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兔子和小兔子睡前聊天,“猜猜我有多愛你”。兩只兔子聊了半天后,小兔子有了它的終極答案,“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里。”
沒有什么比天空更遙遠了。大兔子看著睡著的小兔子,帶著微笑說,“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從月亮上,回到這里來?!?/p>
這是很多人熟知的兒童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里,小兔子通過動作、語言,表達有多愛大兔子,不過,大兔子的愛永遠都能比小兔子多。
(資料圖片)
愛是無法衡量的,但這種表達是珍貴的。
又到一年清明時
逝去的人,在這樣一個日子
被毫無保留地想起、思念
是的,很多時候
這種思念很小心
特別對于“大兔子”們來說
如果是他們的“小兔子”離開了
如何走出思念
是他們余生的功課
在這不幸之中,唯一的溫暖
也許是“小兔子”離開世界時
他們曾互相表達過愛意
有時間有機會好好告別
2022年6月,深圳市兒童醫院
兒童安寧療護病房啟動
對于生命走到盡頭的孩子
如何讓患者有尊嚴地
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我們記錄了兩個關于告別的故事
心痛之下的出路
兩個家庭的抉擇
面臨三次病危
“ICU”里住得最久的寶寶
早早媽媽沒有想到,孩子出生后一直很正常,結果一生病就進了深圳市兒童醫院PICU(兒科重癥監護病房)。
這是她的第二個孩子,可愛的女兒。2022年,孩子快滿一周歲時,孩子開始生病。當時孩子心跳快,呼吸快,而且喂養困難,不肯吃東西喝水,嗜睡。
早早媽媽很自責,她一直以為是自己喂奶時,讓孩子不小心吃到了她的化妝品,導致孩子鉛中毒??吹胶⒆犹稍诓〈采?,早早媽媽非常痛苦,“我當時就想跟她一起去死?!?/p>
在醫院治療后,查出孩子病因:是一種罕見的基因疾病。早早媽媽的自責雖然減少了,但依然痛苦。白天大人們在大寶面前,輕松和諧,大寶一睡著,全家淪陷在很悲痛的氛圍里。
在此期間,兒童醫院醫生和社工給了早早媽媽很多鼓勵。
“他們經常跟我們溝通,發信息,妹妹是ICU住了最久的寶寶,住到后來,我們家娃跟他們更親近了?!?/p>
早早媽媽說,孩子住院第一個月時去見孩子,孩子見到她還會叫媽媽,由于年紀太小,后來就認不出媽媽了,但只要有醫護人員經過,孩子就很開心。
早早媽媽察覺到,醫護人員對孩子很好,所以孩子看到醫護人員經過就會開心。這是孩子住院這么久以來,給媽媽的一點安慰。
“這是醫護人員對她的愛,我當時就很感激,很感謝護士們、醫生們?!痹缭鐙寢屨f,“妹妹是ICU里住了最久的寶寶(住了7個月),他們總是會跟你反饋很多小細節,寫妹妹的狀態,每個醫護人員真的是天使,一直幫我照顧她?!?/p>
從不能接受,到接受孩子離開,這期間有醫護、社工的陪伴、開導,早早媽媽也看了很多心理方面的書籍自救。
“妹妹給了我們一個很長的緩沖時間,她有三次病危,每次病危時,讓我不斷練習,她真的走的那一天,我才能敞開心扉,雖然那天我一直在哭?!?/p>
早早媽媽說,人生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但我們的愛是永遠存在的,我們允許自己的悲傷,也要堅強樂觀面對。妹妹走了,但她的愛,會換成另一種形式,讓我去重構一種新的生活,去愛我遇到的所有人,這是妹妹帶給我最寶貴的啟示。
只要夢到孩子,早早媽媽就會寫日記,在日記里跟孩子對話?!八恼掌?,她的視頻,她的日記,我會留住她的一切。所以,當醫院社工問我是否愿意接受采訪的時候,我很愿意,如果采訪也是一種愛的方式,我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幫助到別人,我想這是孩子想要的。”
早早媽媽說,孩子離開后,她主動跟醫院說,如果安寧療護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她愿意去服務。
清明節到了,早早媽媽寫了一封信給孩子。"
“早早,媽媽幾乎每一天,都會在某個片刻,特別想你。
你住在了我重建的心世界里面,我能感覺到,你一直陪在我身邊,給我微笑,給我哼唧,給我打氣,給我愛。那些過去的,遺憾的,慢慢化成愛的印記,埋在心底。我,我們,都只想記掛著,你最美好的一切。依然很感謝,你來過這個世界,讓我成為你的媽媽。我永遠愛你!
