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籃球場內人聲鼎沸,加油聲、歡笑聲、鼓掌聲,此起彼伏。“板王,加油!”“再來一記三分球!”觀眾們紛紛為各村籃球“民星”喝彩。在寧夏固原市三營鎮在每一塊籃球場上,以“小籃球”增進民族“大團結”的生動縮影。
“我從小學就開始打籃球了,從初中進入校隊接受正規訓練,開始打各類比賽,一直堅持到現在。我們三兄弟已經連續四年代表原州區參賽并蟬聯四年寧夏農民運動會冠軍,通過我們和隊員們一起努力,帶動了小朋友和鄉里鄉親去了解籃球這項運動,積極參與到籃球運動中來。”寧夏固原三營鎮代表隊球員楊佰強說道。
以“楊家三兄弟”為代表的群眾體育農民籃球圈的“明星”,在三營鎮帶動了各族群眾參與,以籃球搭建各民族溝通交流平臺,給真正熱愛體育的人們帶來了振奮與激情,形成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凝聚全鎮各民族人民的團隊協作精神,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取得實效。
三營鎮是一個回族人口占比80%以上,民族聚居、商貿繁榮的鄉鎮,民族團結是三營鎮最耀眼的底色。穿過金三營的牌坊,勾畫著商貿發展、民族團結一家親、中華傳統文化等主題彩繪便映入了眼簾,在樹木的掩蔭下,顯得格外寧靜、祥和。石榴籽廣場,主題鮮明,生動有趣,民族交流交往的生活情景引人注目,文化長廊內容豐富,營造出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和諧氛圍。
“籃球是團結合作、溝通理解、包容友愛的一樣運動,我們從小在一起經常打籃球的伙伴中各民族的都有。在場下,我們餓了同啃一塊餅,渴了共飲一碗水;在場上,我們齊心協力、默契配合力爭贏得比賽;籃球讓我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團結在一起。”新三營文體廣場上的青年馬勝利說道。
近年來,三營鎮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意識這條主線,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不斷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做好補短板、強基礎、增亮點工作,加強教育引導,建立常態化大眾宣傳教育機制,深入挖掘民族宗教領域先進人物,注重總結亮點,打造特色品牌,探索創新通過體育活動增進民族團結新路徑,搭建各族群眾廣泛交往和全面交流的平臺,切實增強各族群眾“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的思想共識,各民族之間團結向上、文明和諧、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日益提升,新時代三營鎮民族宗教工作邁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我們在中秋節、重陽節等時間節點,開展“民族團結杯籃球賽”等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群眾性體育文化活動,不斷滿足各族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共同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三營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