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四川子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杭州微念退出股東行列,雙方再無瓜葛。
很多人,可以共患難,卻不可同富貴。合久,必分,令人唏噓。
在李子柒消失的這一年多里,有很多人在等她歸來。
(相關資料圖)
當然也有人唱衰“等李子柒歸來,江湖已變天”,有網友回應:李子柒只有一個,上山的營銷號嘲笑下山的神。
其實哪有什么神,世間皆俗人,李子柒也不例外。
一切不過是命運的加持,走紅是,早年的貧苦與后來的爭議同樣是。
這個來自南方鄉村的女孩,原本不被人留意,是倔強生長于石縫里的草,與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
在互聯網時代,打馬而歸的李子柒,被山村之外的人所看見。
而今,在經歷了多場紛爭、沉寂許久的李子柒,在自己33歲這年,又會經歷怎樣的命運。
李子柒與微念的過往,孰是孰非,局外人都無從得知,大家看到的,只是鏡頭前的李子柒,以及樸實卻不乏精致、熟悉卻遙不可及的田園生活。
作為看客的人們,不如把一切,僅僅當作一個故事。
每個人眼中的李子柒,不過也是各人幻想出的李子柒,而已。
真實的李子柒、真實的田園生活,在網絡之外,在流量之外,在褒貶爭議之外。
我們眼中的生活技能,只是她的求生本能。
李子柒是一個地道的四川綿陽農村女孩,原名李佳佳。
她的童年很不幸,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沒多久父親就去世了,據網絡相關資料,她沒有得到繼母的善待。
難以想象這所有的不幸,都發生在同一個不到10歲的女孩身上。
爺爺心疼孫女,就把她接到了自己家中。
在村子里,爺爺是有名的廚師,會做各種特色美食,還擅長做手工藝品,做好后就拿到集市上去賣。
每年到了春節,爺爺都會糊燈籠,用一根竹竿將做好的燈籠高高舉起來,領著孫女到街上去賣。
燈籠賣完之后,爺爺就帶著李子柒到茶館喝茶歇腳,看著來來往往的人,那是她最幸福的時刻。
每次爺爺在家里干活,李子柒都坐在一旁。耳濡目染中,她學會了許多技能,她會在莊稼成熟時,下地干活,給爺爺打下手。
李子柒上山干活
童年時期的美食,是李子柒記憶中揮之不去的美好味道,也在日后影響著她。
爺爺在村里很受尊敬,不論誰家有紅白喜事,都會邀請老人家前去掌事。李子柒作為小幫手,也會到現場去,她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關于喜悅與悲傷的體會。
在婚宴上,她吃過炸荷花,那種味道日久彌新。很多年后,童年吃過的食物,大多都出現在她的視頻中。
爺爺奶奶是她年幼時,為數不多的陽光。
李子柒在田野中奔跑
后來,在李子柒讀小學五年級時,爺爺去世了,老人家臨走前反復囑咐老伴兒:“一定要把她的書供出來。”
就這樣,家中就留下李子柒與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很苦,奶奶無法支撐起這個家,更無法供孫女讀書。
李子柒在很小的時候,就體會過沒錢所帶來的苦惱與自卑,她曾跟隨當地婦聯找好心人資助學費。奶奶逢人便說:“這個孩子命太苦了……”
原生家庭的不堪并沒有讓李子柒絕望,多年后她回憶起童年過往,想到的多是些溫暖時刻。
李子柒與奶奶
有年春節,婦聯的一位阿姨將李子柒接到家里,當她看到桌子上的雞蛋時,小心翼翼地問道:“這個雞蛋可以吃嗎?”
那位阿姨說:“當然可以吃啊。”
李子柒緊接著說:“可是雞蛋在我們家,是要用來賣錢的。”
可是外界的幫助總是有限的,讀完小學后,李子柒被迫無奈輟學,獨自跑到城里打工。
在陌生的城市,李子柒做過很多份不同的工作,洗碗工、飯館傳菜員、服務員……工資很低,一個月只能拿300塊錢謀生。
她最難的時候連續啃了兩個月的饅頭,在公園的椅子上睡覺,橋洞有時也是她的安身之處。
大概是沒有什么事情,是她弱小的身軀扛不下來的。
為了讓奶奶過上更好的日子,李子柒去學習了音樂,到酒吧打碟,工資比之前多了,可是她沒那么開心。
一切,不過是為了生存。
在酒吧打碟時的李子柒
2014年,奶奶生了一場重病,李子柒非常擔心,這是她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親人,她心里明白,“如果這次不回家,那么下次再回家的時候,我可能就見不到她了”。
李子柒辭去了酒吧的工作,回到了家鄉四川綿陽的小山村,陪伴奶奶。
彼時的她不會預料到,這次歸鄉,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她再也沒有離開這里。
自小成長于農村的生活經驗,讓李子柒對田間的各種勞作游刃有余。
她身著古樸素衣,可以熟練地拿著犁耙,深耕于稻田之中。
李子柒耕地
為了謀生,李子柒在淘寶做起了網店,可是久久沒有起色。
偶然一次機會,她看見親戚在拍短視頻,覺得挺有趣,也想要嘗試。
2016年初,李子柒開始在網上發布“古香古食”視頻,那時的還沒有專業拍攝設備,她用手機完成了所有拍攝。
李子柒最早期視頻
也正是在這一年,中國迎來短視頻爆發元年。
碎片化信息時代,大量追求輕松幽默、提供生活技能的短視頻,成為互聯網的新入口。
不同的是,李子柒的視頻則為大家提供了一種“慢生活”的全新體驗,回歸自然,感受生命最初的美感。
她用古法制作手工醬油,將一塊木頭變成洗漱臺,還在同行的建議下,購置了一臺旋轉屏單反相機。
李子柒親手做的洗漱臺
“農村這一切自給自足的東西,對我來說是耳濡目染的,知根知底的,甚至是懷著敬畏之心的。”
這年11月14日,李子柒發布了一條《蘭州牛肉面》的短視頻。
她沒有想到,自己會因為這“一碗面”徹底改變命運。
李子柒拉面的過程
為了專業拍這個視頻,她特意前往蘭州拜師學習了一個月的手藝。
不太容易,拉面從選面粉、加水、加鹽、和面、室溫都有很多門道。
為了讓每一道手藝看起來更精細,李子柒反復重復同一個動作,共拍了200多個鏡頭。手里都是面粉,拍好一個鏡頭,她就要將手擦干凈去關掉,再繼續揉面,以此循環。
“面粉沒對上焦,重拍!
加水時又虛焦了,面又廢了,重拍!
鏡頭還沒調好揉好的面沒筋了,重新發面!
……”
蘭州牛肉面這個視頻,拍了整整3天。
拍廢的面團,最后被奶奶做成馕,兩人足足吃了半個月。
自己院子里種的蘿卜、香菜、蒜苗、辣椒,都是她從地里挖出來的,再加上牛肉、土雞、牛骨熬制的湯底,最后放上自家小麥制作的面粉,拉成面條。
這個不到5分鐘的視頻,最終擁有8000多萬的播放量,李子柒的粉絲一夜之間暴漲到了100萬,每天都有不同的廣告商找到她。
巋然不動。
她沒有去做直播,更沒有去帶貨,依然守著自己的那一方小天地。
這年,李子柒26歲。
李子柒的視頻制作周期很長,但從不會讓人失望。
那是一個個具有靈氣的種子,生長成為盤中食物的奇妙過程。
她因從小跟隨爺爺奶奶在農村長大的生活經驗,熟諳很多生存技能,摘果子、下河撈魚、插水稻、做香氛、劈柴做飯……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