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京東集團發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2023年二季度京東集團收入達到2879億元人民幣,超出市場預期,同比增速超一季度;服務收入達到5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1%。
(相關資料圖)
不久前,京東集團也以1555億美元的營收規模位居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第52位,同時也是連續八年上榜并成為國內首家營收突破萬億的民營企業。
“京東將成為營收萬億的大企業。”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幾年前的暢想,如今,這一目標已成為現實。
在近年社會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作為民營經濟領域的一家新型實體企業,京東將自身發展緊密融入時代需要和國家大局,始終錨定供應鏈基礎設施持續大量投入,依靠技術創新驅動供應鏈成本和效率的持續優化,助力實體經濟平穩高質量發展,并最終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增長。
新增商家數量同比增速417%
財報顯示,二季度,京東集團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達到86億元人民幣(約12億美元),同比增長31.9%,超出市場預期;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率達到3.0%,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事實證明,京東能取得良好業績,離不開高效供應鏈基礎設施的支撐。
截至2023年6月30日,京東供應鏈基礎設施資產規模達到1408億元,同比增長24%。這其中,京東物流在國內運營超過1600個倉庫,包含京東物流管理的云倉面積在內倉儲網絡總面積已超過3200萬平方米。在海外基礎設施布局上,截至2023年6月30日,京東物流已在全球運營近90個保稅倉庫、直郵倉庫和海外倉庫,總管理面接近90萬平方米。
二季度,在自營商品SKU達到千萬級的基礎上,京東的庫存周轉天數繼續保持著31.7天的全球領先水平;受益于供應鏈技術創新和精細化運營帶來的效率提升和成本優化,履約費用率從去年二季度的6.1%降至今年二季度的5.8%。
相比于短期的營銷補貼,只有通過持續地優化運營成本,才能讓消費者真正地享受到極致性價比的商品,體驗到更加優質的服務;同時,也能讓合作伙伴在京東實現健康地增長,讓生意更加持久。
在“春曉計劃”等一系列商家扶持政策的助推下,二季度京東開放生態的新增商家數量再創歷史新高,特別是在商超、時尚、居家等品類的商家數量實現了快速增長,商家生態更加繁榮,商品供給更加豐富。
更高效的供應鏈能力也帶動了消費的“煙火氣”。今年618期間,借助于京東物流倉配一體的服務,齊匯集團不僅將烤腸的銷售渠道覆蓋到全國各地的便利店、商超,也送到了山東淄博的八大局夜市里;京東到家服務的實體門店數同比增長80%,家電、電腦、美妝、運動戶外、酒等多品類的成交總額實現了三位數以上的增長。
更高效的供應鏈能力也拓展了更大的消費市場。遍布全國7座城市的京東MALL和超級體驗店、60座城市的京東城市旗艦店,以及覆蓋60萬個行政村的1.7萬家京東家電專賣店,更好地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許冉透露:“下一步京東也將改善流量算法、運營規則,打造新的平臺生態。”
數智技術驅動產業良性增長
環顧今年上半年,電商促銷短兵相接的“拼低價”成為“標準動作”,而不止于消費側,對于產業側的投資也更加理性。橫向拉通來看,無論是消費側還是產業側所追求的,并非眼前單純的低價,而是通過更理性的取舍來追求極致性價比。在供給側,低價是技術創新、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帶來的,也讓企業獲得健康持續的成長空間。
許冉表示,低價是一種系統化的綜合能力,其根基在于供應鏈,低價表象的背后,是立足于供應鏈更低的運營成本和更高的運營效率。
作為兼具實體企業基因和先進數字技術能力的新型實體企業,京東高度重視科技創新,以技術驅動供應鏈能力不斷提升,將數據和算法滲透到采購、倉儲、履約等全部業務流程中。自2017年全面向技術轉型,到目前京東體系已經投入了超1000億元研發費用。
在持續提升自身技術能力的同時,也帶動了全產業鏈的數字化。京東云作為京東的技術基石也是京東對外提供技術和服務的核心品牌,深耕京東內部復雜業務和場景,聚焦成本、效率、體驗,打造更高效的數智供應鏈,全鏈路保障用戶購物體驗,更支持商家降本提效、創新營銷新場景、促進產業效率全面提升,用數智技術驅動低價戰略良性發展。
在數字基礎設施方面,為了應對大模型訓練對AI算力的迫切需求,最新升級的混合多云操作系統云艦,通過創新的異構計算池化技術,實現GPU/NPU資源成本下降50%,全面支持多云多芯多活,助力企業漸進式完成國產化替代;最新版存儲平臺云海,單集群每秒讀寫性能提升5倍,達到行業領先的千萬級,延遲時間低至百微秒,存算分離技術使成本降低30%。
在AIGC、大模型等先進技術布局方面,京東云言犀虛擬主播在京東618場景中得到廣泛應用,集文本自動生成、語音自動生成、選品自動生成為一身,7*24h不間斷直播,成本不足真人主播十分之一,助力品牌運營降本提效。
在數智供應鏈能力輸出方面,京東云將京東20年來在產業供應鏈場景中積累的經驗,總結出一套數智供應鏈方法論,形成數字基礎設施、智能營銷、產業協同、城市智能化管理等能力,從產業中來,再用到產業中去,幫助企業補足薄弱環節,打造高效的運營通路。如今,京東數智供應鏈上有超千萬的自營商品SKU,京東云的技術服務已經覆蓋全國超過100座城市,服務2500多家大型企業、超250萬家中小微企業。
堅持“多快好省”長期主義
電商下半場,各家平臺紛紛拿出“低價”武器,試圖在價格戰中拔得頭籌。
“低價是全球所有零售商的核心秘密,失去了低價優勢,其他一切所謂的競爭優勢都會歸零。”去年年底,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內部中高層會議上的發言,重新將“低價”在京東內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從商家的“春曉計劃”再到面向消費者的“百億補貼”,再到明確“成本、效率、體驗”的經營理念,一系列圍繞低價策略的“組合拳”下來,京東二季度財報的核心指標均向外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居民消費持續恢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2.8萬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較去年同期上升8.9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2%,明顯高于去年。隨著多項措施逐步落地見效,下半年消費有望保持平穩恢復態勢。
業內人士指出,京東的發展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縮影,得益于我國經濟大環境和超大規模市場帶來的巨大機遇,也離不開國家因時因勢推出的一系列正確政策和有力舉措。
在今年618慶祝迎來20周年之際,京東面向下一個20年提出了更為遠大的“35711”夢想,即未來20年內,京東能有3家收入過萬億、凈利潤過700億的公司;5家進入世界五百強的公司;7家從零做起市值不低于1000億的上市公司;為國家繳納1000億稅收;提供超100萬就業崗位。屆時,京東的供應鏈服務將基本實現覆蓋全球,在占全球80%體量的經濟體里建立供應鏈基礎設施。
這個夢想來自于京東對自身商業信仰和經營理念的信心,更依托于京東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信心。
“二季度,得益于持續優化的業務結構,以及領先的供應鏈能力,京東取得穩健的財務和經營表現,”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許冉表示。“我們也很高興看到,二季度第三方商家數量增加超過一倍,并達到歷史新高。這一成果充分體現了我們在作為戰略重點之一的開放生態建設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也賦能我們以更優性價比為用戶提供豐富的商品選擇。我相信京東對‘多快好省’的堅持將繼續得到用戶的認可,并為我們的長期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