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買回來的新車,竟發現部分漆面發黃、發暗,甚至帶有橘皮紋?近日,廣東茂名的東風日產軒逸車主周先生(化名)向本網及黑貓投訴聯合投訴稱,自己的東風日產軒逸在購買2個多月后偶然發現車漆竟然存在問題。另一位車主也向本網及黑貓投訴聯合投訴稱,剛提的軒逸就發現漆面色差。此外,奇駿EGR閥故障遭遇集體投訴、CVT變速箱故障頻發等關鍵詞,也始終圍繞著東風日產。
我的新車竟自帶“曬傷妝”
周先生告訴記者,自己于2022年9月份購買的新軒逸,買回來兩個月左右,差不多跑了1000公里的時候,偶然發現右前車門出現發黃、發暗、變色、帶有橘皮紋等問題。“將問題反饋到4S店后,他們說回店做首保時幫我看看,然而當2022年12月8日回店首保時根本沒人處理這個問題。”
經過溝通,4S店對車漆色差進行了核實,并表示反饋廠家,但廠家遲遲沒有回復。后來,4S店讓周先生回店測漆面厚度和拋光打蠟。2023年1月16日,經測量,最黃的部分漆面厚度達到371微米,右前門也有其他部位顯示251微米。記者了解到,通常情況下大部分汽車的原車漆面厚度在90-180微米之間,因為品牌之間的標準不一致,也有個別廠商的漆面厚度會低于90微米,這也屬于正常,但一般超過180微米的并不常見,所以,當檢測發現漆面厚度超過了180微米,就要懷疑這輛車是否經過了維修和重新噴漆。
“4S店在提車前是否對此門做過二次噴漆修復,把運損車修復好當新車賣?”周先生質疑。“我也自己向廠家進行了反饋,但到現在半年了,東風日產廠家也沒有任何的答復。”周先生表示,自己的訴求是要么換車,要么賠償購車款15%的瑕疵貶值現金、修復好車漆并保證修復后顏色一致。
我的軒逸出廠就是“滿臉斑”
周先生的問題還沒解決,另一位2022款軒逸1.6L XL CVT悅享版的車主也遇到了漆面問題。記者了解到,這名車主2023年2月20日提車,2月25日洗車時發現有漆面色差,經檢查一共發現十塊地方有漆面色差。
發現問題的當天,車主找到了購車4S店,售后當即表示交車前確實拋光過,但銷售顧問不僅交車前從未告知車漆有瑕疵,也不承認曾拋光過。車主質疑此舉欺騙消費者。
東風日產軒逸作為已歷經多次換代的經典車型,為何連漆面都屢遭投訴?帶著車主們的疑問,記者撥打了東風日產的官方客服電話,與周先生的遭遇相同,廠家并沒有任何回復。
奇駿車主苦EGR閥故障久矣,廠家稱“不具備共性”
除了漆面問題外,記者了解到,大量東風日產奇駿車主問題遭遇EGR閥故障。有多位網友在互聯網投訴平臺向媒體求助稱,自己購買的日產奇駿2019款出現EGR閥故障。東風日產廠家曾向媒體反饋稱“已第一時間著手調查處理。經技術部門調查確認,該問題為偶發故障,并不具備共性。”然而,該投訴至今依然不絕于耳。
不僅2019款奇駿出現EGR閥故障,記者發現,網絡投訴平臺中也有多位車主投訴逍客、天籟也存在該問題。
EGR閥是車輛的廢氣再循環系統,是發動機工作非常重要的一個系統。發動機在工作的時候,EGR閥可以監控到廢氣的流量,從而反饋到行車電腦上,做出正確的控制,讓車輛正常運轉。一旦證實EGR閥出現了問題,機動車輛的進排氣系統將無法正常使用,進氣系統和排氣系統故障,發動機將無法正常的運行。
有車主表示,自買車后全程保養都在4S店,但更換EGR閥卻需要自費2000元。對于該問題,東風日產至今未有任何官方聲明或召回方案。
記者了解到,2021年,豐田曾對部分國產及進口汽車進行召回,召回原因為“本次召回范圍內車輛的發動機廢氣再循環閥(EGR閥)內部構成件可能會被燃油中較高濃度的氯成分腐蝕,導致閥體作動不暢。可能造成發動機運轉不良,極端情況下車輛會在低速行駛中熄火,增加發生碰撞事故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解決措施為:免費更換改良后的EGR閥總成,以消除安全隱患。
不知東風日產能否從豐田的召回案例中找到一點啟示?
