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曲靖市沾益區地處珠江源頭南、北盤江分水嶺地帶,素有“入滇鎖鑰”“滇東旱碼頭”之稱,這里有漢、彝、回、苗等17個民族,轄5鄉2鎮4街道135個村(社區)970個自然村。
近日,記者從“干部規劃家鄉行動”主題采訪活動中獲悉,自“干部規劃家鄉行動”開展以來,沾益區把村莊規劃作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充分發揮村莊規劃引導和管控作用,確保鄉村建設依法依規有序開展,避免資金浪費和低效投入,不斷提升鄉村“顏值”,以“環境美”賦能“鄉村興”。
期間,沾益區遵循黨建引領、群眾主導、多方參與、民主決策、代表監督、技術支撐、依規實施的原則,理清民意、盤清資源、找清路徑,定規劃、定項目、定審批、定責任、定監管的“三清五定”工作法來確保規劃順民心、合要求、接地氣、可實施、能落地。目前,全區城鎮開發邊界外的118個行政村、841個自然村均已完成規劃編制、報批等工作,正在開展規劃成果的技術復核和數據入庫工作。
過程中,沾益區把“干部規劃家鄉行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載體和強黨建促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工作開展以來,結合“萬名黨員進黨校”,開展8次“干部規劃家鄉”專題培訓,確保每個鄉鎮(街道)都有一支真正懂規劃的隊伍,為村莊規劃落地實施、落地見效奠定基礎。并以此為契機,以鄉愁鄉情為紐帶,充分調動干部參與家鄉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畫圖”,為建設家鄉出力,全區共組建規劃編制組118支。同時,始終堅持以“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為核心,全面梳理盤清村內老舊房屋及其他閑置用地情況,結合“兩村、兩污、兩廁”等重點工作推進,明確空間管控用途,標清預留宅基地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坐標,并用村民姓名、明顯地物及村民熟悉的小地名對村莊開發邊界、基本農田及生態紅線進行用地底線管控標注,確保群眾看得懂、記得住、同遵守。
目前,通過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沾益區農村建房規范管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 記者 李映青)
來源:中國日報網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