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藝宸
4月7日至8日,第三屆“影響力學校建設共同體”年度論壇在云龍小學舉行。本次活動由江蘇教育報刊總社主辦、云龍區教育局承辦、青年路小學教育集團協辦,聚焦“基于新課程的學校管理變革”。來自全省各地230多所成員校的校長、教學副校長等相關負責人齊聚云龍,共同探討未來學校的新樣態。
促進共同體成員校在合作中發展
(相關資料圖)
由江蘇教育報刊總社發起的“影響力學校建設共同體”,為廣大學校提供了一個拓寬視野、廣泛交流的平臺。其核心是要建設有影響力的學校,借助平臺活動促進共同體成員校在合作中發展,從“區域名校”走向“省市名校”,進而走向“全國名校”。通過共同體成員間整合要素、疊加優勢、多向融合、創新發展,深入探索區域教育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努力實現“理念融通、信息互通、資源貫通”“思想共鳴、經驗共享、價值共建”的聯合效應,全面提升各成員校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為全省教育系統全力打造“公平共享、全面多樣、適合契合、卓越創新”的教育先行示范高地,提供了有益的支持。
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賦予教育工作新的更大使命,戰略高度前所未有,教育的地位作用更加凸顯。面對教育工作的新定位、新目標、新任務、新要求,尤其是新課標的頒布實施,人們的教育觀念在不斷轉變,如何通過教育管理的改革、新課程的實施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成為教育工作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新課程呼喚新發展
近年來,徐州瞄準高質量發展目標,持續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區域整體推進“學進去 講出來:課堂教學方式改革”。這一課程教學改革立足課堂,從教學方式切入,確立學生主體地位,改善師生教學關系,并不斷撬動教育教學的綜合改革,推進了區域教育的均衡和生態的優化。
而作為徐州課改的主陣地,云龍區近兩年不斷完善智慧教育云平臺建設,通過引入精準教學平臺、開發新的分析模塊、引領高效課堂探索,初步構建了智慧研、精準教、個性學的區域教育新樣態。
如何在新課標實施的背景下,充分發揮學校的主動性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當前教育工作面臨的新挑戰。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劉艷表示,要在實踐中持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創新教育管理手段,從注重教什么到關注為什么教、從注重共同基礎到關注個性需求、從注重學科邏輯到關注生活邏輯,不斷延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和時間,追尋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策略。
共同商討促進成長
活動中,多位教育專家、名校長聚焦新課標背景下管理者的思與變,通過專家報告、主題沙龍、經驗分享等形式,開展深度交流研討。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收獲滿滿、受益匪淺。
“很高興來到徐州參與這次交流論壇。”鹽城日月路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許兵說,作為首批加入“影響力學校建設共同體”的學校,學校的辦學特色在相互交流、合作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作為東道主,青年路小學教育集團黨支部書記、校長陳書強圍繞《由各美其美邁向美美與共——集團化辦學背景下學校課程改革的“青年模式”探索》主題,作大會交流發言。他表示,經過13年的集團化辦學實踐,形成了“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全面提質”的集團化辦學新格局,“未來將繼續完善課程建設新樣態,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發揮集團化辦學優勢,努力辦好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