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8月18日,為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繁榮,促進文化志愿服務制度化、社會化、專業化發展,順河回族區委文明辦舉辦了“文明探源我來說”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志愿服務集中宣講活動。
當日上午9點,該區區直單位工作人員、學校老師和居民代表等50余人,聚集汴京燈籠張民間藝術博物館展覽館接待廳。大家聽取了開封汴京燈籠張展覽館館長、市“文明探源我來說”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志愿服務宣講團成員張俊濤講解的關于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的意義;參觀和了解了汴京燈籠張七代(八代)傳承人及家庭成員恪守祖訓、傳承手藝、融合創新,發揚光大彩燈制作技藝并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重點了解了汴京燈籠張這些年來,開展了多種方式的燈籠文化進校園、進社區等傳統文化傳播活動,為學校師生和居民群眾辦講座,教大家現場制作燈籠,免費為大家提供燈籠套材、工具和包裝,使汴京彩燈在國內外得以有效傳播并產生巨大影響。
跟隨張俊濤先生來到傳統汴京彩燈展廳和五谷豐登彩燈展廳,大家對美輪美奐、流光溢彩、各式各樣的彩燈所吸引,在贊嘆不已的同時拿出手機進行拍照留念;來到展覽館中廳,大家對博物館收藏的來自全國各地傳統木雕給予關注,對古色古香的“喜上眉梢”“金玉滿堂”“鳳戲牡丹”“平安富貴”等精細木雕作品贊嘆不已。張俊濤說:“博物館目前不僅收藏有傳統彩燈和制燈工具、燈畫印版等藏品,還收藏有傳統木雕數萬件、傳統藍印染布數千件。從內容上,不僅有反映古代生活的迎親嫁娶、童子嬉戲、群眾聚會等內容,還有反映解放初期耕作、播種、收割、煉鋼、建筑、戰備等場景,富含強烈的時代氣息!”
“用文化資源講好時代故事,激揚自信自強的奮進力量!”該區文明辦副主任趙淑賢表示:“此次活動通過了解汴京燈籠張發展歷史,使我們進一步堅定了文化自信,對引導社會群眾普遍增強同根同源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