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預警!
我們來一起猜猜
(資料圖)
下面這些是什么
圓滾滾的眼睛、脹鼓鼓的肚子
是表情包界的“大戶”
▼
沒錯,它就是 河豚!
不僅外表可愛
江湖還流傳著這么一句話:
不食河豚不知魚味
食了河豚百魚無味
讓不少人躍躍欲試
天氣漸暖,春回大地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最近的河豚新鮮肥美?
當心!千萬別吃!有劇毒!
近日,深圳疾控發布提醒
這種毒素0.5mg即可致死!
河豚引起的食物中毒
過去在廣東也曾發生多起
我們一起來看幾個案例
此前案例
2020年4月
惠州男子自行加工河豚后食用
緊急送醫搶救
來自惠州的范先生是位餐館老板,去年4月下旬,朋友送了他一條河豚。范先生自行加工后食用,覺得比較腥,僅吃了一點就放下了。半小時后,范先生感覺手腳發麻,活動不便,說話、呼吸都有點困難,忙叫家人駕車直奔深圳市龍崗中心醫院。
急診醫生趕緊給予范先生緊急氣管插管后,直接送到ICU搶救。據醫生介紹, 當日凌晨患者入院時,自主呼吸基本停止,昏迷,四肢軟癱。
好在經搶救后,范先生度過了這次危機。
2016年5月
深圳一市民吃河豚中毒身亡
2016年5月,深圳寶安西鄉街道發生了一起食用河豚中毒事件, 雖然事發后當事人被緊急就醫,但仍然不治身亡。
根據西鄉街道辦通報,當事人馮某從集貿市場魚檔購買河豚后至某食府進行加工處理。 食用后即出現了中毒狀況,一直昏迷不醒被送往寶安人民醫院進行急救。到達醫院時,馮某已經沒有了自主呼吸,醫院方面進行了搶救,但終因中毒過深,于24日晚9點離世。
令人痛心的事例
一次一次再提醒我們
千萬別貪這一口
河豚毒素實在是太強了!
最快1.5小時可致死
每年初夏開始
南方沿海、沿江的人
吃河豚中招尤其多
不少廣東網友也表示有吃河豚的習慣
但大件事君要提醒大家
河豚身上的毒素
毒性比氰化鈉強1000倍
0.5毫克就足以致人死亡!
除此之外
河豚身上的毒素有以下幾個特點
▼
河豚身上毒素
無法通過烹飪進行破壞
這種致命的河豚毒素,不管怎么清洗,或是把廚房里煎炸烹煮等十八般武藝全部用上,都不能將其毒素破壞。
再者,河豚家族很龐大(全球大約有121種,中國沿海就有40多種),品種不同,帶毒的部位也不一樣。
通常來說,河豚的皮膚、內臟、卵巢、肝臟全是毒素。有些種類的河豚,魚肉里并沒有河豚毒素, 但被殺死后,內臟中的毒素卻可能滲入肌肉。
圖源:IC photo
中毒發病后4-6小時內就可能死亡
最快是1.5小時
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會迅速麻痹人類的神經系統,所以中毒的人會全身麻痹、癱瘓、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嚴重的會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毒過程急速而劇烈,潛伏期只有10分鐘至3小時, 發病后4-6小時內就可能死亡,最快是1.5小時。
一旦中毒,一定要盡快,1個小時內就醫,通過腸道灌洗等治療來清除毒素,千萬別耽誤救治的最佳時機。
中毒后沒有特效藥
此外, 目前臨床上根本沒有特效的解毒藥,醫生往往只能幫患者催吐、洗胃、大量補液、導尿等,盡快地排出毒素。統計顯示,河豚中毒是全國動物類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非常高。
圖源:IC photo
多年來,中國的政策
一直是嚴禁食用河豚的
不過,由于太多人“偷著吃”,到了2016 年,國家農業部和食藥監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鲀和養殖暗紋東方鲀加工經營的通知》,給人工養殖的“紅鰭東方鲀”和“暗紋東方鲀”這兩個品種解了禁。
圖源:深圳衛健委
此次解禁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解禁, 并不允許市場上售賣河豚活魚及整魚,只能是經過加工的河豚魚。
養殖河豚魚可食用部分為皮、肉可帶骨。 精巢 (魚白)、魚卵、眼、肝臟等部分仍不可售賣,加工部位的廢棄物需妥善處理。
也就是說
消費者買到的應該是這樣的
(只有皮、肉可帶骨的冰鮮或冰凍包裝)
▼
圖源:深圳衛健委
也不是任何人想養就養,想賣就賣,想加工就加工,該通知對河豚養殖基地、加工企業、加工人員、安全加工技術等方面都作出了嚴格規定, 河豚加工產品的包裝上還要附帶二維碼,出了事可以立即溯源追蹤。
除此之外,其他養殖的河豚活魚、野生河豚,都禁止加工經營!
總之大家切記: 不購買、不自行捕撈和食用野生河豚,不購買、不食用未經國家審批的企業加工的河豚整魚。
都說吃魚好
但平時這些魚
最好少買或不買,少吃或不吃
這5種魚最好不吃
1
個頭太大或太小的魚
事實上,對于同一品種的魚來說,如果個頭太大,魚的年齡一般也更老,肉質可能會比較粗糙, 而且還可能富集更多環境污染物。
個頭太小的魚,安全性雖然沒有什么問題,可由于太小,很多魚還沒有長大成熟,體內的香氣物質也比較少,吃起來沒有那么香。
2
大型肉食類的魚
大型肉食魚類體內更容易蓄積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國際上的權威健康機構也建議 不要吃鯊魚、劍魚、旗魚、方頭魚等大型魚類。
3
小攤小販賣的魚
大家可能都曾在一些不正規的小攤販買過魚類,為了方便也為了便宜。
倒不是說小攤上的魚一定不好,而是某些不正規的小攤販,魚的來源和品質都沒法保證,可能隱藏著更大的安全隱患, 比如重金屬超標、寄生蟲等。
想放心吃魚,還是去正規超市和菜場買吧。
4
被迷戀的野生魚
不少人喜歡吃點兒野生魚類解解饞。
事實上,由于環境污染的不確定性,野生魚可能更容易富集一些完全想不到的有毒物質。
比如,很多魚會因為捕食了有毒的海藻、小魚小蝦而在體內蓄積毒素,常見的有雪卡毒素、河豚毒素等 ,人一旦吃了,很容易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5
腌制的魚
很多人喜歡吃腌制的咸魚。不過,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已把中國式咸魚列為第一類致癌物,一定要少吃。
不過,這也并不是說咱就完全不能吃咸魚了。偶爾吃吃完全可以,但一定要少吃。
此外
春天來了
又到了萬物生長的季節
可選擇的食物也越來越多
其實除了河豚之外
這些東西也不能吃!
責任編輯:Rex_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