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記者來到涿州職教中心安置點,探訪職教中心食堂。自7月31日起,涿州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啟用學生宿舍樓,接受轉移安置的受災群眾,目前安置點內有2600余人,為涿州最大的受災群眾安置點。
01:33記者探訪涿州最大安置點食堂:用餐有序、衛生良好
(相關資料圖)
職教中心的食堂一共有81個餐桌,可供大約700人同時用餐。目前,食堂共有5個打餐窗口。據食堂臨時管理人員姚夭洋介紹,不包含早餐在內,這個食堂每天大約提供7000份盒飯。
食堂的1號到3號窗口提供可打包的餐食,家里有老人不方便下樓出門,可由親屬打包打走。救援隊員若是需要就餐,直接到5號窗口優先安排就餐。除了救援隊員,其他人在窗口均需要提供飯票領餐。
現場的志愿者負責維持窗口秩序,并在各個區域回收餐盤、打掃衛生。記者采訪了解到,食堂的志愿者多為職教中心附近的本地居民,聽說這邊需要人手幫忙后便趕來支援。
楊阿姨帶著自家十一歲的小孩過來當志愿者。“打掃衛生,收拾碗筷,有時候還會卸貨,去后廚幫忙摘菜。基本上有啥活就干什么。”楊阿姨說,“這邊用餐很有序,并且衛生做得好,每天下午三點會消毒。”
【統籌】秦文綱 張西陸 徐勉
【采寫】南方+記者 段江含 趙曉娜 發自 河北涿州
后方聯動 南方+記者 楊瓊
【剪輯】南方+記者 周鑫宇
【作者】 段江含;周鑫宇;趙曉娜;楊瓊
南方探針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