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潮新聞 記者 阮帥 通訊員 周晨卉
近日,在嵊州市江濱菜場,攤主張師傅與顧客因商品重量問題發生買賣糾紛,選擇報警后,不到5分鐘,趕到現場的不是警察,而是帶著公平秤的嵊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通過現場復稱,迅速化解了這起糾紛。
“通過‘楓橋式’協同治理平臺處置非警務事項,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嵊州市公安局情指中心主任裘棟英說,嵊州市公安局創新研發“楓橋式”協同治理場景應用,通過科學分流,群眾撥打公安110涉及的非警務事項會“派單”到相關政府部門,進行分類處置。
據了解,依托公安警情數據庫,嵊州公安已在“楓橋式”協同治理場景應用中添加了1000多項業務,內容涵蓋行政服務、救災救助、電力搶修等方面。今年以來,已累計分流協同處置事項6400余起,全市派出所處警量同比下降18.4%。
為了進一步提升非警務事項的處置效率,嵊州建立了“楓橋式”協同治理指揮中心,政法委、公安、綜合執法、市長熱線、人力社保和市場監管等部門常態化入駐,構建起“上下貫通、左右協同”的聯動事項處置體系。同時,中心還設置有預警分析模塊,能夠對同一人員、同一內容、同一區域的高頻事項進行自動研判和預警,并及時派發交辦單至相關單位落實處置。
“浦口新農貿市場發生糾紛……請跟進處置?!苯?,嵊州市浦口街道浦口村治保主任張建龍在手機上收到了“楓橋式”協同治理平臺下發的即辦事項,他很快便和同樣收到消息的網格員到達現場,經過協調溝通,將糾紛順利解決。“簡單糾紛基本能在20分鐘內處置辦結?!睆埥堈f,精準接收指令后,通過現場核對信息、拍照固定、辦結反饋等流程,非警務類事項從發生到解決,不僅處置效率更高,也做到了全過程留痕。
目前,嵊州城區已有4個街道組建起以綜合執法力量為主的專業處置隊伍,11個鄉鎮融入“大綜合一體化”改革體系,由“一支隊伍管執法”力量負責聯動事項的落地處置,全市協同處置力量到達現場的平均用時縮短17分鐘。此外,嵊州還組建起由治保組織、村級巡防等參與的網格處置隊伍,全市271個警務站(室)全部融入村社黨群服務中心,實行有警接警、無警訪民,今年以來,全市矛盾糾紛類警情同比下降10.2%。
“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