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深處延“鏈”人(主題)
陜西日報記者 張斌峰 通訊員 陳延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月16日,在位于嵐皋縣六口工業園區的陜西海通嘉華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趙飛仔細地查看設備運行情況。
生產車間一共3層,4000平方米。陜西海通嘉華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投資已達1400萬元,建成清水魔芋品類、預制菜品類、蔬菜干制品類、臘肉干制品類、蜂蜜品類5條標準化生產線。在嵐皋縣,能夠集這么多種食品標準化生產線于一體,這家公司是唯一的。
2月16日,在陜西海通嘉華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趙飛(左)在查看設備。陜西日報通訊員 陳延安攝
陜西海通嘉華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只是趙飛要打造的產業鏈的中端。該產業鏈上端有他扶持的魔芋種植合作社、黃花生產基地等11個園區,下端有他的電商公司、文化傳媒公司、餐飲公司。
1986年,趙飛出生在嵐皋縣石門鎮老鴉村。2006年,在朋友引薦下,趙飛來到富士康科技集團深圳龍華園區,擔任人力資源部助理一職,后到江蘇同昌科技有限公司任人事部主管、董事長助理,并到上海交通大學進修。
2011年11月,趙飛創辦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家公司——蘇州采奕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為了“第一桶金”,趙飛有四五個年頭沒回老家過年。天道酬勤。從2015年開始,他的公司每年都能實現600萬元以上的純利潤。但滿懷對家鄉的思念和深情,趙飛想回來,回到生他養他的巴山深處。
“回來做電商吧?!?019年,有嵐皋縣政府工作人員對趙飛說。
“回去?”妻子不干,明明干得好好的,回去能折騰個啥?
“遲早都要歸根的,早歸根,早做一粒種子,早發芽。”趙飛說。
妻子望著趙飛直發愣,見他下定了決心,也就改了口:“隨你吧!”
很快,趙飛回到家鄉,注冊成立嵐皋縣寶利硒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做農產品銷售,以電商為主。千家萬戶的干菜、土蜂蜜、香椿醬、魔芋等食品,凡是嵐皋產的或者嵐皋企業加工的,他都賣。3年多來,趙飛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當地農產品2000余萬元,帶動3000余人脫貧增收。
在做電商過程中,趙飛發現一個問題。“我們的產品原材料都很好,就是地方名氣不高,在產品銷售時缺少媒介,因此,常處于劣勢?!壁w飛說,電商帶貨,先得帶地方,地方有名,貨才值錢。
2021年6月,趙飛創辦了陜西嵐皋融創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一年多來,公司集中攻關嵐皋美景、美食、美事,通過短視頻等向外傳播,提高嵐皋知名度和美譽度。其中,僅“拜水祈福、愛誰潑水”“我為春茶代言”等活動視頻就拉動200萬人次關注嵐皋。
“成立文化傳媒公司后帶動的農副產品銷售額,是過去相同時間段的兩倍!”趙飛說。
從消費端看生產端,趙飛發現,當地農產品加工制造也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方面。
“先說農戶的產品,質量不一,不僅是張家和李家不同,而且就李家今天賣的和昨天賣的也不一。比如干洋芋片的顏色,今天是黃的,昨天是偏黑的,加上沒有官方認證,很容易被退回或投訴!”趙飛說,“再就是當地有些企業生產的產品,在包裝、品類等方面都沒有豐富、調整、改進的意思?!?/p>
苦口婆心勸說別人,沒人聽,只得自己做。趙飛開始長達9個月的市場調研和對接。之后,他再一次與妻子磨嘴皮,注資買設備,成立陜西海通嘉華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這下,我們就可以直接提供消費者需要的產品了。比如魔芋,我們就試生產了魔芋絲結、魔芋皮、魔芋豆腐、魔芋毛肚4個種類?!壁w飛說。
直播間里設廚房。趙飛不僅加工產品、賣產品,還教消費者怎樣烹調嵐皋的美食。他還辦起餐飲公司,吸引游客品鑒。
同時,趙飛還在華東、華北地區分別設立一個1000平方米和1500平方米的云倉,由公司冷鏈配送車直供產品。
趙飛說,自己最大的收獲,就是每次給鄉親們付貨款、給員工發工資時,大家發自內心的感激和笑容。因為,這是在外創業感受不到的。
責任編輯:Rex_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