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辰龍
【資料圖】
化妝品定制化開閘后,全國首證來了!
就在今天(4月26日),上海市藥監局為位于上海浦東新區的一家修麗可門店頒發了“現場個性化服務”化妝品生產許可證。
據悉,這是繼去年11月,國家藥監局宣布開展化妝品個性化服務試點工作后,由試點地藥監局頒出的全國首張“現場個性化服務”化妝品生產許可證。這意味著,定制化妝品服務終于在市場端落地了!
01
“尚未對消費者開放”
據媒體報道,今天上午,上海市藥監局為上海歐萊雅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國金中心的修麗可銷售門店頒發全國首張“現場個性化服務”化妝品生產許可證。據悉,企業取得許可證后,即能在該經營場所從事涉及直接接觸化妝品內容物的個性化服務。
▍圖源自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
青眼號外注意到,上海此次頒發“全國首證”距離去年定制化化妝品開閘僅不到半年。
據悉,上述門店的“現場個性化服務”全名為修麗可CUSTOM DOSE精華液個性化護膚服務,整個過程分為專業推薦、精確配比、均質調配和個性化包裝4個步驟。
據媒體報道,該服務依托于個性化護膚品迷你生產臺,其核心為一臺調配儀,該儀器將實驗室配方調配和工廠生產模式相結合,內裝有8種不同的預制配方,可實現現場加料、調配,配方組合可達數十種。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現場個性化服務”曾在2019年第二屆進博會上首次在中國展出。▍門店“現場個性化服務”現場 圖源自文匯報
為了解詳細情況,青眼號外第一時間聯系了上述修麗可門店。據該店鋪店員介紹,“進店會先幫消費者做個皮膚測試,看一下皮膚的情況,然后有iPad提供相關問卷,消費者需根據個人皮膚情況進行回答。最后,(系統)就會推薦適合的精華成分組合,或者消費者也可以直接搭配想要的組合。 據媒體報道,整個過程需在生產人員、質檢人員的合作下,將適合消費者的精華液配比數據導入調配儀,儀器會以每分鐘1200次的轉速混合配方,不到10分鐘,在標簽機現場打印配方、消費者姓名后,消費者就能得到一瓶個性化精華液。 對此,上述店鋪店員表示,“如果有皮膚測試的話,估計不止(10分鐘),如果是直接制作的話,10分鐘差不多。” “通過專利算法,我們可以評估出250種皮膚類型和狀態,配制出目前修麗可產品線內沒有的成分組合。我們的追溯系統還能記錄每一瓶精華液的調配服務信息。”歐萊雅亞太區產品安全評估、專業法規和宣稱事務副總裁馬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關于上述服務的具體成分、價格等關鍵問題,上述店鋪店員對青眼號外表示,“共有A醇、玻色因、氨甲環酸等8種配方成分進行搭配,基底可以選擇清爽、滋潤等類型,精華液容量為30ml。” “該項服務目前還在試用中,還未向消費者開放,開放時間還不確定”,據該店鋪店員透露,“目前該服務包括產品的價格為2400元,不過要以之后確定的價格為準。” 對于未來開放時是否需要預約,該店員則表示,“到時候開放的話不需要預約,直接到門店就行。”02
定制化落地開啟“加速度”
2022年11月,國家藥監局頒布《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于開展化妝品個性化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正式打開了化妝品定制化閘門。
《通知》指出,將在北京、上海、浙江、山東、廣東省五地開展為期一年的化妝品個性化服務試點,鼓勵試點企業圍繞彩妝、護膚等普通化妝品,在皮膚檢測、產品跟蹤、個性化護膚服務方案等方面進行試點。值得一提的是,特殊化妝品、兒童化妝品、使用新原料的化妝品不參加試點。 而此次“全國首證”的頒發,意味著上海已邁出定制化妝品市場落地的關鍵一步。上海市藥監局副局長趙燕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作為監管部門,我們十分注重化妝品的質量安全。以這個首證項目為例,我們從原料到整個制備環境的檢測、產品追溯等各環節都做了論證,這才能把證發到企業手中。”事實上,作為走在市場改革和科技創新前沿的活躍地區之一,上海在定制化妝品相關法規的制定與探索也較為超前。
