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 李勇)近日,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一病區順利完成首例Superpath微創髖關節置換術。該手術能有效緩解疼痛和改善關節功能,實現股骨頸骨折高齡患者快速康復。此次Superpath微創髖關節置換術在該院的成功應用,也標志著該院關節置換技術正式進入微創時代。
83歲高齡的白奶奶(化名)入院前4小時不慎摔倒,導致左髖疼痛、活動受限,家人急忙將她送至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就診。急診拍片結果顯示,白奶奶左股骨頸骨折,隨后被收住骨科一病區。
骨科副主任醫師孫甫接診并詳細查體后表示,髖關節置換術是臨床上治療股骨頸骨折、股骨頭壞死及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等疾病的常用方法,主要采用人工髖臼、人工股骨頭置換損傷的髖關節,從而糾正畸形,緩解疼痛并提高關節功能。但患者此次受傷后精神、飲食、睡眠均差,加之年齡大、既往有高血壓病史,若采取常規髖關節置換手術創傷較大,術中出血較多,影響其生命體征,加大手術風險。且手術要切開剝離較多肌肉,患者術后常常會存留數月的傷口疼痛、手術肢體肌肉力量下降、跛行的問題,同時存在人工髖關節脫位的風險及術后1月內患者休息時不得不保持平臥位,增加并發癥的風險。經過慎重考慮,孫甫決定為其采用Superpath微創髖關節置換術。
Superpath技術是目前國際先進的微創髖關節置換技術,手術切口僅為6-7厘米,是常規手術切口的一半。術中從肌肉間隙進入,不切斷任何肌肉,提高了早期關節穩定性,減少術中出血,這樣有利于患者術后早日下床活動,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住院時間短、疼痛輕、功能恢復快等優勢。
經過前期準備,手術很快開始。術中,專家們經梨狀肌和臀小肌的肌間隙進入,整個手術過程中不切斷肌肉和肌腱,保存了髖關節周圍所有的肌肉功能和完整的關節囊。在減少手術創傷的同時,將手術后關節脫位等并發癥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手術歷時兩小時順利結束,術后4小時便能自行活動,真正實現了“朝換夕行”。目前,白奶奶恢復良好。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