愿你新的人生里,順心順遂,健康健康又健康!媽媽期待著能夠經常在夢里和你見面,你要記得來哦。我的女兒!我的早早!”
8歲孩子深夜談生死
“我不想你們難過”
“媽媽,你這幾天辛苦了,你做的飯真的很好吃,你昨天晚上做的飯,我差不多都吃完了?!?/p>
“媽媽,希望你不要為了我生病的事情不開心,希望你天天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我一定會加油?!?/p>
“媽媽,對不起,之前老是生你的氣,我們說好啊,我聽你的話,你跟我好好說話?!?/p>
……
這是蕓蕓去世之前給媽媽寫的小紙條。那時,她8歲,因為白血病,轉入深圳市兒童醫院PICU,不能每天見到家人,醫院社工讓她以“傳紙條”的方式和媽媽保持聯系。
這樣的通信,持續到蕓蕓回到普通病房。當時,蕓蕓已經走到生命終末期,她很渴望出ICU。
媽媽珍藏著蕓蕓的小紙條
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在PICU時,醫生曾問蕓蕓媽媽,如果孩子再出現需要搶救的情況時,要不要插管?他頓了頓,又補了一句,“即使插管,也不一定能救下孩子”。
哭了好多次后,他們最終下了決心,決定把孩子轉到普通病房,陪著她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時光?!八恢痹贗CU堅持,就是想堅持出來,跟我們見面,她真的好努力好努力。”蕓蕓媽媽說。在醫護人員的協調下,秉持著安寧療護的理念,蕓蕓回到了普通病房。
轉出來后
孩子剩下的時間以秒計算
然而,她明顯開心了很多。在ICU時,由于治療需要,很多東西她都沒法吃太多。而在最后的一周,爸爸每天都會提前問她想吃什么,然后在家里做好帶過來。比這更重要的,是爸媽的陪伴,小伙伴的陪伴。
在她最后的日子里,醫院社工特意準備了一場“音樂會”,唱了蕓蕓點的歌。“社工曉玲來了,檸檬姐姐也過來陪她,她心里面很開心,但表現得很酷?!笔|蕓媽媽說。
社工和蕓蕓一起做的手工
社工楊曉鈴回憶蕓蕓剛生病入院時,母女倆偶爾會“吵架”。對孩子生病的擔心,治療費用的壓力,都壓在家長身上。
深圳市兒童醫院社工及時介入,開展病床服務,給蕓蕓還有病房的孩子講故事、唱歌,同時也疏導蕓蕓媽媽心理,幫助家長從患病的陰影中走出來。
有了社工的幫助,蕓蕓媽媽漸漸調整了心態,和孩子的關系越來越好。
蕓蕓去世前寫下的心愿
在蕓蕓去世前幾天
母女倆有一次關于生死的談話
“有天晚上,她不太舒服,半夜三點我們聊天,蕓蕓說在ICU時,住她旁邊的一個姐姐病重,醫生、護士姐姐忙著搶救。我問她,如果這個情況發生在我們身上怎么辦。蕓蕓只說了句,我不想你們難過,就哭了。”蕓蕓媽媽說,她沒想到孩子會流這么多淚。
她擦干孩子的眼淚,叫她“傻瓜”。蕓蕓媽媽覺得,如果不是選擇安寧療護,可能沒有機會在孩子去世之前,這樣親密地聊天,好好地擁抱,滿足孩子的心愿。幾天后,蕓蕓在媽媽懷里離開了這個世界。
“蕓蕓去世后,我們每周去看一下她,蕓蕓是帶著很多的祝福和很多的愛走的,她不孤單。”蕓蕓媽媽說,醫護人員、社工給了她很大的幫助和支持,讓她能夠做出這樣的選擇,沒有留下遺憾。
清明節到了,蕓蕓媽媽最想對孩子說,不要擔心他們。
“
“蕓蕓,你在遠方還好吧,爸爸媽媽都想你啦!你不用擔心我們,我們會好好的,你在遠方過得開心,快樂就可以啦!”
告別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如果送別的對象是孩子
更是如此
安寧療護用愛呵護生命“最后一程”
什么是安寧療護?
