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4月7日早晨7點,北京市密云區農服中心高級工程師李永剛來到水庫邊,戴上橡膠手套,腳穿雨鞋,拿起魚苗抽檢。“這批魚苗活躍度高、魚身光澤度不錯,是凈化水質的好苗子”,李永剛說。
長到二兩重的鳙魚苗、鰱魚苗,在經過查驗檢疫合格、苗種現場抽樣及質量檢驗、消毒等程序后,即將被投入它們的新家——密云水庫。在2023年整個增殖放流環節期間,估計共有583噸魚苗被投入密云水庫。
“3、2、1,開端!”跟著一尾尾活蹦亂跳的魚苗躍入水中,大批水鳥開端在湖面上空回旋扭轉。藍綠色的水面,映照著潔白的蒼鷺、白鷺、鸕鶿,水鳥追逐著游入水庫深處的魚群,局面適當壯麗。密云水庫大面積的灘涂濕地是留鳥樂土。每到遷徙季,大批留鳥駐留休息。到現在,區域內共觀測記載到鳥類404種,包含20種國家一級維護、65種國家二級維護野生動物。鳥類是密云水庫生態環境的“見證者”,如此多的珍禽集合在密云水庫,足以證明生態環境杰出。
密云水庫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庫,也是首都北京最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水源地。密云水庫魚是北京市民十分愛吃的“本地尖貨”。每年9月25日至次年3月31日,為密云水庫捕捉季。在捕捉季完畢后,密云水庫進入長達半年的休漁期,此刻禁止捕捉。密云水庫不只嚴格執行休漁期準則,還積極展開增殖放流活動。
2023年是密云水庫接連展開魚苗投進工作的第21個年初。經過展開增殖放流,充分發揮鰱、鳙、魴等濾食性魚類的清水效果,改進水生態環境,完結“以魚養水,以魚清水”。在保證首都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的一起,進一步為密云水庫生物多樣性開展奠定根底。
增殖放流活動現場,大批吃水藻的鳙魚、鰱魚苗被投入水庫內。數據顯現,一條斑白鰱魚要長0.5公斤肉,就要吃掉17公斤藍藻。這些濾食性魚以浮游生物為食,可有用凈化水質,看護京城水源地水體純潔。
在增殖放流監控室,密云區農業服務中心水產科工作人員李昱含緊盯著屏幕。計秤時,她要把數據在紙上也記載一遍,保證滿有把握。增殖放流工作十分謹慎,各環節容不得犯錯。李昱含表明,有時正吃著飯,發現運送魚苗的車來了,會先完結放流,顧不得吃飯。“參加增殖放流工作,是一種保水、護水的情懷,作為密云人十分驕傲。”李昱含說。
在“漁業清水、生物保水,清水漁業、生態富民”的新思路、新理念下,北京市密云區大力開展漁工業。經過加強政企協作,聯動美團等零售途徑,拓展密云水庫魚的出售途徑,使之成為市民認可、商場走俏的“本地尖貨”食材。美團買菜相關負責人表明,自2022年9月起,密云水庫魚上線美團買菜售賣,3個月內出售額翻3.6倍。
近期,美團買菜發起了“看護密云生態”線上活動,發放“生態清水魚券”,約請顧客參加到生態維護中來。作為“30分鐘快送超市”,美團買菜深耕本地供應,經過流量歪斜,為密云水庫魚、平谷大桃、龐各莊西瓜等北京市民喜歡的“本地尖貨”供給線上營銷通路,助推本地農特產品開展,豐厚市民餐桌一起,助力農人增收。
583噸魚苗被分批次投入密云水庫。姬應攝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