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深圳一季度進口消費品341億元,占全省消費品進口總值近一半。這是記者4月18日從深圳海關了解到的消息。
據統計,一季度,廣東進口消費品705.4億元,增長12.6%,增速快于廣東整體進口增速22.8個百分點。廣東消費逐步回暖,“煙火氣”持續復蘇。
作為全省進口消費品最多的城市,深圳市一季度進口消費品341億元,增長4.7%,占全省消費品進口總值的48.3%。其中,肉類83.3億元,增長35.1%,主要來源于巴西、美國和歐盟等;食用水產品28.2億元,增長59%,主要來源于厄瓜多爾和東盟;酒類及飲料12.3億元,增長17.5%;醫療保健品13.1億元,增長30.2%。
為落實國家政策方向,滿足民眾消費需求,深圳海關致力于優化口岸營商環境,高質量服務進出口企業,助力增加高品質消費品供給,推動進口消費品與國內消費市場形成互補、相互促進,進一步激發國內消費市場活力潛力。
聚焦落實國家各項優惠政策,高質量服務RCEP等自貿協定實施,以全周期一體化服務管理模式為抓手,探索建立從原產地規則研究、協定實施到享惠復盤的全鏈條管理服務模式,推動自貿協定優惠在政策制定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幫助企業不斷降低進出口成本,切實提升自貿協定關稅優惠利用的廣度和深度。深圳海關一季度共為農產品、水產品等各行業節省稅收成本超32億元。
聚焦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開展推廣“兩步申報” “提前申報”“兩段準入”等通關便利化措施,允許進口大宗糧谷“附條件提離”,加快口岸通關速度;依托業務運行監測平臺緊盯通關時效指標、超長報關單,建立“一關一檔”指標管理體系強化事中監測;針對真空包裝的高新技術產品,采取口岸屬地協同監管改革,形成進口貨物順勢監管、口岸快速通關、屬地錯位互補的監管格局,進一步壓縮通關時間。
聚焦民生需求保障重點商品進口,針對不同口岸進口食品特點,打造“一口岸一方案”,開通“綠色通道”,提供“優先審單、優先查驗、優先實驗室檢測”;推動進出口食品監管模式改革,出臺肉類分流監管、大米分層查驗等便利化措施;搭建冰鮮水產品進口“空中快線”,協同國際貨站、航司、貨運代理,提升“提前申報—運抵理貨—查驗提貨—送樣檢測”全鏈條效率。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