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門外,無數家專精特新“小巨人”正拼命生長。
(相關資料圖)
作為北京市的經濟強區,金融商業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等聚集于此,朝陽區形成了多元化的產業格局。61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670多家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正蓬勃發展,它們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領域,在專精特新政策引導下,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朝陽園管委會方面稱,今年,朝陽區進一步完善修訂了鼓勵資本市場融資發展和支持基金業發展的政策和細則,將持續構建朝陽區“高精尖”產業發展格局。
同時,朝陽區聚焦朝陽區數字經濟重點產業領域發展和中小型科技企業的共性需求,加大支持企業創新的力度,優化績效引導,強化區域服務體系培育。
從區域分布情況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為多個梯隊,朝陽區位列第一梯隊,豐富的產業格局也為朝陽區帶來了高質量的集聚效應。在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北京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關鍵時期,專精特新獨特的“朝陽格局”正蓄勢待發。
柏睿數據
突破“卡脖子”,標準破壟斷
“車同軌、書同文”。
標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也是中國掌握國際話語權的核心關鍵。
在國際知名數據公司IDC發布的《中國大數據平臺市場份額,2022》報告中,一個對普通人來說并不熟知的公司柏睿數據與華為、阿里巴巴等知名公司同處中國大數據平臺私有化部署市場的第一梯隊。
柏睿數據在數據庫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方面的部分實踐。 受訪者供圖
柏睿數據是在朝陽區成長起來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長期致力于數據智能領域“卡脖子”關鍵技術的突破,并以關鍵技術標準引領生態建設。
“當年我們一個接一個去找國際上的專家介紹我們的技術,獲得了許多專家的稱贊,但真在國際上投票時,他們的態度卻令我們意外。”柏睿數據總裁梁雪青深知這一切來之不易。
柏睿數據總裁梁雪青。受訪者供圖
柏睿數據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劉睿民是我國大數據領域的國際標準主筆第一人。在國際上,如今的柏睿數據在多個國際標準組織擔任職務,深度參與并積極引領多個數據庫國際標準制定。
2015年至2016年,是柏睿數據主導的流數據國際標準制定的“沖鋒”之年。當時,40多歲的劉睿民帶著自主研發的最新數據庫技術走遍海外,不斷地向全球頂尖的科學家分享介紹,許多資深科學家都非常欣賞這位年輕人帶來的技術演示,但到了真正的標準制定投票時,他們中的一些人卻沒有投出通過票。
“所有的標準制定,背后都需要說服各方專家,證明我們自己有研發能力、有核心技術且技術可推廣、標準可執行。”梁雪青說。事實上,只有在自研的技術根基上,才會有相應的團體標準、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才能將國家標準推向國際,在國際上真正建立廣泛認可的市場生態。
“此前在國際上,很多人不太相信中國能掌握這樣的核心技術。”梁雪青表示,那時公司創業團隊一致認為,一定要從始至終地去做,去參與標準和規則制定,向世界展示中國真正的技術實力。
在政府、企業等的多方努力之下,由柏睿數據主導制定的《SQL9075 2018流數據庫》于2016年正式立項,此后柏睿數據先后加入國際事務處理性能委員會(TPC)和國際信息技術標準委員會(INCITS)數據管理技術委員會,主要在數據庫語言工作組中參與數據的存儲、訪問、更新和交換等數據管理和交換標準的制定工作,為國際規則和數字技術標準制定帶來更多中國智慧。
目前在國內,柏睿數據深度參與大數據、數據庫、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的國家/行業標準化工作,是全國信標委大數據標準工作組產品與平臺專題組聯合組長、全國信標委數據庫標準工作組分析型數據庫組長單位、北京市數字經濟標委會數據資源庫組組長單位,也是全國信標委人工智能標準化總體組和數字經濟標準化研究組成員單位。
工信部《“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中提到的“補短板”技術中第二項就是數據庫,包括全內存高性能數據處理引擎和分布式存儲管理系統,這些正是柏睿數據最核心的原創技術。也正因在“卡脖子”技術的突破,柏睿數據率先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也是“小巨人”中唯一一家提供全內存分布式數據庫的民營企業。
“規則制定是打破壟斷的核心手段之一,規則推動國際市場生態建設,成為造尺子的人才能掌握話語權。”梁雪青說道。在她看來,科技創新主動權只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有可持續發展的資本。只有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在關鍵領域專注自主研發,我國數據產業未來才不會被“卡脖子”。
如今,柏睿數據還在牽頭或參與國家、行業、地方和團體標準和項目近20項,為國家數字經濟規范化發展添磚加瓦。作為朝陽區的專精特新企業之一,梁雪青表示,柏睿數據將領標準建設之隊,聚生態共榮之勢,協助打造朝陽區數據產業生態鏈;她也希望政府可以將專精特新產業生態鏈融入到整體區域發展規劃當中,最終回饋到朝陽產業中來。
知道創宇
在“第五戰場”守土有責
“朝陽區,有人氣、還洋氣!”
