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你是上帝派來救我的天使,讓我又活了幾年……”病房里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奶奶對著她眼前的醫生連連豎起大拇指,真切的感謝不絕于口。
這一幕發生在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這位老人就是被泌尿外科主任李星智稱為“奇跡般的病人”修奶奶,她其實是一位飽受癌痛之苦多年的晚期泌尿系統癌癥患者。
5年間,她失去了一個腎和半個膀胱
(資料圖)
5年前,也就是2018年1月,當時76歲的修奶奶因為數日不明原因的無痛血尿到當地醫院求診,檢查出尿路上皮癌(UC),腫瘤已經侵襲到她的左腎和輸尿管,那個春天,修奶奶失去了左側腎臟、左側全部的輸尿管和一些膀胱壁。原以為病痛可以到此為止,沒想到這僅僅是個開始。
到了秋天,10月份她再次出現血尿,這次發現,腫瘤已經沿尿路播散侵襲到了膀胱,這一次,修奶奶又失去了部分膀胱。此后她一直堅持化療到了2019年1月,所幸腫瘤沒有復發。
但僅僅過了3個月,該年4月的一天,修奶奶突然又出現少尿、腎功能異常的癥狀,在急診進行了緊急的右輸尿管D-J管置入手術,以引流尿液、防止輸尿管狹窄和粘連堵塞,術中醫生再次發現右輸尿管口腫瘤堵塞,留置D-J管過程十分困難。術后還做了血液透析。鑒于腫瘤頻繁復發,多家腫瘤專科醫院的醫生一度建議她摘除整個膀胱,但考慮到日后需要長期靠造瘺排尿,整天帶著尿袋生存,甚至可能要長期透析,這樣的生活修奶奶無法接受,遂拒絕了這個治療方案。
就這樣,從2019年到2021年間,修奶奶又進行了多次介入手術進行灌注化療。化療帶來的食欲不振等副作用,加上頻繁發作的血尿導致的貧血,折磨著她飽經重創的身心,也帶給她的家人無盡的痛苦,特別是專門辭職在家陪她養病的女兒。
勇擔風險除病痛,手術保住唯一“排毒”通路
2021年5月,修奶奶因尿頻、尿急、尿痛和發燒第一次來到龍崗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治療,當時她因貧血一度血色素跌到60 g/L(成年女性正常水平110~150g/L),醫院趕緊為她進行輸血治療,并進行了部分腫瘤的電切和止血處理。
同年9月,修奶奶右輸尿管里兩年前就該及時取出的D-J管讓她的尿路炎癥感染愈發嚴重,由于放置時間已經遠超應取時間(一般留置2周-3個月就應取出,最多不超過1年)管子上已經形成結石并繼發感染疼痛,導致拔管困難。拔完管子還需置換新管進去,稍有不慎就可能會讓老人這唯一的一條排尿通路徹底報廢,后續只能靠透析維持生命,很多醫院都拒絕為修奶奶進行D-J管置換術。
然而李星智看到修奶奶雖然被病痛折磨但依然樂觀頑強的精神,以及她身邊一直守護的孝順女兒,下決心要為她搏一把。他率手術團隊為修奶奶小心翼翼地把D-J管取出,并順利換上新管,順暢了尿路。修奶奶的尿路感染情況立即得到了好轉。
“我做夢都沒想到還能把(D-J)管給取出來,以為就帶著它……李主任技術高超啊,你敢于冒險,技術上精益求精,有高尚的醫德呀!”術后修奶奶感謝道。
大膽用藥,晚期患者綻放頑強生命力
2022年對于修奶奶而言應該是幸運的一年,這年的4月開始,李星智主任團隊開始為修奶奶進行一種新的治療方式——免疫治療,為她用上了一種2021年新獲批的藥物特瑞普利單抗。
2021年4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用于含鉑化療失敗包括新輔助或輔助化療12個月內進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UC的治療。這是國內首個獲批的晚期UC非選擇性人群適應癥的免疫治療藥物。近年來,隨著大量臨床試驗結果的公布,免疫治療在尿路上皮癌中的地位得到提高及加強。
用上了特瑞普利單抗后,修奶奶的身體狀況得到了很大改善,血尿明顯減少了,證明腫瘤沒有進一步進展。血色素值回升,修奶奶的體重也漲了幾斤,一切的跡象都在證明,奇跡在這位晚期腫瘤癌癥患者身上發生了。
今年3月,修奶奶回來再次進行D-J管置換,經歷了陽康恢復期的她原本體質有所下降,但在龍崗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醫護的精心護理下,她平穩度過了圍手術期,近日樂呵呵地出院了。
“其實我們也被患者強大的生命力所感動,被她和她的家屬給予的信任所溫暖,從而更堅定了為她尋求最佳診療方案的決心。”泌尿外科李星智主任最后表示。
據悉,近年來,在UC(尿路上皮癌)領域,PD-1/PD-L1抑制劑、ADC藥物等各種新藥層出不窮,包括特瑞普利單抗在內的國內創新藥物也不斷涌現,為UC患者帶來了更多的治療選擇。隨著更多治療藥物的可及,UC患者將迎來更長的生存時間以及更高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