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東收租卻拾荒多年!當事人:我捐款建學校
如果不是一次街坊的抱怨,陳全妹的秘密也許只有寫著她名字的這幾棟樓知道了。記者和她的第一次見面,差點被她的倔強勸退,“您心腸真好,寧愿自己吃苦也要捐錢給山區”,“我不苦,沒什么好說的”,她對夸贊不以為意,好像這個名聲不屬于自己。記者提出要去她家里看看,她眼珠一翻,“看什么看,不看”,西鄉社區的工作人員曾志尚丟給記者一個無奈的眼神,“她性格就是這樣的,外冷內熱,再磨磨”。在記者跟著她圍著小廣場走了幾個來回后,她終于不再轉圈了,撐著她的那把已經沒有手柄的雨傘往巷子的方向走去,曾志尚示意大家趕緊跟上。
有幾棟樓在收租,陳阿姨為何還堅持拾荒
(相關資料圖)
“這是我的房,這也是我的房……”在西鄉老街一條狹窄的巷子里,陳全妹把傘一扔,隨意指了指擠在巷子旁的幾棟自建樓,在記者的驚呼聲中,老人仿佛得到了某種鼓勵,她帶著記者圍著她的物業轉了一圈,在跟著她“檢閱”的時候,記者發現有些角落堆滿了黑色塑料袋,不時會散發出一股發酵的氣味,有點沖眼睛。曾志尚說,她在這棟樓上面的家也是堆滿了廢品,這么多年,就是一張張廢紙、一個個塑料瓶變賣的錢,積少成多后獻愛心了,附近的街坊經常向他們反映她亂堆亂放,跟她接觸多了,對她捐錢建學校的事才略知一二。
為什么有房租還要拾荒?第一次捐錢是什么時候?還記得一共捐了多少錢嗎?對這個疊滿BUFF的都市傳說,記者迫不及待地發出了一串問號。
說點什么好呢?她得往記憶里回溯。事實上她的記性已經不是很好了,如果不是西鄉社區的工作人員見過她那一沓沓的匯款單,沒有人會把她的話當真,她的記憶一直搜尋到少女時期,她娘家在南山西麗湖,她沒有讀過書,從12歲起就養蠔、賣蠔,然后嫁到了西鄉,生兒育女,隨著深圳全面工業化,西鄉的村民也開始“洗腳上田”。無疑,陳阿姨是改革開放政策的受益者,是“躺贏”的那群人??商哨A的人卻沒有“躺平”,她依舊過著儉樸而辛勞的生活,很長一段時間,她在市場開蠔、賣蠔,搞錢的勁頭比租她房子的“深漂”還足,她告訴記者,自己如今已不再賣蠔,面對日益衰老的身體,她也只能服老,偶爾從臺山老板那里撿些小蠔來開,有時還會去檔口幫街坊免費打打下手,如今兩個女兒都在香港,一個兒子住在寶安另外一條街道?!拔也蝗ヂ闊┧麄?,他們也不要管我”,記者提及家人對她捐款助學的態度,陳阿姨回答得斬釘截鐵。
為什么有房租還要拾荒捐錢?“老人干活習慣了閑不下來,以前開蠔賣蠔,現在干不了就只能撿點廢品,而且老人還有一大家子……”曾志尚撥開了迷霧。認識陳全妹的人都知道她精明強干,可是記者問她有沒有整理出一個捐款賬單,陳全妹說“要賬單干嗎?捐了就捐了!” 老人家記不住捐了多少錢,但是對撿回來的廢品了然于胸,你翻動了一下她都知道,租了她商鋪的店主逗趣道。記者看著這位老人身上的針織衫因為洗了太多次,領口變得松松垮垮,有些地方甚至已經脫線。當記者說了一句,“那些地方的孩子讀書環境很艱苦吧”的時候,老人突然身子前傾,調整了下站立的姿勢,話頭就從遠在千里之外的那群孩子身上打開了。
心中有大愛 善行不斷
2008年,陳全妹在電視上看到一組鏡頭,凌晨4點,盤山路出現點點星光,這是貴州省厙東關鄉的孩子們舉著火把沿著崎嶇山路去上學,東方發白,道路清晰,他們才丟掉火把,這時已經是早上8點,而翻山越嶺抵達的學校只是幾間殘破不堪的平房。平時性情剛烈的陳全妹心底泛起層層漣漪,她動了捐款建學校的念頭,最終,在親人、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她遠赴貴州省厙東關鄉,并在那里捐出了她人生中的第一筆善款,掏出20萬元用于建設貴州省厙東關鄉白泥希望小學。
此后,陳全妹始終關注著學校的建設、使用情況,也牽掛著那里孩子們的學習狀況。
2012年,得知白泥希望小學教學設備短缺,限制了教師教學影響教學質量,陳全妹又捐贈總價值近4萬元的100套課桌椅和部分學習用品。
2017年8月20日,陳全妹再次前往貴州實地考察,在貴州省教育發展基金會相關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陳全妹考察了銅仁市多所學校,最終確定該市塢坭民族小學為捐助對象??疾飚斕?,陳全妹便與貴州省教育發展基金會簽訂捐贈協議書,將自己積攢的30萬元人民幣捐贈給貴州銅仁市塢坭民族小學,用于該校建設圖書館,同時,陳全妹也被聘為銅仁市塢坭民族小學榮譽校長。曾志尚告訴記者,陳阿姨平時不茍言笑,但是他有時候逗她,稱呼一句“陳校長”,她就會很開心。
“要么不捐,要捐就要把事情做好”
“錢存得差不多了,我看哪里需要,就捐出去”,今年已經74歲的她,每天除了照顧體弱多病的老伴,白天還會抽空去檔口義務幫人干點活,晚上就出門撿廢品,不愿意麻煩子女的她,只有需要去醫院的時候才會請他們回來搭把手,所以近些年來,忙碌的她也沒有好好“研究”,下一筆錢應該捐到哪里?“要么不捐,要捐就要把事情做好”這句話,陳全妹循環了很多遍。就這樣一個對金錢不含糊、對自己很吝嗇的老人,對待住在同一條街道的街坊,卻是能幫則幫,“阿姨有大愛也有小愛,在街市上看到有需要幫助的人,她都不會袖手旁觀的,會捐錢捐物,所以這條街的人對她很尊重,大家看到她就會將手中的瓶子給她,希望盡自己的一點力量。只是有時候受不了她亂堆放廢品垃圾?!痹旧羞€是沒有忍住,說出了陳阿姨的“小毛病”。
從西鄉老街狹窄的巷子里仰望,入眼是一片被房屋分割出的狹小天空。過去15年,陳全妹在這片小小的天空下,低頭尋找著六便士。而千里之外,她曾經捐助的銅仁市塢坭民族小學已經更名為銅仁學院附屬小學,一批又一批孩子在明亮的教室里、氤氳著書香的圖書館里收獲成長,看見了更廣闊的天空。陳全妹拾起的六便士,是千里之外孩子們追尋月亮的底氣。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