,推動各街道各部門召開現場協調會20余次,有效加快道路移交開通速度。
現存6條未開通道路為項目占用
最遲2024年底開通
截至7月26日,龍華全區169條未移交道路已開通投用163條,剩余6條道路均因在建的其它重大民生工程項目被臨時占用,后續將在工程項目完工后第一時間開通。
其中,白松四路、臨寶街、愛義路3條道路為在建學校項目周邊道路。
白松四路、臨寶街計劃今年8月底學校建成后開放交通;愛義路計劃2024年學校交付時同步開通。
白松一路、深遠南路被人才保障房等市、區重大項目施工占用。
白松一路計劃2023年8月完成道路修復后開通;深遠南路項目已完工,因超核綠芯項目施工占用原計劃2024年開通,目前正積極協調城市展廳項目移走,修復道路后盡快開放交通。
剩余的龍峰三路連接段市政工程,部分路段與深華快速工程(福龍立交項目)重疊。
該路段已移交給深華快速工程(福龍立交項目)建設實施并完善相關施工內容,計劃于2023年12月建設完成后開通。
需要注意的是,龍華163條已開通的道路中,大部分為事實性開通道路,即未移交但實際開通,這部分道路由建設單位進行管養。只有完成移交后,道路才由接收單位進行管養。
這部分道路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或會加重相關部門在道路管理上的壓力,加快道路移交開通速度仍是關鍵。
總監制:陳文定 鄒瑩
總統籌:周昌和
執行統籌:任笑一 陳璐璐 劉晨
主筆:奧一新聞記者 詹越慧 奧一網基層治理研究員 鄭少純
產品:廖靜文 鐘瑩
設計:鄭柏琪
視頻:羅駿賢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