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我國消費市場正呈現快速恢復態勢,展望全年,消費能夠成為經濟增長的主拉動力。
李春臨介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提升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應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
不久前,全國消費促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正式召開,明確在落實好已有政策措施的基礎上,組織好“2023消費提振年”系列活動,積極推動出臺新的工作舉措,穩定汽車、家居等大宗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持續優化消費平臺載體,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全國多地也在進入3月后陸續啟動“2023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活動,江蘇南京推出消費節,發放消費助力券,激活居民線上線下購物熱情;四川成都打造夜間經濟消費場景,讓市民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時開心消費;廣東深圳推出消費電子和家用電器購置補貼活動,市民最高可獲得銷售價格的15%作為補貼……相信隨著各項促消費政策逐步見效,消費需求將不斷釋放,消費必將在促進經濟加快恢復發展中展現更大作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們將保證季季有主題,月月有展會,周周有場景,確保全年消費活動不斷、精彩紛呈,形成波浪式的消費熱潮。”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說。
在增強消費信心和活力方面,不僅有各地政府在積極落實“2023消費提振年”系列活動,以電商平臺為代表的新型消費業態也試圖借助真金白銀的補貼,刺激消費市場釋放活力。
事實上,進入3月,多家消費類企業和電商平臺正在醞釀或是已經陸續推出了各種促銷活動,“百億補貼”仍是平臺吸引消費者最直接的方式。
3月6日,京東百億補貼全面上線。作為其成立以來最大力度的促消費優惠,京東將聯合品牌、商家直接對商品進行真金白銀的補貼活動,范圍覆蓋京東平臺的全品類,自營和第三方商家都將參與其中。與此同時,京東也將進一步助力產業帶上的品牌商家及廣大農民實現銷售提升、收入提升;同時,以最健康的生態向品牌、商家開放,盡自身所能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就業創業、開拓消費新市場,攜手更多合作伙伴實現高質量增長。
京東方面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長期以來,京東始終堅持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商品、價格和服務。尤其是聚焦低價,通過持續優化供應鏈能力、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建設低價機制、完善基礎能力等,為消費者帶來行業最具競爭力的低價消費體驗。
對此,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表示,在網絡零售領域,補貼是一種常見的市場策略。電商企業用補貼吸引客戶,增加市場份額,并在后期通過規模效應實現盈利。
“企業各類促銷活動能有效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促進銷售額的增長,也可以增加品牌曝光度和知名度,擴大品牌影響力,對行業發展有積極影響。”洪勇說。
與此同時,拼多多和淘寶旗下聚劃算目前也推出了“百億補貼”活動。此外,美團閃購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消費者在“三八婦女節”的消費意愿同比去年增長29%。從3月1日起,公司就針對個護、彩妝、香水、鮮花、休食等多品類商品,圍繞不同階段用戶需求提前推出優惠活動。而在旅游消費領域,自2月中旬起,攜程推出了“318全球旅行劃算節”,覆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馬爾代夫等逾百個海內外旅行熱門目的地。
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卜彥芳認為,平臺經濟發展的重要邏輯之一是充分激發平臺的網絡效應,電商平臺通過“百億補貼”計劃旨在進一步吸引新用戶并提升老用戶粘性,而用戶的不斷增長和活躍可以大大 激發供給側的積極性,以此在營銷期間平臺能夠保持較高的活躍度。
“‘百億補貼’本質上是一種促銷策略,也許未來平臺不再采用‘百億補貼’的形式,但調動用戶的積極性,從而使得平臺保持較好的活躍狀態,依然是平臺運營的重要策略。但是,平臺經濟的長遠發展有賴于平臺所連接的各方主體所形成的良好生態,對于電商平臺來說,產品質量和良好的用戶體驗依然是核心要素。”卜彥芳說。
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國內旅游收入和人次分別增長了3758億元和3.08億人次,同比分別增長30%、23.1%,兩項數字分別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3%、89%。全國消費相關行業收入增長12.2%,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4.5%。
從春節期間消費的這些數字看,我國開年以來消費加速恢復。“今年以來,整個消費市場在逐步地、穩步地恢復,回暖勢頭比較明顯,開了一個好頭。”王文濤說。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