安寧療護是指為疾病終末期患者在臨終前提供身體、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關懷等服務,控制疼痛等不適癥狀,提高生命質量,幫助患者舒適安詳、有尊嚴地離世。
繼成人安寧療護被重視后,對兒童及其家人的安寧療護也開始走入人們的視野。
2019年,深圳成為全國安寧療護試點城市,深圳多家醫院成立安寧療護病房,為疾病終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癥狀控制、舒適照護等服務,并對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2022年6月,深圳市兒童醫院兒童安寧療護病房啟動,這是華南首家兒童醫院安寧療護病房。
深圳市兒童醫院PICU主任楊衛國介紹,以往遇到臨終的患兒,沒辦法讓家長進入PICU長時間陪伴,只能是患兒離世后,請家長進來見孩子最后一面,給孩子換換衣服,然后就得離開,這真的很殘忍。設立安寧療護病房后,愿意接受安寧療護的家庭就可以入住安寧病房,在孩子的最后階段有家人的陪伴,猶如在家中,疼痛等癥狀得到舒緩,孩子能安靜、有尊嚴地離開,這給家庭帶來很大的慰藉。
我們談安寧療護
是給誰安寧?
給父母和孩子
好好告別的機會
深圳市兒童醫院院長麻曉鵬也談了醫院開展安寧療護,成立安寧病房的初衷,“對于那些病情嚴重,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患兒,我們希望做點什么,讓離別不再冰冷,給這個家庭注入一點點的希望,讓家人能在最后的時刻多陪陪孩子,多留些記憶,少留些遺憾?!?/p>
深圳市兒童醫院PICU的主治醫生張蕾表示,成人也許能表達,孩子可能表達不了。在PICU里還要不要維持治療,對家屬來說,心里很焦慮,還有經濟上的壓力。家長既怕失去,又在焦慮的等待這個失去的過程,很煎熬。
張蕾認為,安寧應該從三方面來講,除了讓孩子安寧,還包括醫生、家長,選擇安寧之前,這三方都會受到沖擊。一方面是醫生心里要有個評判,這個孩子能否繼續治療,對孩子好不好,另一方面是家長,他們怎么下決定選擇安寧療護。
張蕾醫生還記得,之前PICU有個小男孩,已經走到生命終末期,他每天臉都朝著門外的方向,渴望出去看到父母,但是父母不忍心放棄孩子,希望繼續救治,因此錯過了最后相處的時光,非常遺憾。
我們常常說生死兩相安,生者如果帶著這些遺憾,這種痛苦會撕扯到一生。“對待死亡的態度,跟所有人有關系,不僅是孩子,包括父母,醫護人員,社會大眾,都息息相關?!绷稚徲⒄f。
圖源:IC PHOTO
多留些記憶,少留些遺憾
深圳市兒童醫院的安寧病房
名為“星星航站”
深圳市兒童醫院社工部主任吳文湄解釋了名字的寓意,“把病房命名為‘星星航站’的寓意是,這里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一個中轉站,每一位入住的孩子,都將成為天上的一顆星,永遠在天上看著、陪伴著家人,也用星星那溫柔的光護佑著家人。以后,我們也會成為天上的星星,一起團聚。”
“我們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傳遞點點希望。以后,當家長思念孩子時,仰望星空,能想象孩子在星星上眨巴著眼睛微笑的樣子,那我們就滿足了?!眳俏匿卣f。
圖源:IC PHOTO
距離生死“最近”的
是生命“擺渡人”
他們又有著怎樣的感悟?
在兒童醫院的腫瘤病房里
用生命影響生命
鐘栩檸是深圳市兒童醫院向日葵兒童·Vcare關愛空間的醫務社工,孩子們都叫她檸檬姐姐。
在深圳市兒童醫院九樓的血液腫瘤病房里,她是“小勇士闖關記”的見證者,陪伴著孩子們往前走。不只如此,在很多患者家屬心中,檸檬姐姐也給了他們很多慰藉,讓他們更有力量面對孩子的疾病。
“腫瘤患兒在確診疾病以后,他們需要面對生理層面變化的挑戰——化療產生的副作用、面容的改變、毛發的脫落等,與此同時還需要處理內心的孤獨感?!?/p>
鐘栩檸說,“不快樂”成了腫瘤患兒生活中的關鍵詞,在日常的實務工作過程中,經??吹胶吐牭健安豢鞓贰钡漠嬅媾c聲音。
鐘栩檸認為,協助患兒樹立積極的心態(重獲快樂)對他們應對疾病的信心樹立是有一定益處的。在陪伴患兒治療的過程中,與他們構建一段段積極回憶,對于患兒的心理健康也有正向作用。
孩子們開懷大笑的瞬間也成為了鐘栩檸這位“快樂使者”堅持一路前行的強大動力。
“我想,生命影響生命,便是如此。”鐘栩檸說。
圖源:IC PHOTO
“生命的盡頭還能做些什么?”
醫術再高,總有不愈之癥
親情無聲,治愈的卻不僅僅是病痛
我們每個人
都會有面對死亡的那一天
幫助更多臨終患者
安詳、平靜、有尊嚴地離開
也是安寧療護病房的初衷
愿更多人能珍惜當下的每一天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