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大鵬管理局按照輕重緩急分批治理模式,逐步消除邊坡隱患,目前已在全市率先實現管養范圍內450處道路邊坡隱患“清零”。
“機制”上下功夫,凝聚治理合力
大鵬新區森林覆蓋率超過77%,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區、林業用地分布范圍廣,經常出現道路邊坡位于保護區、林地等情況。
【資料圖】
為有效實施道路隱患邊坡整治工作,交通部門定期開展現場調研,組織召開座談會、方案研討會,積極與規資、林業等部門和屬地辦事處協調溝通,爭取支持,解決邊坡治理癥結,由交通部門、養護單位、技術咨詢單位組成三級督查機制,每周組織抽查督導。
在“計劃”上見實效,確保治理完成
大鵬新區編制整治方案和治理實施清單,組織開展“治理清零”“庫存銷號”和“遺留掃尾”專項行動,對每個邊坡治理項目倒排工期,建立“一坡一檔一策”的邊坡數據基座,實時掌握每座邊坡最新狀況,并且推行邊坡治理“三報送”制度,每周制定計劃,對推進情況進行定期督辦,實現邊坡治理規范化、流程化、系統化管理。
在“創新”上做文章,破解治理難題
大鵬道路邊坡多數山高坡陡,夏季蛇蟲出沒,雨天泥濘濕滑,為邊坡日常巡查帶來隱患與挑戰,成為邊坡日常管養與治理的痛點難點。
大鵬新區創新開展道路邊坡配套設施試點,通過完善邊坡檢修道,在邊坡跌水踏步增設檢修道扶手,在檢修道坡底設立配有通用鎖的防爬門、警示牌等配套設施,有效保障邊坡巡查人員人身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大鵬新區運用科技化手段實現邊坡巡查智能化,針對現場條件差、難以攀爬的高大邊坡,運用無人機進行初始巡查。
如需進一步開展病害復核,再進行人工巡查,提高巡查效率,降低巡查風險與成本。
在“景觀”上求突破,打造最美公路名片
在邊坡治理過程中,大鵬新區不僅關注邊坡結構安全,同時也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及邊坡景觀提升,為邊坡披“綠衣”換“新顏”,達到“內外兼修”的效果。
例如,大鵬新區在對溪坪路人大附中深圳學校沿線道路邊坡進行治理時,結合坡面形狀,在坡面防護網上設置篆體“書山有路,學海無涯”字樣,此設計曾被選入深圳市邊坡景觀設計指南優秀范例進行推廣。
在省道S359西寶線上,大鵬新區選取漿砌片石邊坡開展生態修復試驗,用植被混凝土噴植等技術對邊坡護面墻進行“復綠”,并通過組建邊坡美化實驗室,選定百喜草、黑麥草、大葛藤、爬山虎等草本植物,用于開展邊坡植物試點工作,為S359西寶線(大鵬段)一路景觀再添生機色彩。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