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廣東省技工院校科技發明與創新大賽決賽4月13日在深圳技師學院開幕,240項原創作品將進行激烈角逐,超過40%作品已獲得或正在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或者外觀專利等各類專利證書。
(資料圖)
第一屆廣東省技工院校科技發明與創新大賽決賽4月13日在深圳技師學院開幕。大賽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廣東省職業培訓和技工教育協會承辦,深圳技師學院協辦。來自全省49所技工院校近600人師生團隊帶著240項精心打磨的原創作品,通過“實物展示+答辯路演”的形式進行激烈角逐。
在助推“廣東技工”工程高質量發展的優先戰略背景下,本屆大賽報送分科技創新類、技術進步類、文化創意類三個類別。從參賽范圍看,科技創新類、技術進步類參賽項目圍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行業分布更為廣泛。入圍決賽的163項作品中,聚焦硬科技、數字化、大健康相關領域的參賽項目數量最多,分別占比23%、17%和12%,累計占比超過二分之一,其余項目涉及智能教具、新能源、鄉村振興等方向。而入圍決賽的83項文化創意類參賽項目則大多圍繞非遺傳承、新文創等方向進行創作,兩項累計占比接近一半。旨在激發技工院校師生科技創新熱情,推進創新創業工作,促進技能人才培養與產業技術發展相結合。
大賽打開一扇了解“廣東技工”工程高質量發展的最新窗口,將進一步深化擴大科技創新的“朋友圈”,激發廣大師生練技增能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為大灣區融合發展貢獻“廣東技工”的澎湃力量。
此次科創大賽作品涉及領域廣泛、展現形式豐富、創作內容新穎,大賽將競賽和展示有機結合,競技氛圍更濃厚,展示成果更生動。
據統計,入圍決賽的作品中超過40%作品已經獲得或正在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或者外觀專利等各類專利證書。部分項目披露已經開始盈利,有7個項目銷售總額超50萬元,3個項目銷售總額超百萬,最高的達206萬。參賽項目的科技含量、商業模式的成熟度進一步提升,充分體現我省技工院校師生的創意、創造、創新、創業能力,是技工院校教學水平和科研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有的作品獲得多個專利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有的已從科研成果轉換成教學實踐、有的已經投入市場開始營收、有的為企業節約了生產成本、有的利用動漫IP推廣粵菜美食文化、有的因地制宜用智能化手段助力鄉村振興、有的用新潮的方式展現非遺工藝的傳承與創新……真創業、敢創新、重落地,大賽薈萃了師生們具有創新力、技術力、產品力的成果,展現了我省技工院校師生的創意和智慧。
為了促進成果轉化落地,促進科創成果更好地融入教學改革。大賽聚集了政府、技工院校、行業協會和企業“四方力量”,首次引進了企業支持力量,邀請了企業和行業領先的協會邀請專家評委,不但提升了社會各界對技工教育的關注度,也讓大賽的輻射范圍進一步增大。
據悉,本次大賽將對一等獎設獎金獎勵。并為學生組一、二、三等獎作品的指導教師頒發“優秀指導教師”證書。一等獎獲獎項目的教師或指導教師可作為在“教學名師”“南粵優秀教師”等評優評先、職稱評審等方面的業績依據。一等獎項目符合相應賽事條件的,可推薦直接入圍“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之技能工匠爭先賽復賽、“全國技工院校學生創業創新大賽”廣東省選拔賽,獲得更多展示、競技的機會。
參賽項目搶先看:
小白快客茶器:
這是一種新型的蓋碗茶具,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使用體驗。外觀采用中式設計理念,參考中國文化中的俠客的外形,圓形蓋與蓋鈕設計靈感來自于俠客的斗笠形態,榮獲多項設計大獎。茶具可以順時針、逆時針等多方旋轉使用,外表面的32面旋紋肌理設計既豐富碗側面形態又增強了茶具旋轉使用功能暗示。
激光復刻古董電影機:
將傳統的電影放映機與現代技術相結合。通過激光、傳感技術、電磁感應、光學成像、自動化技術等高科技手段研發出能數字化遠程控制的有聲老式放映機。作品采用先進激光加工技術和中國傳統鉚接齒輪傳動結構進行放映機主體設計與加工,再利用凸透鏡成像及電磁感應原理完成光學成像,最后通過藍牙數字化實現遠程控制,實現自動化放映。
汽車電器智能語音控制盒:
“開窗、關窗、開燈、關燈……”在接收到司機的語音指令后,汽車自動開窗、關窗、開燈,關燈。這種汽車電器智能語音控制盒通過語音識別來控制車身電器系統一些常用操作,比如電動車窗控制、天窗控制功能、大燈開關及延時控制、轉向燈控制等,控制功能多,用語音進行人機交互更方便。
亞馬遜云科技獨特的AI服務:
提供人工智能里的機器學習部分的頭部部分,即強化學習部分,讓不同技術水平的機器學習愛好者,比如初學者,通過輕松有趣、刺激好玩的方式快速體驗機器學習的魅力,企業高管、學生等都可以學。現場展示的是無人駕駛小車的速度型比賽,通過植入編有程序的芯片的小車進行速度型的比賽。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