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3月8日5時15分在廣東河源市東源縣發生4.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緯23.84度,東經114.52度。
隨后#廣東河源4.5級地震##廣州震感##深圳震感##佛山震感#登上熱搜。
(資料圖)
廣州、深圳、佛山等地的網友紛紛表示“被震醒了!”“收到預警”“嚇得差點拋出手機”。
昨天下午又震了一次——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3月8日13時21分在廣東河源市東源縣(北緯23.84度,東經114.51度)發生3.4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有網友留言表示廣州、深圳、韶關有震感。
根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目錄——
震中周邊200公里內近5年來發生3級以上地震共10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歷史地震分布如圖。
有些網友還有印象——
就在三年前,2020年4月2日,河源也發生了3.7級地震,深圳震感明顯。
回顧:河源今晨發生3.7級地震,在深圳的你被晃醒了沒?
聯系前段時間的土耳其地震,不少網友紛紛討論——
地球是進入了“震動模式”嗎?
據@應急管理部 消息,不必恐慌,地球并未進入“活躍期”。
針對網友討論的“地質活躍期”,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研究員晏銳表示,全球平均每年要發生18次左右7級以上地震,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地震占全球地震的80%左右,以往這些地震發生后對大家的影響不是很大,所以大家關注度不是很高。從這幾年的全球地震活動來看,還不是那么強,比如2019年,全球發生了9次7級以上的地震;2020年實際上發生了10次;2021年是19次,基本上接近常年的平均水平。
深圳市地震局專家曾表示,雖然深圳地區近 400 年來無強震發生,市民無須過度擔心。但深圳具有發生中強地震的構造背景,因此深圳一直是國家確定的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
“查閱深圳地震的相關資料,你會發現一個特別現象——較強的地震似乎總在‘繞’著深圳走,都發生在周邊地區,而深圳只是受到輕微波及,未產生過破壞性。”劉升禮介紹,國家地震局深圳地震臺1978年開始籌建,1980年1月投入運行,30年來有儀器記錄到發生在深圳的有感地震總共有5次,區域都在大鵬半島,級的為1999年的3.7級,的為2008年8月20日的2.6級。“而這些三級左右的地震,都不會造成破壞。”劉升禮表示,深圳處于東南沿海地震帶的搌布區域,地震活動相對穩定,但由于地震的難以預測性,所以也需時時戒備。
深圳地處東南沿海地震帶中段,具有發生中強地震的地質構造背景。
自1982年廣東地震臺網建成以來:
深圳記錄到的地震有87次,
2級以上的38次,
3級以上的7次,
最大的是3.9級。
目前,深圳已經探測到6條地震帶——
深圳市應急管理局地震和地質災害處專家鄒從學稱,此前深圳已探明3條斷裂帶:橫崗-羅湖斷裂帶、蓮塘斷裂帶、溫塘-觀瀾斷裂帶。去年,深圳又探測了3條斷裂帶,分別為鹽田斷裂帶、九尾嶺斷裂帶、獅子洋斷裂帶南段。深圳一般在一到兩年會有一次有感地震。
市應急辦有關人士表示,對待地震深圳不能高枕無憂,心存僥幸。深圳具有發生中強地震的構造背景,地震基本烈度為七度,是國家確定的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應監測與預防并舉,有重點地全面防御。
@深圳人:對于地震,我們不必過于擔心,但也不可輕心大意。
這些實用的地震自救小知識,快快提前學起來,有備無患!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