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9日,江門市新型儲能產業聯盟舉行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中創新航、隆基綠能等54家儲能相關企業參加。聯盟將加強區域產業鏈上下游集聚合作,打造產學研用供求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抱團”逐浪萬億級新型儲能產業。
今年,《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提出在江門等市重點布局儲能電池、正極材料、電池回收利用3個產業集聚區,并支持江門中創新航項目加快建設。
新型儲能是一個相融相長、耦合共生的融合產業。產業鏈配套是否完善,產業鏈能否形成閉環,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目前,江門聚集著400多家新能源電池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工業產值229.56億元,基本形成覆蓋“新能源電池原材料、電池生產設備、電芯制造與PACK成組以及鋰電池回收利用”的全流程產業鏈。
“江門擁有良好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條件,以及多樣化的儲能應用場景。”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單位隆基綠能華南區副總裁李宸說,企業在江門投建的一期10GW光伏組建生產基地將在今年投產,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80億元。
今年初,中創新航江門基地一期項目投產,全球獨創的One—Stop電池在江門量產下線。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單位中創新航江門基地項目建設負責人袁健表示:“江門新型儲能產業價值無限、潛力無限。”
在龍頭骨干企業的帶動下,一批制造端、應用端、服務端的中小企業加速成群,串聯起電池制造、電池材料、系統集成、回收利用、儲能應用等新型儲能全產業鏈。
聯盟相關負責人介紹,將打通區域內上下游企業間的供需“內循環”,推動江門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南方Plus)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