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游走”于各類珠寶間
研磨機、拋光盤是她的“朋友”
(資料圖片)
與高職生、本科生同臺競技更是毫不遜色
……
她就是來自于深圳市博倫職業技術學校
2021級珠寶首飾設計與制作專業學生
周漫萍
日前,2022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二屆全國工業設計職業技能大賽決賽順利閉幕,來自深圳的“00后”女生周漫萍一舉奪得寶石琢磨工(寶石琢型設計與加工賽項)金獎第一名,成為賽項冠軍!
當“萌妹子”遇上“珠寶”,會有哪些“化學反應”?今日,就跟隨記者一起看看她的故事。
回憶比賽,周漫萍說:挺煎熬的。
原來,從去年10月初賽結束得知自己進入決賽后,就進入緊張的備賽階段,然而,受疫情影響,決賽直至今年2月才正式舉行。
“你以為這個等待是漫長的嗎?決賽的過程才是真正的漫長。”
周漫萍介紹,決賽分為三輪,分別為理論競賽1小時、設計方案手繪制圖5小時、現場制作寶石10小時。
在制作寶石的10小時中,周漫萍的心情就像是過山車,忽上忽下。時間是從上午8點到晚上6點,中間僅有半小時休息時間,但需要完成4枚寶石琢型磨制。
加之此次賽項首次引入天然寶石材料及超硬寶石材料進行琢型設計和制作加工,并自選琢型進行設計和加工制造,讓完成難度大大增加。
在比賽中,需用到的材質分別為天然寶石(水晶)和人工合成寶石(合成立方氧化鋯和合成剛玉)3種,周漫萍說,其中合成剛玉難度較大,在操作中材料會發熱,從而導致只能放慢速度,時間過去近半,自己一顆也沒完成。
“中午休息時,看到別人進度很快,很焦慮,擔心自己完不成,但所有的材料都只有一個,更急不得。”
于是,在下午的比賽時間中,周漫萍調整狀態,放平心態,在交叉作業中逐漸趕上進度,當完成最后一顆寶石琢磨時,發現時間還有富余。
“我認為之所以能后半段超車,不僅僅是靠毅力,也離不開自己長期以來在學校打牢的基礎,正因相信自己前期的付出,16個小時的比賽,我才堅持住了。”周漫萍說。
耐心、細心、富有審美力……這是身邊人對珠寶設計與制作專業學生的印象,周漫萍說:“的確需要很大的耐性,不過,以前的我是很急躁的,是這個專業改變了我。”
坐著雖然是一個休息的動作,但時間一久就會變累,更何況姿勢不變,一直重復著一件事,平日的練習中周漫萍常常一坐就是四五個小時。
“剛學習這個專業時很不適應,因為自己是個比較躁的人,磨壞材料、被膠燙到時常常嘆氣。”周漫萍坦言,一開始并沒有那么喜歡寶石琢磨,“開竅”來自于一位學姐榜樣的鼓勵。
學校有很多厲害的學長學姐,看著他們的作品周漫萍很欽佩,其中有一位學姐不僅會寶石琢磨,也會設計自己的模型,“一次專業課上這位學姐正好輔助我,毫不吝嗇的夸獎我很有天賦,被認可后,自己的信心更大了。”
也正是在這位學姐的鼓勵下,周漫萍報名了比賽集訓隊,從專業興趣不大,到常常在集訓室呆一天,有時午飯也忘了去吃,只能悄悄在訓練室吃泡面,“興趣上來了,自然愿意好事多磨。”
學校專業老師牟怡介紹,集訓隊一般十幾個人左右,每個月有考核逐步篩選,最后只剩幾位學生可以參賽,周漫萍便堅持到了最后。
她也表示,學校珠寶專業人才輩出,大部分學生進入決賽后無論什么名次也只能參加一次,下一屆比賽需要讓給下一屆學生參加,也因此,學校進入決賽的學生都會打起十分的精神,對待來之不易的比賽機會。
全國賽金獎第一名,得知自己獲得這個獎時,周漫萍感慨這么久的辛苦值得,雖然辛苦,但打磨意志,訓練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也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堅韌,而這只是她第一次參加比賽。
在比賽中周漫萍還有另一個感受,那就是“不只是一個人在戰斗”,“曾經我以為自己學習的專業很小眾,直到在國賽中看到高職、本科近千人參賽的情形,才發現每一行都有為之努力的人,而且這個人數還不少。”
談及自己設計、打磨的珠寶,周漫萍說已經數不清了,下一步自己會在技術上精益求精,不斷磨煉挑戰自我,練就過硬本領,學習大國工匠精神。
“未來,我想開一個自己的個人工作室,從代加工開始做起,逐步找到自己的設計風格,嘗試更多的寶石工藝。”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