銷量下滑嚴重,靠軒逸東風日產還能走多遠?
投訴頻發、廠家不作為的結果不知是否直接體現在了銷量上。
(黑貓投訴平臺上,東風日產投訴量高達517條,已回復和已完成的分別為11條和10條)
2021年,東風日產品牌全年銷量為1031719輛,2022年銷量為792233輛,同比下滑高達23%。2022年東風日產銷售的792233輛中,軒逸占了420665輛,占總銷量的53%。雖然軒逸是轎車銷量NO.1的常客,但2023年2月銷量數據顯示,比亞迪秦已經將其反超。作為一款已歷經多次換代的車型,軒逸老矣,尚能飯否?
3月10日剛剛換新上市的車型,也被質疑“換湯不換藥”。軒逸經典車型,僅在外觀部分有一定調整,而內飾、配置尤其是動力方面,依舊乏善可陳,值得一提的是,該車型在國外早已經停產,起售價竟然還要9.98萬。
而13.89萬元的日產軒逸全電驅Pro版搭載1.2升三缸自然吸氣發動機與單電動機組成的混合動力系統,與比亞迪秦PLUS DM-i冠軍版(9.98萬元)搭載的以驍云-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EHS電混系統和DM-i超級混動專用刀片電池為核心打造出以電為主的混動技術對比,高下立判。
2022年廣州車展期間,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辛宇曾表示:“東風日產官宣全面電動化轉型是有未來的,出擊新賽道框架已繪制完畢,東風日產將會“滿電出擊”,智能化、電動化上會延續“技術日產”的優勢。”然而,純電車型ARIYA 2023年1月銷量僅67輛,2月銷量也只有可憐的64輛。
此外,被譽為“日系三劍客“之一的天籟,2023年1月銷量僅4501輛,居乘用車排行榜104名,而同為日系三劍客的雅閣和凱美瑞,銷量分別為14594輛、14396輛。奇駿更是在改款失敗后銷量低迷,2023年1月銷量僅有244輛。騏達作為經典兩廂車,2023年1月銷量也跌至千輛以內。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一方面沒有有競爭力的新產品,一方面投訴爆棚卻置若罔聞,再加上在新能源賽道上起步就跌倒,這些都成了壓在東風日產胸口的大石。
2023年如何布局?諸多車型銷量低迷的原因是什么?帶著諸多疑問,記者同樣向東風日產客服進行了電話采訪,但截至發稿并未得到任何回復。對于相關投訴進展及品牌發展動向,本網將持續關注。
“3月15日,上海市公安局發布了涉消費者權益案件辦理情況及案件特點。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上海公安機關累計偵破各類侵害消費者健康安全和財產安全的經濟犯罪案件280余起,涉案金額11億余元。涉食品安全、借助新媒體平臺引流售假、免費醫美、養老投資等成為重災區。
“大師”薦股,90人騙了2個億
2022年7月,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在工作中發現,有不法分子在新媒體社交平臺上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公開分析股票行情走勢,并引導客戶購買所謂“大師薦股課程”。
經查,以犯罪嫌疑人駱某等人為首的多個犯罪團伙為牟取非法利益,在未取得中國證監會批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質情況下,伙同多名并無從業資質和背景的講師,通過多個主流新媒體社交平臺進行直播互動和發布視頻,以“股票大盤分析”“財經熱點解析”“投資心得分享”等內容為誘餌吸引潛在客戶,并將其層層引導至犯罪團伙運營的APP和社交軟件群聊進行深度營銷。之后,犯罪團伙再以“售賣薦股課程”“加入內部會員群”“售賣選股軟件”等名義,向客戶收取499元至9.8萬元不等的課程費和服務費,非法提供證券市場分析預測、證券個股推薦、個股買賣點指導等證券投資咨詢服務。