早在2019年,路威酩軒香水化妝品(上海)有限公司就在上海興業太古匯嬌蘭精品店正式啟動香水個性化服務試點項目,作為全國首家香水個性化服務試點項目,此舉得到了上海市商務委、市藥監局(原市食藥監局)和上海海關等部門大力支持。 而去年6月,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印發的《上海市浦東新區化妝品產業創新發展若干規定(草案)》中也曾提到,鼓勵企業精準研發適合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普通化妝品。 前不久,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再次發布關于公開征求《上海市浦東新區普通化妝品現場個性化服務審查細則(試行)》(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海,北京市與廣東省也在加快定制化妝品試點的落地。 青眼號外注意到,去年12月,廣東省珠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開表示,珠海于當月正式開始化妝品個性化服務試點工作,消費者將體驗到個性化皮膚檢測服務、個性化產品匹配服務、個性化產品定制服務、個性化銷售服務四種“個性化”服務。 今年2月,廣州市出臺的《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中,也明確提出要“鼓勵企業建設定制化妝品主題消費體驗館,開展虛擬試妝、場景體驗等應用”。 據公開報道,位于北京的COSE蔻賽旗下波蒂詩(北京)皮膚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也于近日成為獲得首批“化妝品個性化服務”全國試點工作的企業。據悉,COSE蔻賽推出的“化妝品個性化服務”是通過一對一的5000+ 皮膚測定AI算法,為用戶精確推薦十萬多種處方組合中最適合需求的選擇。 對于定制化妝品的落地,一位有著10多年化妝品從業經驗的行業人士曾對青眼號外表示,“讓頭部企業先行先試,是一件保護消費者的好事。畢竟,大多數企業并不具備能夠發展“個性化定制”化妝品的綜合實力。貿然全部放開,很可能在產品質量上無法得到保證。”03
今年定制化市場有望爆發
據青眼情報發布的《定制化妝品趨勢洞察報告》顯示,全球個性化美妝市場從2021年的292.5億美元(約合2024.54億人民幣)增長至2022年的377.2億美元(約合2610.7億人民幣),復合增長率達到11.87%,預計在2028年將超過5000億元。 青眼號外注意到,隨著相關法規的健全,加上定制化市場爆發出的巨大潛力,使得各大企業紛紛于去年11月在上海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展示獨家的定制化妝品服務,以此搶占市場先機。 譬如,資生堂旗下高端美妝個性化定制品牌茵芙莎就在該次進博會上發布了定制化美膚概念的全球首秀。據茵芙莎品牌負責人介紹,茵芙莎個性化定制項目“肌膚高定站” 計劃在今年落地上海浦東,將以展出的新品高能黑晶乳霜為基礎,適配個人肌膚狀況定制專屬的乳霜。 同樣,愛茉莉太平洋也在去年的進博會上展出了自己的定制化黑科技。其入浴劑個人定制服務(Mind-linked Bathbot)以腦電波的情緒分析為基礎,推出定制化的療愈“泡澡球”產品。 此外,全球代工巨頭韓國科絲美詩COSMAX也將產品定制化業務作為今年的重點深化項目,并于近日宣布推出定制化妝品平臺“3WAAU”,通過1對1的針對性問卷,為定制者精確推薦1260萬種配方組合中最適合需求的選擇。 國內品牌方面,去年8月,水羊股份最新投產的智造基地同樣聚焦個性化定制。據了解,水羊股份依托超6000萬用戶肌膚數據分析,細分出東方人臉的1620種肌膚形態,從功效和膚感的維度匹配并驗證了1620個配方。 伽藍集團旗下自然堂則早在2019年就推出了定制化功效精華產品,在門店可以現場測試、定制、取貨;同樣,酵色在2022年上新了“專研定制線”新產品線。 可以看出,隨著相關法規的逐步完善,各大美妝品牌的持續加碼,以及更多定制化妝品在市場端落地,定妝化妝品市場或有望在今年走上正軌,并由此迎來一波階段性“高潮”。!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