談到在朝陽區做企業,知道創宇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趙偉說,朝陽區人才聚集,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陣地、國際創投集聚區,區域活力、產業集聚效應明顯。
知道創宇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趙偉。 受訪者供圖
同時,朝陽區的國際化環境也吸引著多位創業者。朝陽區是北京市面積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中心城區,北京朝陽區上半年招商引資項目達753個,正打造最具影響力的全球投資中樞,吸引著大批像趙偉這樣的熱血青年。
趙偉在大學畢業后敏銳地嗅探到了信息化時代網絡安全的新脈搏——云防御 (SaaS 安全防護)。隨著工作經驗的日益增長,趙偉越來越發現傳統網絡安全防御體系有自身的技術局限而云技術恰恰能解決這些問題。
在知道創宇剛剛過去的16周年生日上,趙偉再次談到了公司的“為國為民”的經營理念。當前正值攻防演練重要時期,知道創宇的技術專家正在各處關基要塞,以實戰能力守護網絡安全。
他談到公司目前已經打造出創宇云防御平臺、ZoomEye網絡空間測繪、Seebug漏洞社區等多個專業網絡安全產品平臺,為國內數十萬重要信息系統提供網絡安全防護,十余年無重大安全事故。
冬奧期間,知道創宇受邀參與了北京冬奧會的全程保障,并交出所保障單位業務系統“零事故”的答卷。
冬奧期間,知道創宇加強安全監測,發現許多客戶托管在云上的主機被入侵了,并被利用來進行網絡攻擊。趙偉回憶稱,在冬奧舉辦前期,知道創宇專門成立北京冬奧會網絡安全應急重點保障作戰指揮部,公司各事業部抽調大批黨員、骨干技術,進行統一指揮專項值守,在特殊時期,公司第一時間將受害的僵尸網絡、被攻擊的主機匯報給相關國家部門,避免了不良事件的發生。
網絡空間被稱為“第五戰場”,是國家繼陸、海、空、天四個疆域之后的第五疆域,在趙偉看來,他和他的團隊“守土有責”,致力在網絡安全技術、監測能力上不斷提升,及時發現威脅、防御威脅,捍衛安全。
趙偉在采訪中特別提到了愛因斯坦,“他曾說這個世界是一個危險的地方,不是因為那些邪惡的人,而是因為那些無動于衷的人,這句話一直激勵我”。
網絡安全需要不斷的技術精進與創新。知道創宇首席財務官聶偉談道,專精特新的重點在“新”字,創新需要不斷的研發投入和政策扶持,給創新企業更大的包容度、更大的實驗場,給新技術、新產品不斷驗證的空間,最終走上商業化的道路。
他談道,目前市場上更接納老牌咨詢機構給出的產品評估,名單上許多是成熟引進的產品,但創新企業更需要市場,鼓勵創新并不意味著一味地砸錢,應該從產學研用的角度,幫助企業更快實現由0到1的轉換。
目前,朝陽區正打造數字安全產業新優勢,發布中小企業安全服務平臺,推動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啟動全國首個網絡安全保險項目。重點打造產業集群,形成覆蓋全鏈條的生態體系及優質的產品輸出能力。
訊騰智科
區域要素亟待流轉,北斗應用有重大戰略意義
應用是北斗發展的生命線。
在朝陽區的專精特新企業里,有這樣一家以自主建設的“北斗精準服務網”為基礎,基于精準定位優化城市基礎設施信息化服務水平的公司——訊騰智科。
訊騰智科首創了北斗精準定位+燃氣行業應用模式,并以此為基礎在城市公用事業領域推廣“北斗+行業”模式。
燃氣北斗應用全產業鏈示意圖。 受訪者供圖
北斗系統廣泛應用于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產生顯著經濟和社會效應的同時,成為我國重要空間基礎設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目前,北斗導航產業已形成分工明確、層次清晰的產業鏈閉環,關鍵元器件和系統配套均已實現自主可控。
訊騰智科副總經理李寧介紹稱,朝陽區政府會對區域內的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很多輔導和支持,包括推動整體產業鏈的聯動。
“談到北斗的應用大家可能陌生,但衛星導航大家都在用,北斗未來的應用廣泛,大到各行各業,小到與每個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李寧向貝殼財經記者介紹稱,北斗系統在現代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北斗系統的應用發展具備一定的政策優勢。
他表示,目前該系統已經在共享單車、手機、汽車等移動終端上普及,并且在大眾領域規模化推廣,是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發展方向。
此外,該系統與國際上的技術水平和領域相當,沒有太多的卡脖子問題,自主發展具備較好的空間。訊騰智科重點進行北斗精準位置服務和短報文通訊等結合行業的落地應用,是“自然資源部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重點實驗室”和“自然資源部遙感導航一體化應用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的共建單位,設有“北斗精準時空行業應用院士專家工作站”。
