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2022年廣東省中小學勞動教育現場觀摩研討活動(深圳專場)暨深圳市首屆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巡禮活動在龍崗區麓城外國語小學舉行,來自全市10個區59所學校帶來的勞動教育成果,向全省乃至全國同行展示了勞動教育的豐富與多元,也傳遞出深圳教育的蓬勃氣息與動人旋律。
【資料圖】
作為深圳的教育大區,龍崗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推進勞動教育學科建設,堅持以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為抓手,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中小學各學段,積極探索勞動教育發展新路徑。
龍崗區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也指出,加強勞動教育,構建綜合培訓體系,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曾經,勞動教育是插秧收割、除草種樹、值日做衛生等,如今龍崗區不少學校在探索適應實際的教學方法,讓勞動課成為學生開拓思維、培養興趣的重要課程之一。
樣本——
麓城外國語小學:精耕“三位一體”創新型勞動教育
走進龍崗區麓城外國語小學,在創新型勞動教育綜合育人基地,有著農耕體驗園、探究園、研究園,學生在這里通過魚稻共生、種子培育等豐富多彩的勞動課程,體驗傳統農耕文明,研習創新智慧,與蔬菜瓜果一同向陽生長,成長為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作為廣東省勞動教育特色學校,自2015年起,麓城外國語小學精耕細作《賦能小學生全面發展的“三位一體”創新型勞動教育綜合育人模式構建與實踐》教學改革,構建“家校社”協同勞動教育綜合育人機制,實施“五育五入融合”的勞動教育綜合育人路徑,創設信息技術環境下“項目化”創新型勞動教育綜合育人學習方式。2021年,教學成果榮獲廣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學校實施“五育五入融合”的勞動教育綜合育人路徑,將勞動教育“融入環境、融入課程、融入課堂、融入生活、融入評價”,開發農耕、少年郵局社團課,開設名家進校課程、職業體驗課程等;每周安排一節綜合實踐課融合勞動教育,每年開展兩期寒暑假親子勞動課程;深挖植樹節、勞動節等節日內涵,開展多元多彩的勞動教育主題實踐活動。
學校創設信息技術環境下“項目化”創新型勞動教育綜合育人學習方式,開發自動遠程澆灌系統、植物二維碼等多個數字化勞動工具,讓學生運用工具發明了“AI賦能魚兒自由生長”系統,并榮獲廣東省中小學科技勞動教育實踐活動AI勞動實踐案例一等獎。
此外,麓城外國語小學還以評價改革為抓手,促進勞動教育當好五育融合的重要載體,搭建尚美樂勞動App平臺,內設“我的作品”“素質綜合評價”等欄目,構建新時代小學生勞動教育五維多元、四全激勵的評價體系,引導學生尊重勞動者、熱愛勞動。目前,學校勞動教育成果輻射全市乃至全國,奪得近90項市級以上競賽榮譽。
現象——
各校邁出積極步伐:讓勞動教育在校園“生根發芽”
當天上午,龍崗區舉行了首屆中小學生勞動技能大賽,來自轄區112所中小學的174名學生,分四個學段進行角逐?,F場不僅有系鞋帶、縫紐扣等基礎技能項目,還有勞體融合的南菜北調、春種秋收、捕魚達人等趣味勞動。
隨著對勞動教育的不斷探索,龍崗區各學校將勞動觀念和勞動精神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把課程建設、課堂教學貫通全學段、全學科,整合家庭、學校、社會資源協同發展,構建多方聯動的勞動教育新格局,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
龍崗區德琳學校利用屋頂閑置空間打造空中農場,盆栽、攀藤架、水培區等應有盡有,還有學生剛剛種下的各種農作物幼苗,滿眼盡是綠意。同時,學校每周開設一節食育課、廚藝課,讓學生認知食物,學會均衡營養、合理膳食,被評為國家級“營養與健康示范學?!?;
毗鄰清林徑森林公園、清林徑水庫,清林徑實驗小學開辟出一片勞動實踐基地,不僅擁有一米菜園、花生基地、走廊園藝,還有種子博物館、昆蟲館、水族生態館等,滿足學生多樣化探究需求。據統計,全校植物種類多達106種,學生制作的各種動植物標本數百件;
值得注意的是,龍崗區各學校也與時俱進,推動勞動教育與科技創新緊密結合,涌現了一批“小能工巧匠”。
在龍崗區坂田實驗學校,一批四年級學生在王妍琳老師的帶領下,運用異種電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制作出了靜電植絨制作賀卡。這一節STEAM+課程還獲得廣東省中小學勞動教育資源遴選活動——微課資源省級二等獎。
龍崗區外國語學校(集團)星河學校則以“線上+線下”雙線混融的方式開展勞動教育,開設《夢想改造家》居家勞動主題活動,巧用家庭蔬果、綠植開展勞動教學,獲得了勞動教育主題教育案例資源省級一等獎。
內涵——
探索區域特色勞動教育,構建“全員育人”勞動教育新格局
近年來,龍崗區因地制宜推動勞動教育深入開展,從平臺搭建、課程建設、家校社協同育人等方面不斷發力,構建全程融入、全員育人的中小學勞動教育新格局,探索出可復制、可推廣的富有龍崗教育特色的“打法”和經驗,進一步提升中小學勞動教育品質。
新時代的勞動教育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只有將勞動教育納入頂層設計,才能更有效地開展教育活動。早在2020年,龍崗區就設立專職勞動教育教研員,成立區級勞動學科教研中心組,全域學校成立勞動學科科研組,加強與各學校聯系,共同推進工作進程。
在強有力的統籌推進下,龍崗區各學校將勞動教育列入學校工作計劃,成立了勞動教育領導小組,負責對學校勞動教育進行整體設計和監督考核,積極探索形成個性化的勞動教育實踐模式。
勞動育人,課程是載體。龍崗區注重整體優化學校課程設置,各學校結合地域特色和校本課程內容,制定了更符合學生實際和學校特色的勞動教學內容,科學構建校本勞動教育課程體系,促進學科教學與勞動教育有機融合。
多樣化的課程形式也讓勞動教育“實起來,勤起來,創起來”。麓城外國語小學開發《尚美“樂”》勞動實踐基礎課程,編寫了樂勞動實踐指導手冊;清林徑實驗小學創新《體驗生活 快樂種植》系列校本勞動課程;龍崗區樂城小學實施跨學科統整勞動課程“跟著節氣去勞動”……
勞動教育的最好方式,就是將勞動融入日常生活,成為孩子們的一種生活方式。龍崗區積極推動“家校聯合”系列勞育活動,通過“龍崗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 微信平臺,向家長傳播勞動教育理念和知識,讓學生們將家庭作為生活勞動的主陣地,進行家務勞動、勞動技能大比拼等。
勞動教育并不千篇一律。龍崗區將校外勞動實踐納入工作計劃,推動各學校與政府部門、公益組織、企業等攜手,建立多元立體、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實踐空間,不斷豐富拓展勞動教育的實踐場所,打造勞動實踐精品服務“小基地”。目前,龍崗區有20個校外綜合實踐基地。
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
面向未來,龍崗區將開展區域勞動特色學校評選,促進學校將“五育”融合建設成為常態化機制,設計以實踐體驗為核心的勞動教育活動,建設以資源支撐為核心的協同育人格局,開展以提升勞動教育素養為核心的強師行動,建設以品牌孕育為核心的區域共享平臺,切實讓勞動教育動起來。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