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制定印發了《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這意味著數據要素明年起將正式計入資產負債表。業內認為,入表意味著數據完成了從自然資源到經濟資產的跨越,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第一生產要素,數據有望成為政企報表及財政等收入的重要支撐。
企業使用的數據資源 滿足要求可確定為無形資產
《暫行規定》在企業實操上作了具體要求,企業在編制資產負債表時,應當根據重要性原則并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在“存貨”項目下增設“其中:數據資源”項目,反映資產負債表日確認為存貨的數據資源的期末賬面價值;在“無形資產”項目下增設“其中:數據資源”項目,反映資產負債表日確認為無形資產的數據資源的期末賬面價值;在“開發支出”項目下增設“其中:數據資源”項目,反映資產負債表日正在進行數據資源研究開發項目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支出金額。
(相關資料圖)
天風證券計算機團隊指出,財政部此次印發的《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有三大看點:一是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時間點超預期。二是類比研發,企業使用的數據資源,滿足要求可確定為無形資產,在提供服務后攤銷損益并確認收入;出售的數據資源,滿足要求的可確定為存貨,在出售后結轉損益并確認收入。三是在資產負債表中,無形資產、存貨、開發支出下設數據資源,并在報表附注中進行披露。
“數據入表”有助于增厚企業資產滿足融資需求
北京一名注冊會計師表示,“數據入表”有助于有效反映企業在數據要素方面的投入和收益,增厚企業資產,滿足融資需求,并輔助國家加強對數據要素市場的統籌管理。“以前企業融資一般抵押物都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這一塊比較薄弱,尤其是數據資產這一塊,很難衡量,現在寫入資產負債表,對于企業的融資來說無疑又多了一個方向。數據入表只是第一步,數據的價值要真正體現出來還需要相關的配套措施跟上。比如數據確權、數據的定價以及流通機制,只有數據的產出、定價、流通順暢了,形成閉環,數據的價值才能被真正發掘?!?/p>
地區補貼將推動行業進入快速成長期
民生證券稱,此次政策落地有望推動行業加速發展,在會計準則上明確了數據是一種“資產”并存在自身的明確價值。數據對外交易的會計基礎不斷完善,為打開數據要素交易市場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同時,可以看到,數據作為一種資產,計入資產負債表的同時也需要披露大量相關信息,說明數據安全仍是重中之重,數據的合規性將成為發展過程中的重點。
西南證券表示,數據要素政策密集出臺,地區補貼將推動行業進入快速成長期。相較于歐美國家,我國數據流通市場和規范建設存在不足,但我國擁有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數據資源,預計2023-2027年數據量年增速均在25%以上,為世界第一(IDC數據)。在擁有龐大數據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有效利用是當下的首要目標。我國已明確以《數據二十條》為頂層設計,多項具體措施并舉的“1+N”數據政策框架,目前已有超30個省市發布數據要素市場化鼓勵政策和數據交易激勵補貼,數據交易所已建設近50家。
國盛證券指出,入表意味著數據完成了從自然資源到經濟資產的跨越,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第一生產要素,數據有望成為政企報表及財政等收入的重要支撐。后續數據要素確權、定價、交易流通、收益分配、試點等進展有望陸續推出。
東吳證券指出,數據資產市場潛在總規模數十萬億元,有能力接力土地財政。根據相關測算,全國數據資產市場總規模8.6萬億,帶動相關產業數字化潛在受益34.4萬億,疊加數據資產衍生市場,其潛在總規模可能超過60萬億。此外,根據國內機構的觀點,其認為數據資產市場最大可能接近百萬億規模。我們認為數據資產作為10萬億級別市場具備足夠資本驅動力接過土地財政(近10萬億市場)的大旗。從長遠看,數據要素將為下一個30年的黃金發展期打開一扇戰略性的大門。
再度點燃數字經濟板塊 運營商估值模型或將重塑
今年以來數據要素概念股整體表現強勢,截至8月22日收盤,概念股平均上漲超30%,遠超同期上證指數。財政部“數據入表”新規發布之后,相關概念股已經連續漲停,以新炬網絡為例,該股已經連續三日漲停。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服務內容涵蓋數據治理及數據資產管理整體解決方案。具備企業級數據中心的全技術棧綜合運維服務能力,提供從數據資產梳理、整合、治理、共享、應用到數據銷毀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咨詢服務。
8月23日早盤,三維天地、新炬網絡開盤即一字漲停,卓創資訊漲超16%,“數據入表”使得沉寂了多日的數字經濟板塊再度被點燃。
“數據入表”使得三大電信運營商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在入表之前,相關公司就已經開始單獨統計大數據板塊的收入情況。其中,根據財報顯示,2022年中國聯通的大數據實現收入40億元,同比增長達58%。2023年上半年,公司大數據業務實現收入29億元,同比提升54%。2022年,中國移動數字化轉型收入對主營業務收入增量貢獻達到79.5%,占主營業務收入比提升至25.6%,是公司收入增長的第一引擎。2023年上半年,中國移動大數據收入達到25.6億元,同比增長56.6%。在A股市場,2023年以來,三大電信運營商股價總體呈上漲趨勢。
中國電信總市值一度逼近貴州茅臺,引發了市場關于新舊股王的討論。早在2022年,時任聯通董事長就認為,“電信行業正在數字經濟新賽道上全面升維,估值模型也需要與時俱進地進行重塑。”
業內認為,三大運營商擁有C端、B段和G端的全面數據資源,并且圍繞通信網絡ID的數據具有高連續性、數據結構完整等特點,在我國數據市場逐步完善的過程中,運營商及上下游配套領域的數據價值逐步得到充分定價,并快速釋放價值。
文/本報記者 朱開云
來源:北京青年報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