李寧透露,隨著北斗應用的不斷拓展,北斗精準服務在城市管網、石油石化、電力電網、智能鐵路、智能網聯汽車等國內多個重要行業、重大工程都有廣泛應用。
李寧稱,北斗系統應用的交易模式與數據要素關聯較大。“我們也在和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進行溝通,與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共同構建生態,目前看來,在企業門檻、合作機制方面都有探索協作的空間。”
他表示,在北京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關鍵時期,區域內的要素應該流轉起來,企業轉型如果能適配區域的產業發展方向,整個朝陽區的專精特新建設將會形成集群效應。
李寧認為,朝陽區目前產業集群發展狀態良好,未來將聚集更多主體進行交流合作。同時,他提到了數據要素產業的重要性和發展優勢,并呼吁政府支持建立先行先試的數據交易區。北京市在數據要素交易方面具有競爭優勢,但競爭依舊激烈,“希望政府相關委辦局能夠在這方面給予引導,加快相關舉措的落地,以使企業受益并發揮朝陽區的獨特優勢”。
朝陽區:
把重點產業集群做大、做優、做強
目前,朝陽區共有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1家,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670余家。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為了更好地促進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打通企業融資上市的“堵點”,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及各區政府組織從“政策、融資、服務、上市、創新”五個方面打造“12345”專精特新服務體系,也組織過多場次的路演。
多位專精特新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談道,朝陽區政府在人才引進、融資對接、現金獎勵等方面給予專精特新企業大力支持。同時,企業仍存在融資需求,希望加強政銀企對接力度,拓寬融資渠道;也有企業表示,希望能為創新產品找到落地場景,增加區域內的產業集聚效應。
對此,朝陽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聚焦朝陽區數字經濟重點產業領域發展和中小型科技企業的共性需求,朝陽區加大支持企業創新的力度,優化績效引導,強化區域服務體系培育。對“示范平臺”、“示范基地”予以不超過50萬的獎勵。鼓勵建設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并予以不超過200萬元的獎勵。
在融資服務方面,朝陽區正在加快國際創投集聚區2.0建設。聯合市級部門出臺《關于加快建設高質量創業投資集聚區的若干措施》,推動創投服務大數據平臺建設,構建科創產業公共服務和行業共性技術“雙平臺”服務模式,精準服務創投項目“募、投、管、退”全流程。
政府還通過朝陽區中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文旅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等服務載體,收集企業融資需求,根據企業資質及條件,幫助對接金融機構,助力企業解決融資難等問題。同時,積極開展各類宣傳對接活動,深入街鄉、園區、企業等地走訪座談,宣傳金融支持政策,了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及問題。不定期開展銀企對接會,對市區普惠金融支持政策進行宣講,并邀請金融機構現場介紹普惠業務、解答企業問題,加強政銀企對接力度,拓寬融資渠道。
在產業集聚方面,朝陽區將緊緊抓住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北京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關鍵時期,結合朝陽區應用場景豐富、國際化優勢明顯等特點,圍繞區內龍頭企業,重點發展數字經濟“3+X”產業,做大做優做強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數字安全等重點產業集群,培育互聯網3.0、光子、數字醫療等前沿產業優勢,形成蓄勢待發態勢,取得積極成效。
目前,朝陽區產業互聯網企業已達到680家,形成覆蓋全鏈條的生態體系及優質的產品輸出能力。在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朝陽區聯合中關村智用研究院,推動智能技術企業評級共識體系在朝陽區首發和示范試點,引入安全生產、交通、能源等行業場景資源,以場景建設牽引人工智能產業建設,集聚人工智能企業490余家,占全市的1/4。同時,打造數字安全產業新優勢。發布中小企業安全服務平臺,推動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啟動全國首個網絡安全保險項目。
編輯 徐超
校對 賈寧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