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概念模型及其對于學科發展的重要性
21stCentury Technology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Its Significance within the Disciplin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撰文
(資料圖)
沈熙為/Xiwei Shen
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建筑學院風景園林系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
孔捷/Jie Kong
美國克萊蒙森大學規劃設計與人造環境項目在讀博士研究生/Ph.D Student at Clemson University
(美)瑪麗·帕多瓦/
Mary G Padua
美國克萊蒙森大學建筑、藝術與人文學院風景園林系教授/Professo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lemson University
(美)尼爾·柯克伍德*/
Niall G Kirkwood
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風景園林系教授/Associate Dean, Professor of Harvard University
全文刊登于《中國園林》2023-01期P34-40
點擊文末小程序可下載全文
本文引用格式:沈熙為,孔捷,(美)瑪麗·帕多瓦,等.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概念模型及其對于學科發展的重要性[J].中國園林,2023,39(1):34-40.
摘要:風景園林技術隨著學科的發展在不斷變化,也被廣泛應用于科研與實踐中。但“風景園林技術”一直未得到明確定義,導致學科核心領域邊界與競爭力模糊不清。以期刊文獻及檔案文件為樣本,采用定性與定量結合的方法,對樣本的技術、主題、領域等進行內容分析與薈萃分析,并結合專家訪談,構建了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概念模型與技術分類,探索風景園林主題、核心領域與技術之間的關系,并探討其對實踐與研究的意義。研究認為,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是以數字技術為基底,根據學科科研與實踐需求發展出來的。這些技術與風景園林主題相結合,進一步明確了風景園林學科核心領域與核心領域之間的關系。該模型有助于學科內新知識的傳播,進而明確并提升學科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風景園林;風景園林技術;核心領域;數字技術;新知識
Abstract:Technology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 constantly chang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and is widely used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However, it has not been clearly defined, leading to ambiguity in the boundaries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discipline"s core areas. This study uses a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conduct content analysis and meta-analysis on the technologies, topics, and domains of the sample from journal literature and archival documents. Combining expert interviews, it eventually constructs a conceptual model and technology classification of 21stcentury technology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t help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actitioners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ical areas, core domains, and technologies within the discipline, and their significance for practice and research.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21stcentury technologie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re based on digital technology tools and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discipline"s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eds. Combining these technologies with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opical areas further clarifies the core domain of the discipline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re domains. The model helps to shape the dissemination of new knowledge within the discipline, which in turn clarifies and enhances 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the discipline.
Key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re domain; digital technology; new knowledge
介紹
利奧·馬克思認為,技術起源于現代西方意義上的“技藝”一詞。自1899年風景園林被確立為獨立學科后,風景園林技術一直被認為是地形與土方工程技術。20世紀末期,“數字技術”的興起改變了風景園林的實踐和研究方式。它幫助設計師和學者更好地表達設計思路,科學地研究相關課題。因此,大部分學者將“數字技術”視為21世紀風景園林的主要技術 (表1)。顯然,人們對于風景園林技術的定義在不斷變化并產生了不同的認知。然而這一歸納頗具爭議。由于“數字技術” 自身無法解決風景園林相關技術問題,因此將其視為當下探索風景園林新知識的媒介更為合理。本文旨在闡明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的概念模型并探求其對學科發展的意義。在研究過程中亦可區分其與“數字技術”的區別,并明確風景園林核心領域之間的關系。
表1 現有文獻對于風景園林技術的定義
研究方法
