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流傳著很多中藥方,可以自己“照方抓藥”嗎?家里囤了很多中成藥,該怎么吃呢?很多市民想要了解中醫藥在治療新冠方面的知識,為此,南都記者采訪了深圳市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陳生。
中醫藥能否幫助增強體質,做好新冠預防和康復后的體質調理?
(相關資料圖)
陳生介紹,從中醫觀點來看,“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人體感染新冠,其內在因素是正氣不足。所以提升人體正氣,保持良好的身體健康狀態有助于預防新冠,除做好防控措施外,建議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情志調攝。保持心態平和、樂觀開朗,戒焦慮,不恐慌。新冠只是傳染性強,治療并不難。關注權威媒體發布的信息,不信謠,不傳謠。只要人們能夠遵循科學的預防方法,充分發揮傳統中醫藥的優勢并結合現代醫學,就一定能夠克服難關。建議市民朋友可根據個人愛好和條件,選擇聽音樂、閱讀、下棋、書法、繪畫、種植花草等方式,放松心情,減少壓力。
起居調攝。少熬夜,規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利于恢復體力,增強免疫力。此外,還要根據氣候變化,注意保暖,勤洗澡,勤換衣物。
合理飲食。均衡飲食,選擇易消化、多纖維的食物。脾胃為人體后天之本,日常注意調理脾胃,有助于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推薦常選用溫熱、健脾、益氣的食材,例如五指毛桃、黃芪、山藥、茯苓、紅豆、陳皮等。
科學鍛煉。選擇適合自己健康狀況的健身方式。除太極拳、五禽戲等傳統項目外,向大家推薦八段錦、拍打操、呼吸操、學生廣播體操等,強度不大,且有助于調達氣機,提升機體正氣(免疫力)。
八段錦演示視頻
拍打操演示視頻
可以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防感湯(膏)、防感香囊,采用一些中醫藥特色養生保健方法,如中藥足浴、穴位艾灸、穴位按摩、刮痧等。其中大家熟知的防感湯,主要由黃芪、連翹、白術、柴胡、藿香、葛根、桔梗等藥材熬制而成,具有扶正固表,健脾祛濕、清熱利咽、疏肝理氣的作用;防感香囊由藿香,荊芥,艾葉等藥材制成,具有芳香祛濕、防感避疫的作用。
中醫藥治療新冠的特色優勢?
陳生介紹,新冠雖然目前沒有特效藥,但可以治好。從疫情初起,中醫藥就被證實有很好的療效。中醫藥在改善患者的發熱、咽痛、乏力、咳嗽、肌肉酸痛等癥狀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可快速緩解癥狀。同時,中醫藥具有截斷扭轉病情,防止持續進展。
需要自己在家中準備中成藥嗎?
陳生介紹,咱們不信謠,不傳謠,不必搶購大量的藥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新冠目前的癥狀表現類似于流感,以風熱為主,部分有風寒的表現,少數有胃腸道的癥狀。風熱型以疏散風熱為法,可以用加味川貝糖漿、止咳利咽顆粒等中醫院院內制劑,或小柴胡顆粒、雙黃連口服液、感冒靈顆粒、VC銀翹片、桑菊感冒片等等。風寒則要疏風散寒,可以用葛根湯、荊防顆粒、九味羌活湯等等。胃腸道癥狀則可以用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顆粒等等。
網絡上流傳著很多中藥方,可以自己“照方抓藥”嗎?
陳生介紹,中醫講究“三因制宜”(因時、因地、因人),每個病人因為所處地域、季節、個人體質,病情都會不同,所以用藥是不一樣的,盲目“照方抓藥”可能導致方不對證,甚至加重或延誤病情。比如說北方常用的溫熱藥,深圳的人用了就很可能上火,是不合適的,甚至會加重病情。建議深圳的市民,有輕微癥狀,又沒有基礎病的,可以通過深圳市中醫院互聯網醫院等正規網絡醫院門診開具中藥處方。
國家衛生健康委出臺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指南,在居家指南當中指出,如果病情加重了,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這樣才能保證每一位市民的安全。
防治新冠,深圳市中醫院專家組開出藥方
目前,如何有效做好個人防護、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風險,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中醫藥防治以扶正為主。深圳市中醫院專家組結合深圳本輪疫情特點,特制定以下協定方。
(一)防感茶包
組方:黃芪10g、金銀花5g、桔梗5g、陳皮5g、甘草3g。
用法:煎水內服,一日2-3次。連服3-5天。
功效:扶正固表,清熱利咽。
(二)防感湯(重在防)
組方:黃芪15g、防風5g、白術10、金銀花8、連翹10g、陳皮5g、桔梗10g、柴胡10g、甘草5g、藿香10g、葛根10g。
用法:煎水內服,一日2-3次。連服3-5天。
功效:扶正固表,健脾祛濕,清熱利咽,疏肝理氣。
注意事項:
(1)已有發熱、咳嗽、鼻塞等癥狀者,應及時就診。
(2)12歲以下兒童減半。老年人或有慢性疾病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3)女性經期、產后、孕婦慎用。對相關藥材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慎用。
(4)服藥期間或服用后感到不適者,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就診。
(三)清感1號
適用:疾病初起前3天,有咽痛、發熱、咳嗽、乏力、頭痛等癥狀。
組方:柴胡15g、黃芩10g、連翹15g、葛根20g、麻黃5g、杏仁10g、白芷10g、桔梗15g、炙甘草5g、羌活5g。
用法:根據發熱情況,一日一至二劑,一劑煲2次,每次200ml,飯后半小時服用,最好是配上粥水溫服。發熱時,煮后藥渣還可用來泡腳。
功效:疏風清熱,解表利咽。
(四)清感2號
適用:發病中后期,有咳嗽,咳黃白痰,咽癢,乏力等癥狀。
組方:炙麻黃5g、紫蘇葉10g、桔梗15g、浙貝10g、杏仁10g、茯苓20g、太子參20g、陳皮10g、金蕎麥20g、連翹10g、甘草10g。
用法:一日一劑,一劑煲2次,每次200ml,飯后半小時服。發熱時,煮后藥渣還可用來泡腳。
功效:清熱化痰,宣肺止咳。
(五)小兒清感方
組方:桑葉10g、菊花6g、桔梗6g、炙甘草4g、柴胡10g、黃芩3g、炮姜4g。
用法:1-3歲,一次半袋(100mL/袋),一天2次;4-6歲,一次1袋,一天2次;7-14歲,一次1袋,一天3次。
功效:辛涼疏風,清熱解肌。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