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楊興東
省委主要領導日前在益陽桃江縣調研縣域經濟發展時強調,要發揮龍頭企業的“領頭雁”作用,推動產業強鏈延鏈補鏈,提升產業配套率,形成集群效應,不斷提高產業發展質效。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h域活,則經濟活。發展縣域經濟,需要打造、依托龍頭企業,實施精準招商。當前,湖南正加快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區域協調發展體系,縣域經濟是其中重要一環。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招商引資不再是“拾到籃子都是菜”,而是要“提著籃子選菜”。比如湖南的愛爾眼科,其品牌旗下開設了多達800余家眼科醫療機構,位于長沙湘江新區的愛爾國際眼健康科技產業園致力于打造“東方眼谷”。這種吸引上下游產業鏈配套企業云集的路徑,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益思路。
實施精準招商、盤活縣域經濟,還需圍繞做優存量做大增量發力??h域體量小,應發揮“船小好掉頭”的優勢,學會借力打力,助推經濟發展進階。比如寧鄉市推行“策劃式招商”,不斷優選、精選適合寧鄉發展的優勢產業、項目,成功推動了邦盛、鵬博、五創循環、法恩萊特、銘利達及弗迪電池二期、邦普循環四五期、中科星城二期等項目落地。湖南省商務廳日前公布2023年縣域外貿特色產業集群名單,瀏陽的煙花、湘潭的湘蓮、華容的紡織等15個產業集群榜上有名。這些產業、項目集群,可以說是精準招商、推動做強做大縣域經濟的標桿。
與江蘇、浙江地區相比,湖南縣域經濟發展起步晚、經濟體量小,但在高質量發展方面有一定的后發優勢,“別人走過的彎路,我們就不用去走”。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據今年3月份媒體報道,湖南有39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977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它們錘煉“獨門絕技”、手握“拳頭產品”、勇當“配套專家”,已成為產業鏈補鏈強鏈的主力軍。對一些具備發展條件的縣域而言,發揮有利條件,精準引進、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應成為其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