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寒雨中的清晨,以“生生不息,生態福田”為主題的福田第一屆紅樹林畔健步行活動在福田紅樹林區域啟動。
來自福田區和全市的生態保護愛好者參加本次活動。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張學凡、福田區委書記黃偉等領導出席活動,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福田區政府等有關部門和深圳市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負責人及廣大熱心市民出席活動。
千份獎品等你來拿
(資料圖片)
伴珍稀動植物走一回,呼喚全社會保護意識。本次健步活動路線主要圍繞新洲紅樹碧道、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開展,路線全長約4公里,也是福田區珍稀動植物的主要棲息區域。活動全程將布置多個生態科普知識打卡點,分別是生態知識科普站、識圖辨物和生生不息大挑戰,參與者可以通過掃碼的方式,獲取相關的答題任務并完成挑戰。
為增強公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將設立“生態達人”“生態衛士”和“生態標兵”,共有1000多個名額,讓參與公益性與挑戰性有機結合。讓新洲紅樹碧道和福田紅樹林片區成為市民又一個健身打卡點和生態環境保護教育的科普站,為深圳市探索構建生物多樣性友好城市貢獻福田力量。
每年超10萬只候鳥駐留
福田區擁有著全國唯一處于城市腹地的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資源極為豐富。在我國4條國際候鳥遷徙通道中,其中1條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通道途經福田區。在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等區域構成的深圳灣生態圈范圍形成了一個全球核心候鳥棲息節點,每年超10萬只候鳥駐留。以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為例,紅樹林濕地已經成為其全球第三大棲息地。
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周海麗致辭高度肯定福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指出福田肩負著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使命。據介紹,當前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二階段會議正如火如荼的召開,深圳申請獲得“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稱號,并入選“自然城市行動平臺”成員,為同步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工作,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福田管理局圍繞“科普展示、多元參與、綠色出行”理念,舉辦以紅樹林為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智慧體育相結合的健步行活動。動員廣大市民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向社會展現福田區紅樹林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豐碩成果。
榮獲全球首批“濕地教育中心星級獎”
福田區作為中心城區,積極踐行綠色發展,持續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持之以恒打造“首善環境中心區”,先后榮獲“國家生態區”、聯合國“杰出綠色生態城區獎”、全國首個中心城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等榮譽。
市民朋友參觀了活動現場科普展板,并繞湖健步一周,體驗到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魚翔淺底,鷗鷺齊飛,人鳥和諧共生的美好場景,對活動助力打造“國際紅樹林中心”城市“生態名片”、探索構建生物多樣性友好城市表示由衷的期盼。
福田區積極開展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結出豐碩成果,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等先后獲得全國首批自然教育基地,深圳第一個國家生態環境科普教育基地,廣東首批自然教育基地等系列榮譽稱號。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更是獲得全球首批“濕地教育中心星級獎”,標志著福田案例進入“全球最佳濕地教育中心”行列,成為福田又一張面向國際的高質量生態名片。
助力打造高標準高質量“國際紅樹林中心”
人類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系統健康相輔相成。在濕地保護和發展方面,福田區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取得了不菲的成效,在深圳灣畔,藍天白云、青山碧水相映成趣,珍稀、瀕危物種得以繁衍生息。
福田正在探索構建生物多樣性友好城區,力爭實現城區“山、水、林、湖、海”互聯互通,維護生物多樣性。為促進市民深入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系,領略中心城區生物多樣性魅力,福田助力打造“國際紅樹林中心”,營造全民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