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這玩意兒有啥用, 管點有用的吧 。這是黑龍江伊春市伊美區,一商戶被城管的靈魂吐槽, 引發了很多網友的共鳴。
城管鏟掉商戶玻璃門上的字, 這件事我要說的, 可能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樣, 請聽我說完, 一個商戶告訴記者,城管工作人員,將玻璃門上的字鏟除 ,但有意思的是,這個視頻顯示工作人員,全程不斷的解釋, 希望商戶能理解, 甚至態度還有點卑微。
(相關資料圖)
綜合朝新聞,齊魯晚報,極目新聞的消息的報道, 這戶商家就因為自家店的玻璃門上 ,貼著熟食烤鴨幾個紅字, 被城管的用鏟子給咔咔鏟掉了。商戶很無語啊, 說我這100多塊錢呢 ,你說你們,管這玩意兒有啥用, 兜比老百姓的臉干凈了 ,管點有用的吧 。
城管工作人員也很無奈, 希望商戶大姐你能理解我們 ,賣的東西放哪兒都行, 就是這個不行 ,現在全區都不讓貼 ,咱創文辦下來檢查,直接就扣我們分了。他們也實在沒辦法 ,只能鏟除了。倒是沒有言辭激烈的矛盾沖突 ,在心平氣和的吐槽中, 一邊互訴無奈衷腸 ,一邊強制鏟除清理。
我們還不相信 ,然后他就是這個行,全程很禮貌 ,但手里的小鏟子,倒是一直沒停下來。
后來呢, 當地城管部門解釋, 因為一家店啊 ,只能有一個牌匾 ,門上的字,相當于另一個單獨標語, 所以需要鏟除掉 。
很顯然啊, 這件事即便這么解釋, 我聽起來也覺得是毫無道理, 應該跟商戶道歉, 并且有關責任人,應該被懲罰 。
但是在這里,我想說說一個個人觀點,可能跟很多人想的有點不同, 我想說這件事情當中 ,這個城管的基層工作人員,在執法的時候 ,這個態度其實 ,挺特別的 ,就像是在不斷的告訴大家呀 ,我也沒辦法呀, 我也覺得不該這樣啊, 可是上頭要我們做, 我們能怎么做呢 。 在挨罵和扣分之間, 一線城管人員,也只能選擇前者 。
但公眾確實無法理解, 自家店的玻璃門上,貼著這幾個字 ,怎么就影響市容市貌,有礙城市文明了呢? 它一不屬于亂張貼牛皮癬廣告 ,二沒污穢破損 ,三沒虛假夸大宣傳,和違法不健康內容, 四也不屬于需要提前審批的,戶外大型廣告, 也沒有妨礙居民正常生活 。
這幾個字也不至于,破壞周邊的整體環境和氛圍吧, 所以不許粘貼的理由,究竟是什么呢 ?我專門去翻了(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以及黑龍江的地方性法規, 也并沒有找到相應的針對性的條款。
倒是翻到了廣州日報,曾經的一篇報道, 說當地的一家餐飲店, 在店門玻璃上張貼招聘廣告, 被城管以影響市容環境為由,要求清理 。那商家拒絕后,竟然被報停了對外公開的固定電話 ,于是一紙訴狀,將當地的行政執法局告上法院 。
那最終的二審法院,支持了商家的訴求, 理由是 ,這是屬于普通公眾可包容,和接受的合理商業招聘行為 ,不應認定為,影響市容環境的違法廣告, 城市管理部門未能夠正確審查區分, 采取一禁了之的簡單執法方式, 明顯超出了,實現行政管理目的,所產生的公益, 缺乏必要性,和適當性,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從法院的判決中, 不難讀懂城管執法的邊界, 文明治理的前提,是遵循依法治理的法治原則 ,而相關部門,也真的要從這種雙向,無奈中去好好思考, 問題出在哪兒 ,標準是如何制定的, 到底是誰讓檢查變了味, 也要捫心自問。
究竟是為了政績和成績 ,還是真正為了補齊民生短板,改善民生福祉呢, 急功近利的形式主義,一刀切的表面功夫, 只能折騰百姓,也折騰一線的執法人員 。
其實啊 ,這暴露了一個事件的核心點, 這個通常懲罰,處理人, 都是從最基層的人員下手, 一步一步往上, 但是我覺得這次事件, 如果后面要懲罰 ,我認為不應該為難這幾個基層的工作人員。
關鍵是應該,把下這個決定的領導給揪出來, 應該由城管部門的決策者,來直面公眾承擔責任 ,不要把所有的鍋,都給基層的城管隊員背 ,城管隊員, 就算是要擔責 ,也應該比決策者,擔更小的責任, 決策者才是這次事件主要的責任人。
而一個城市是否文明 ,不止要看上報的材料,完成的指標 。更要問問老百姓, 城市的治理水平,管理手段是否文明 ,是否人性化, 這是文明城市,最重要的內涵和基礎。 而老百姓的口碑,和獲得感,才是最好的評價標準, 您覺得呢。當然這是我的個人觀點 ,也許您有不同看法, 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探討, 關注我,了解更多資訊。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