弗雷林(Frying)在1994年指出,風景園林在實踐和研究中產生新知識的主要模式有2個:1)通過設計之研究(Research through Design,RtD);2)服務設計之研究(Research for Design,RfD)。RtD主要是在設計實踐過程中研究生成新知識,而RfD是為了優化規劃設計,結合相關學科 (如生態學、水文學、城市規劃學等) 進行科學性研究,從而生成新知識。根據上述分類,將同行評審文章作為RfD的主要研究樣本,選取行業內最具有代表性的設計實踐獎——美國風景園林師協會(ASLA)設計研究組獎作為RtD的主要研究樣本。具體數據來源包括:Journal of Digit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6—2021),Landscape Research (2015—2021),Landscape Journal (2013—2021),Landscape Review (2013—2021),Journa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3—2021),Landscape Research Record (2011—2021)和《中國園林》(2011—2021)。本文將每篇文獻進行編號,識別和分類數字技術明細、所屬風景園林核心領域、所屬風景園林主題、所使用的風景園林技術。本文同時采用了專家訪談的目的是探討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對于未來學科發展的意義。本次訪談共采訪了15位行業內擁有10年以上從業經驗的專家。
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定義
在生成新知識的樣本中,對每個數據樣本的研究成果(新知識)進行分類與歸納。成果類型包括:方法、工具、框架、指南、策略、應用程序、過程、模型、原則、概念、標準和指標等。對這些成果類型進行梳理,整合出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的四大分類(圖1),即新標準、流程、說明和應用。新標準、流程和說明的意義在于為研究提供新的知識,而應用則更注重對實踐的貢獻。新標準和流程是說明的2個基本組成部分,它們可以進一步轉化為應用,供實踐者使用。
圖1 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分類
據此,將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定義為:以 “數字技術”為研究工具,專注于風景園林生態規劃,風景園林歷史、文化與理論,人類與環境關系,城市研究與設計,可持續性發展,風景園林教育,風景園林設計與施工,以及風景園林績效等領域的新標準(New Standard)、流程(Procedure)、說明(Instruction)和應用(Application)。4類風景園林技術在研究樣本中的占比(表2) 顯示,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大多應用于科學研究中,僅少數對設計實踐產生影響,即大部分的風景園林技術未被深入發掘并轉換為實踐應用產品。這直接說明了研究與實踐之間知識的傳遞存在空缺,即新知識并未有效地推動實踐的發展。同時,并不是所有基于“數字技術”的風景園林研究都能產生新技術。
表2 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的占比
如(圖2)所示,在風景園林設計與施工(LDI)、可持續性發展(SS)、城市研究與設計(UD)、風景園林績效(LP)、風景園林生態規劃(LPE)、人類與環境關系(HER)、風景園林教育(DEP),以及風景園林歷史、文化與理論(HCT)8個核心領域中,風景園林教育和風景園林歷史、文化與理論2個核心領域產生的新技術占比較少,這與研究領域的特征有關。
圖2 風景園林核心領域所產生的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樣本量
研究還發現,風景園林研究與實踐中所使用的“數字技術”均來自其他學科。部分以其他學科“數字技術”為基底的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DTT-la)形成了新的“數字技術”,如適用于AutoCAD的園林施工圖輔助插件LandF/X。然而這類風景園林新技術被限定在固有的風景園林工作情境和工作方式中,并未進一步拓展功能并為新的研究與實踐再次應用。該現象說明了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尚未被明確界定為風景園林學科內知識和實踐的工具,它依舊被認為是一種來自其他學科但可被風景園林領域應用的“數字技術”。這種與其他學科“數字技術”的混淆,讓作為一種工具的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無法發揮其在實踐和研究過程中產生與傳播新知識的作用。
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對于學科發展
的重要性
本研究采訪了國際上重要的風景園林學校的教授及行業內設計領域的專家。訪談的結果表明,不同年齡和教育背景的專家持有不同的觀點。為了更好地理解訪談內容,本文將筆錄內容分為五大類,即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的定義、對風景園林的意義、對學科領域的影響、未來發展,以及數字技術與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核心。
在訪談中發現,很多人混淆了“數字技術”與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部分人誤解“數字技術”就是側重研究圖形表達的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雖然風景園林學科在不斷拓展其研究實踐范圍,并實現從藝術到科學的轉變,但學科如果不能正確界定自身的核心技術、研究范圍,就無法明確樹立學科核心競爭力。
總結
本研究通過對文獻與檔案資料的內容分析、總結與歸納,構建了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的概念模型,并以此探討風景園林核心領域及主題,以及分析核心領域間的疊合關系,最后探求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對實踐、研究及學科發展的意義。研究認為,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可以定義為:以“數字技術”為基礎,專注于風景園林核心領域(風景園林生態規劃,風景園林歷史、文化與理論,人類與環境關系,城市研究與設計,可持續性發展,風景園林教育,風景園林設計與施工,風景園林績效)研究和實踐的新標準、新流程、新說明和新應用。該定義可以讓從業者更好地了解風景園林技術對研究、實踐和教學3個方面的影響。大部分受訪專家認可了該概念模型,認為可以幫助明確風景園林核心技術,協助構建學科核心競爭力。絕大部分學者正逐步把“數字技術”應用于實踐和研究中,并認同其產生的新知識可成為構建風景園林技術的重要原型。本文闡述了“數字技術”、風景園林主題、風景園林核心領域及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間的關系模型。在學科交叉的過程中,以其他學科數字技術作為基底發展出適用于風景園林實踐與研究需要的數字技術,這些技術與風景園林主題相結合,形成了能夠提升學科核心競爭力的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其中“數字技術”本身作為風景園林核心領域之一,引導著21世紀風景園林技術的發展,并拓展學科邊界。該關系模型能夠幫助我們更加明確風景園林的核心領域邊界,并有助于未來新知識在學科內部的傳遞,進而提升風景園林學科的核心競爭力。
點擊下載全文:
相關閱讀
//////END//////
編輯 | 劉欣雅
排版|李旻
審核|金荷仙
▽
點擊購買
責任編輯:Rex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