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抽搐的原因是什么?
睡眠中的肢體抽搐十分常見,具體發生機制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分別討論。
1.周期性肢體運動障礙(PLMD):以睡眠期間周期性出現反復、高度刻板的肢體運動(PLMS)和不能用另外一種原發性睡眠疾病解釋的睡眠障礙。這種周期性運動可伴有自主神經系統覺醒、皮質覺醒或喚醒,繼而導致睡眠紊亂及日間嗜睡。
2.良性睡眠肌陣攣是一種發生在入睡時的生理性肌陣攣樣動作,屬于正常現象。大多發生在困倦和剛入睡時,喚醒后癥狀立即消失。常見的睡眠肌陣攣大多為單次的動作,一般不超過2~3 次。良性睡眠肌陣攣經常發生在出生后數天至三個月內,在數周或數年后癥狀消失,抗癲癇治療無效。
3.夜間癲癇:除肢體抽搐外,腦電圖可見癲癇樣異常放電,抗癲癇治療有效。
盡管大多數睡眠中出現的肢體抽搐是良性過程,但部分病人可能需要求助于睡眠專病門診或神經內科,通過動態腦電圖、視頻腦電圖以及多導呼吸睡眠監測等檢查可以獲得明確診斷。
4.低鈣性抽搐,由于血鈣過低可能出現腿抽筋,這時候經過擠壓、按摩、保暖,慢慢可恢復。
睡眠中的肢體抽搐需要盡快就醫,明確病因從而可以有針對性的治療。
關鍵詞: 睡眠中的肢體抽搐是怎么回事 抽搐的原因是什么 周期性肢體運動障礙 良性睡眠肌陣攣
責任編輯:Rex_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