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王楠】2月23日,近日有媒體報道京東正在低調測試京東買菜項目。對此,記者向京東相關負責人求證,對方表示“京東買菜”在京東到家上線之初就是一級入口,在去年下半年正式改名為“京東買菜”,并非新推出的頻道,也不是在測試階段。
【資料圖】
隨后有消息指出,“京東買菜”業務或將在達達平臺上落地,對此記者發現達達快送App中有名為“代買菜”入口,不過點進去后會直接跳轉到“京東到家”界面。
盡管京東下場辟謠進入“買菜”項目,但不少專家認為京東切入“買菜”這個市場,也是符合邏輯的。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認為,京東買菜采用其他平臺入駐的方式,可以實現更好的聚合,從用戶角度來看,可供選擇的空間更大。“線上買菜有購買頻次高、周期性強的特點,京東選擇發展京東買菜,不僅能強化消費者對其認知,也能增強用戶黏性。再結合京東將上線百億補貼頻道,更加證明了其對下沉市場的開拓。畢竟在流量紅利見頂的當下,下沉市場的用戶轉化至關重要。”莫岱青補充道。
“京東本身有著優質的供應鏈體系,而生鮮買菜行業,對于冷鏈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冷鏈對于京東的支撐,或許也是其優勢。”北京東曉騰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虎東說。
不過陳虎東也表示,生鮮農產品市場不乏電商的競爭者,因此某種程度上而言,這條道路很擁擠。
尤其是在過去幾年,部分生鮮電商始終處于用燒錢培養市場、消費習慣的階段,大量的投入造成虧損嚴重,電商平臺如何利用優質用戶和物流優勢發展買菜業務,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但值得一提的是,2月13日,叮咚買菜發布四季度財報,其Non-GAAP凈利潤為1.16億元,同時首次實現了單季GAAP凈利潤轉正,實現全面盈利,這也讓大眾看到了生鮮電商的轉機。
“首先生鮮品類能夠極大吸引新用戶和提高原有用戶的購買頻次,提升復購率和黏性,從而帶動低頻品類的消費。這是京東非常需要提升的部分。其次,生鮮電商的前置倉模式已經實現盈利,但是規模化發展仍然受限,京東以平臺化模式能夠助力前置倉模式的企業進一步獲得增長,同時自己也獲益。生鮮超市也是如此。”莊帥說道。
據記者了解,目前,京東到家已覆蓋全國超1800個縣區市,上線門店超20萬家。在生鮮品類方面,目前深度合作線下商超、生鮮垂店、菜場等多類型生鮮商家,包括沃爾瑪、永輝、華潤、京客隆、家家悅等連鎖商超;錢大媽、誼品生鮮、生鮮傳奇等連鎖生鮮超市;和代買菜模式的區域菜場整合商。而“京東買菜”則是聚合了多家知名生鮮平臺,除了七鮮、永輝外,還有百果園、物美、家樂福等第三方商家。
責任編輯:Rex_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