警方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上述犯罪團伙會在不同平臺頻繁注冊不同賬號,以此逃避監管。同時,以“知識付費”“財經科普”等各式內容為噱頭,針對性設計話術套路,以騙取投資人信任,并在經營過程中通過先行推銷小額課程的方式,達到引流和擴展客源的目的。
2022年7月至11月,上海警方開展多次收網行動,先后搗毀非法薦股犯罪團伙13個,涉案金額2億元。目前,警方已將90余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非法經營罪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社交平臺買雪茄,實際成本僅3元
3元一根的土煙,搖身一變成雪茄,售價達每盒2000元。近日,上海警方在工作中發現,有人在網上銷售假劣雪茄煙,警方立即對此展開調查。
經查,自2022年6月以來,犯罪嫌疑人李某、姚某為牟取非法利益,在未取得煙草專賣批發、零售許可的情況下,租用農房作為掩護,以無品牌葉子煙為原料,從網上購入假冒品牌雪茄包裝盒和雪茄煙管后,私自貼標加工改裝成高檔雪茄煙,并通過社交軟件,以遠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對外出售。
3月1日,上海警方聯合煙草專賣部門開展集中收網行動,成功抓獲上述兩名犯罪嫌疑人,查獲假劣雪茄4000余支,以及假冒雪茄煙管1萬余個、包裝盒1300余件,涉案金額600余萬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姚某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進一步偵辦中。
六類新消費陷阱更容易讓人上當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侵權、食品安全及新型消費領域出現的侵犯消費者權益案件較為集中。在侵權制售假方面,今年以來上海警方已累計偵破侵權假冒案件220余起,涉案金額4.5億余元。從已破案件來看,侵權制售假犯罪手法隱蔽性增強,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網紅直播引流售假。不法分子通過網絡直播平臺,雇傭網紅直播帶貨吸引客源。為了躲避監管,他們在直播間設置“道具商品”的“專拍鏈接”作為掩護,全程僅通過主播的口播介紹進行售假,以逃避打擊。二是關鍵詞搜索跟評售假。即在各類社交平臺上搜索同類商品的關鍵詞,以此找到潛在客戶群,并以跟帖評論的方式發布售假廣告。此類手法不同于以往不法分子開設專門賬號發布售假信息,隱蔽性和流動性更強。
在食品安全領域,主要有不法分子為了縮減成本、抬高利潤,在食品生產過程中以次充好,欺瞞消費者。以及在完全不具備生產加工食品資質和條件的場所,私自生產加工食品,篡改食品保質期限等安全問題。
對于新型消費陷阱,上海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一些新型消費陷阱披著極具迷惑性和欺騙性的外衣出現。其中,打著養老服務體驗、投資養老床位等旗號,通過承諾固定高息回報誘騙老年群體投資入金,背后實際是拆東墻、補西墻的龐氏騙局本質。以充值返現、免費體驗醫美服務等為噱頭,變相承諾固定回報,進而向社會不特定公眾非法募集資金。以虛假品牌商戶招商網站吸引加盟商,層層鋪設套路騙取加盟商信賴,虛構履約能力騙取商戶加盟費。量身定制話術陷阱,虛增電影制作成本,夸大預期票房收益,甚至偽造聯合出品方身份、虛構影視投資項目,騙取投資人投資款。通過新媒體、新平臺宣傳推廣所謂大師薦股的付費課程,這非但不能幫助消費者財富增值,反倒讓廣大消費者成為其牟取不法利益的工具等六類較為突出,需要引起警惕。
關鍵詞: 剛買回來的新車 竟自帶曬傷妝 東風日產軒逸車主投訴不斷 奇駿車主苦EGR閥故障久矣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