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逝去的親人寄托哀思,是清明節的傳統風俗之一。隨著網絡的發展和人們工作地點的變化,網絡祭祀因其方便快捷越來越受人們青睞。
不過,網絡祭祀也存在種種亂象。近日有網友通過浙江在線微信公眾號“線爆”欄目爆料,發現自己的照片被朋友惡搞放到了某網絡祭奠平臺上,“雖已第一時間聯系放照片的人刪除信息,可還是心有余悸?!痹摼W友表示非常氣憤,網絡祭奠平臺難道沒有審核機制,能隨意創建虛擬“活人墓碑”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活人遭遇網上“被去世”
在網上還能給活人建墓?為了驗證這一說法是否屬實,浙江在線記者分別下載了兩款名為“天堂念”和“紀念寶”的網絡祭奠APP。進入“天堂念”APP免費創建紀念館的入口,無需實名注冊,根據要求輸入逝者姓名、選擇性別、上傳逝者照片、選擇生卒年月,基本信息輸入完成之后,經過敏感詞和詞庫比對,不到一分鐘,一個紀念館就創建完成。而在另一款網絡祭奠APP“紀念寶”上,輸入基本信息即可創建紀念館。值得留意的是,浙江在線記者所輸入的基本信息均為虛設,上傳的照片也只是一張卡通圖片。也就是說,在某些網絡祭奠平臺上,人們都有“被去世”的可能。
一家網絡祭祀平臺客服人員向記者表示,在該平臺建立紀念館不需要提供被紀念人的相關證明材料,只需把信息填寫完整即可。
其實,明明在世卻被祭祀的現象并非個案。去年11月,一則“女子在世卻在網上‘被祭奠’6年”的新聞曾轟動一時,一位名叫璐璐的女生在一網絡祭奠平臺上有一個“紀念館”,她在這個本應為逝者設立的虛擬“紀念館”中被人祭奠了6年多的時間,累計訪問量達4.3萬余人次?!疤x譜了!”“誰來擔責?網絡祭祀不能缺少監管。”許多網友被這一看似荒謬的事件震驚,同時指出網絡祭祀平臺缺乏審核的監管漏洞。
設置香火排行榜進行親情PK
除了給活人建立網絡墓碑的網絡祭祀亂象之外,浙江在線記者調查發現,網絡祭祀之中還普遍存在設置香火排行榜,出售長明燈等網絡祭品等現象。
在網絡祭奠APP“天堂念”首頁最顯眼的位置,有六位逝者的信息,包括他們的姓名、生卒年、照片、有愛值等。隨意點進一位逝者的詳細信息,能看一個模仿真實墓碑的造型,在網絡墓碑的右側,有敬獻花圈、蠟燭、敬香、掃墓和祭品等選項。浙江在線記者嘗試發現,掃墓和祭品需要充值,使用充值所得的福氣值購買鮮花、菜品、水果、衣物、飲料等物品,這些物品的福氣值多為50。10元可以購買100福氣值,而充值99元可以成為永久會員,所有祭品可以全部免費使用。
在另一個名為“族譜錄紀念網”的祭奠網站上,同樣有香火排行:香火最旺紀念館總榜和新建館香火最旺月榜,每一個紀念館都有相應的親情指數,指數越高,排名越靠前。而每位逝者的紀念館里也有與“天堂念”相似的祭品,還有裝置、飾物等選項,這些物品大多也需要用銅板來購買,獲得銅板同樣需要充值。
法律人士呼吁整治網祭亂象
其實,網絡祭祀亂象早已有之,可為何時至今日依舊層出不窮呢?
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中國法學會網絡信息法研究會理事劉春泉表示,目前沒有專門的法律對網絡祭祀進行規范。我國現行的《殯葬管理條例》中,只有其中第二十一條稍有所關聯:辦理喪事活動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由民政部門予以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但是,此條也主要是聚焦傳統殯葬行業,與網絡祭祀不直接相關。
“個人認為祭奠死者是悲痛肅穆的事情,把一些網絡游戲的套路,如設置香火排行榜等用在祭祀上有悖于善良風俗。建議網絡祭祀平臺應加強審核,有關部門也應該積極開辟網絡祭祀服務項目,同時及時跟進規范、監督、管理等各項舉措?!眲⒋喝f。
如果碰到自己的照片被濫用于網絡祭祀平臺的情況,公眾如何維權呢?劉春泉提醒,對于此類情況,涉及網絡用戶的話要看有沒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如果有,那么對活人進行網上祭奠,可能侵犯肖像權,也可能侵犯人格權,可能判處精神損害賠償。此外,上文中涉及的幾個網絡祭祀平臺并沒有審查用戶身份,首先就違反網絡安全法和電商法等法律規定的實名注冊。其次,平臺并沒有通過一定的業務流程對死者信息進行核實,如若造成侵權,這種沒有核實死亡信息的過錯,可能要承擔共同侵權連帶責任。
“另外,若發現這類情況,被害人可以通知相關方刪除信息,如果網絡祭祀服務商沒有及時刪除也要承擔相應責任?!眲⒋喝硎?。
兩部門發布通知規范網祭秩序
3月31日,中央網信辦秘書局、民政部辦公廳兩部門發布通知,對網絡平臺規范祭掃流程管理等作出要求。
通知指出,網絡祭掃平臺應積極倡導移風易俗、文明祭掃,合理設置祭掃用品和服務項目,不得打著“紀念親人、祭奠先烈”的幌子,巧設名目收取高額服務費、售賣豪宅文玩等導向不良網絡紀念品,嚴禁設置“香火”排行榜等誘導充值的功能。
通知要求,規范祭掃流程管理,網絡祭掃平臺應依法依約做好用戶賬號注冊、實名認證管理,建立健全賬號管理制度規范,采取有效措施,嚴防“活人被祭拜”“隨意立網碑建網墓”等問題。完善認證管理流程,規范建立網上祭祀紀念館、網上墓碑等行為。
“各部門出手規范和完善網絡祭掃服務,這樣有利于抵制網絡祭掃的歪風邪氣,共建共享文明的新風尚。”殯葬行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浙江在線記者留意到,目前浙江正倡行以網絡祭掃、云祭掃、代為祭掃的方式寄托哀思,并不斷開辟和優化“浙里逝安”等網絡祭掃平臺的服務功能,倡導清明節文明祭祀。(記者 李心怡 見習記者 田雨陽)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