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奧一網重磅推出
“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大調研”
持續聚焦龍華“道路之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
報道回顧↓↓
1、深圳龍華5年新修169條路,為何僅29條成功移交?
2、修好的路竟成停車場和垃圾堆!居民意見大,深圳相關部門回應
3、多部門依法依規辦事卻辦不成事?三問龍華道路移交難
4、“龍華新路移交難,或涉多部門協同原因”,專家支招了!
5、八成道路建好未移交,誰在給龍華添堵?
其中7月17日推出的《深圳龍華5年新修169條路,為何僅29條成功移交?》,得到龍華區委區政府的迅速響應,承諾當月底開通。龍華在回復中提及將推動道路“能移盡移快移、能通盡通快通”。據了解,自報道推出,龍華區各部門以日為單位,不斷推進道路開通及移交工作。
報道回顧↓↓
龍華回應“道路移交之困”:深感愧疚,將從三方面整改!
7月28日
奧一網研究員受邀
現場參與新開通道路的調研活動
在隨后的采訪中得知
龍華新建道路開通取得重大進展
龍華近五年的169條新建道路中,163條已開通投用,剩余6條道路均因在建的其它重大民生工程項目被臨時占用,后續將在工程項目完工后第一時間開通。
龍華163條已開通的道路中,大部分為事實性開通道路,即未移交但實際開通,這部分道路由建設單位進行管養。只有完成移交后,道路才由接收單位進行管養。這部分道路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或會加重相關部門在道路管理上的壓力,加快道路移交開通速度仍是關鍵。
報道回顧↓↓
道路之困后續:奧一網報道后第11天,163條路“開通”!
近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龍華管理局接受奧一網采訪,對道路移交難的原因進行分析,同時提出了推進移交的具體舉措。據悉,部分道路因資料不齊、工程質量存在缺陷且未完成整改、未按規劃建設或尚未建設完成等原因而未完成移交。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龍華管理局表示后續將針對龍華區道路移交具體情況制定措施,針對前期手續完善、前期手續不全、前期手續無法完善等不同情況施以不同的措施,盡快推動移交。
圖源:深圳龍華
為何道路建成卻移交不了?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龍華管理局:現狀我市道路建設主體多元化,部分建設主體在工程竣工驗收后未按20個工作日提出道路設施移交申請。部分道路存在設施建設質量問題、資料不全、未按規劃建設或尚未建設完成,導致移交手續無法順利推進,主要涉及部門為各建設主體。
為督促道路加快移交,龍華交通局已分別于2022年7月、2023年5月正式向龍華區各道路項目建設單位去函,提醒各單位加快推進道路項目的驗收和移交工作,在辦理完道路設施移交管養手續前,按照《深圳市城市道路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做好道路設施的維護和管理工作。
建設單位提交了辦理道路移交有關資料的,龍華交通局均已按規定辦理,對于符合《深圳市道路移交接養管理辦法》所要求的移交條件的道路設施,均已接收。道路設施未能完成移交,主要原因為建設單位提交的資料不齊、工程質量存在缺陷且未完成整改等。
后續將如何推動道路盡快移交?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龍華管理局:聚焦龍華區的道路移交問題,龍華交通局將加快推進新建道路設施移交工作,同時針對龍華區道路移交具體情況制定措施。
如前期手續完善,缺少工程質量監督報告的,可提供有相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辦理移交;
如前期手續完善,局部未完工但已開放交通的,分段驗收后分段辦理移交;
如前期手續不全的,上報區政府協調相關部門補齊手續后辦理移交;
如前期手續無法完善的,由區政府出具承諾函,承諾限期完善手續,并承擔手續完善前與此相關的責任后辦理移交;
如現場需要整改的,由建設單位督促施工單位盡快完成整改后辦理移交。
龍華交通局已主動對接,邀請各建設單位就道路設施移交重點要點問題進行研究討論。考慮到近期申請辦理移交的道路數量大幅增加,龍華交通局將加派人手,加快推進道路移交的資料審核、現場核查等工作。
整改后,向榮路未見違停車輛
道路移交的條件是什么?
此外,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龍華管理局還就道路移交的條件進行了解答。
其稱,根據《深圳市道路設施移交接養管理辦法》的要求,道路設施移交接管需辦理實物接管和產權注冊手續,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規劃許可證、紅線圖、用地規劃等可證明已符合規劃的有效證明文件之一;
(二)具有工程建設質量監督部門出具的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報告(如已由質量監督部門實施了質量監督,但無法對外提供報告的,需提供質量監督部門出具的竣工驗收備案回執及建設單位出具的相應情況說明;如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無需由質量監督部門開展質量監督的,需提供有相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
(三)具有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合格證明并具備社會車輛和人員的安全自由通行條件;
(四)新建、改建、擴建高速公路,新建快速路、主干道、城市隧道和橋梁工程,須提供環境影響、水土保持報告書或報告表,以及生態環境部門、水務部門出具的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方案批復或備案回執;
(五)建設過程中涉及河道和水源保護區的,須提供有關部門驗收合格證明材料;
(六)按要求完成CIM/BIM等數字模型建設,且符合有關部門的行業標準;
(七)具有工程概算、結算、決算等造價批復文件。
非政府投資建設的道路設施,已具備上述條件的,經市或區人民政府批準后,方可向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申報移入。
總監制:陳文定 鄒瑩
總統籌:周昌和
執行統籌:任笑一 陳璐璐 劉晨
主筆:奧一網基層治理研究員 鄭少純
產品:廖靜文、鐘瑩
設計:鄭柏琪
視頻:彭崢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