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冬,陳佩斯率領大道文化呈現的原創舞臺劇戲臺三部曲之《驚夢》在深圳保利劇院連演三天。演出最后一幕,陳佩斯飾演的童班主在漫天飛雪中再次為戲班開場:“各位,和春社伺候大戲《牡丹亭》,三天三夜,與看官同樂!”沒有道具、置景、音樂襯托,卻震撼全場,引來掌聲不斷。2023年6月15-18日,這部口碑載道的人氣大戲《驚夢》將再臨深圳保利劇院。在150分鐘里,觀眾將沉浸于一幅關于生命與生存的斑斕畫卷。本輪在深演出將于3月16日開票,邀深圳觀眾今夏再度入夢。
《戲臺》后又獻口碑力作 “毓佩”組合再挑戰原創戲劇之巔
《戲臺》過后,《驚夢》上場:由毓鉞編劇、陳佩斯導演并主演的又一部原創話劇,已(值大道文化舞臺劇20周年之際)于2021年秋問世。從劇本創作到搬上舞臺,三載打磨。一經上演便口碑載道,加座售罄:僅巡演40余場后,豆瓣評分即穩居9.4,大麥評分高達9.6;屢被奉為“最震撼話劇”“最不容錯過劇之榜首”“中國原創話劇天花板”“原創戲劇之頂流”等,并榮獲《南方周末》“2021文化原創榜·年度戲劇”、《中國戲劇年鑒》“2021年度關注戲劇”之稱。
【資料圖】
作為戲臺三部曲之二,劇名《驚夢》脫胎于著名昆曲《游園驚夢》,仍以傳統戲班的命運作為主線,講述了昆曲戲班——和春社在那場決定了中國命運的決戰里,被意外卷入雙方搶奪的戰略要地之中,而不得不陸續配合雙方進行文藝演出的故事。
《驚夢》的劇本令人驚嘆,雖然延續了毓鉞與陳佩斯合作的上一部備受歡迎的原創喜劇《戲臺》的風格,依舊講述了一個戲班在亂世中掙扎求存的故事,但是相比《戲臺》,《驚夢》又有了新的突破和提升,更加宏大,更加深刻,不止停留在對喜劇的探索上,而更充滿令人啼笑皆非或悲喜交加的復雜人生況味。
父子首次同臺切磋 全實力派班底傾情加持
《驚夢》是由陳佩斯領銜,一眾實力派演員班底精打細磨的誠意之作;也是陳佩斯之子陳大愚作為舞臺演員的十年檢驗之作,是戲里戲外上陣父子兵的首次同臺切磋之作,更是其以主演身份躋身老一輩戲骨們中間的“亮相”之作——他以自己出色的表演實力征服現場,令觀眾由衷贊嘆:“陳氏喜劇,后繼有人了!”
據出品方大道文化介紹,《驚夢》可謂是近年來大道文化創制力度最大的一部作品。為了完美呈現劇中的每一場戲,導演陳佩斯與舞美、燈光、音效設計師就相關方案反復推敲,甚至對劇中的道具大小、材質都做了一一要求。此外,劇中演員的服裝也達將近100套,劇組演職人員人數也達到70人左右。
“中國式”舞臺還原歷史質感 觀照傳統文藝之美
傳統寫實主義風格下,《驚夢》舞臺還原歷史之離亂。
這部年代大戲,劇作文本高度寫實,導演確立現實主義戲劇風格:舞臺簡練而靈活;燈光渾融蘊藉;道具細中見真實;服化造型氣韻傳神;音樂及昆曲詞曲均真正量身而作;音響聲效精準、緊扣心弦……整體恰切震撼,傳統卻豐富,還原歷史質感外,為觀眾帶來多重感官交織的觀演體驗和審美享受。它從內里觀照傳統文化藝術及昆曲的傳承,將戰爭殘酷、文藝之美、人性慈悲與文明命運熔為一爐。
在《戲臺》中,陳佩斯第一次嘗試京劇和話劇藝術的融合,而《驚夢》則提出了比《戲臺》更高難度的融合方向。這一次,不僅用最古老的“文化寶藏”、具有“活化石”之稱的昆曲作為藝術形式之一編織其中,且所選取的《驚夢》一折更是整個作品的內核,戲中戲的分量不言自喻。
獨特的戲劇美學、詩意的舞臺質感、悲喜交織的劇情,觀眾將跟隨劇中人物多舛的命運,沉浸在這場理想與信仰、求生與赴死、清歌與戰火、長情與無情的碰撞里,掌聲綿延不絕,又在笑中熱淚盈眶。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