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品牌比椰樹更懂得如何上熱搜!
(相關資料圖)
去年 10 月,椰樹在抖音直播間開啟直播,請來幾位穿著短褲、緊身衣,身材凹凸有致的美女在直播間跳舞帶貨,被網友質疑擦邊營銷,物化女性。椰樹喜提熱搜,并被官媒批評“色情擦邊球”。
*圖片來自up主“流年77Y”
今年 3 月,椰樹的直播間來了一群身材健碩的男主播,直播內容是跳舞健身。
618 期間,男主播的直播切片視頻在社交媒體廣泛傳播。
一些人認為畫風辣眼睛,椰樹又搞擦邊營銷,也有網友為此拍手稱好,認為椰樹在“物化”這件事上,做到了男女平等。
不出意外,男性主播引起的爭議讓椰樹又上了兩次熱搜。
了解椰樹的小伙伴肯定明白,男女主播事件不是椰樹第一次引起爭議,也不會是椰樹最后一次引起爭議。
椰樹營銷歷史
如今椰樹“泥石流”般營銷風格源自于一個人,椰樹集團的創始人王光興。王光興,出生于 1940?年,海南瓊山人。
*圖片來自椰樹集團官方微博
王光興工作經歷豐富,干過文員、美工、資料員,后來在海南罐頭廠當上車間主任,開啟了他的事業上升期。在海南罐頭廠,王光興一直升至政工辦主任,海南罐頭廠成為王光興的福地,與他結下了不解之緣。
1986 年,王光興回到海南罐頭廠,出任廠長,此時海南罐頭廠已經連續虧損5年,瀕臨破產。王光興上任后,對企業的分配制度、人事制度和用工制度進行改革,在 1988 年將海南罐頭廠扭虧為盈,1995 年,海南罐頭廠改制為椰樹集團,王光興的身份從海南罐頭廠廠長變成椰樹集團的董事長。
王光興不只擅長企業管理,他也很懂廣告營銷。
1987 年,椰樹集團經過上百次試驗,解決了椰汁的油水分離問題,憑借這一技術,椰樹集團在 1988 年獲得“國家星火科技一等獎”,把新聞發布會開到了人民大會堂。
1988 年,海南省成立,椰樹牌椰汁成為“海南省建省飲料”。
1991 年,椰樹牌椰汁成為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的國宴飲料。
各種各樣的頭銜和名號為椰樹牌椰汁帶來了知名度和銷量,1999 年,椰樹牌椰汁在椰汁飲料的市場占有率達到 75%。
美工出身的王光興也主導了椰樹集團的外觀設計,他的名字經常出現在椰樹集團的外觀設計專利申請上,1998 年的椰樹牌 AD 鈣奶外觀設計專利,有王光興的名字,黑黃的主配色是不是很熟悉。
這是 2001 年的礦泉水包裝設計專利申請,設計人只有王光興,看起來是董事長重操舊業,干起了美工的活。
這是 2005 年的椰汁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這個設計奠定了后來椰樹牌椰汁的外觀設計風格,成為經典,王光興兩位設計人之一。
此后,椰樹牌椰汁的包裝在此基礎上不斷迭代,變成現在這樣。
椰樹集團吸人眼球的不止是產品包裝,還有廣告營銷方式。
早在 1998 年,椰樹集團注意到社會消費結構逐漸由公款消費轉變為家庭消費,為了應對市場變化,椰樹集團將廣告宣傳重點從“原汁原味”轉向“保健”方向,于是將“白白嫩嫩”作為廣告詞,并沿用至今。
2009 年,因為在海口市公交車上印有“老婆喜歡老公喝椰樹牌石榴汁”、“木瓜飽滿我豐滿”等廣告字眼,當地工商部門認定廣告違規發布,責令立即停止并處以 1000?元的罰款。
2016 年,椰樹集團的火山巖礦泉水換上新的包裝,包裝瓶外形是女性上半身,這樣的包裝設計夠不夠驚世駭俗?
專利文件顯示,王光興是這款包裝瓶的唯一的設計人。
2019 年,廣告語“我從小喝到大”引發巨大爭議,椰樹集團因“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被處罰 20?萬元。
2021 年,椰樹集團因為招生廣告中包含“入學就有車、有房、有美女帥哥追”,又被市場監督管理局以相同罪名處罰 40?萬元。
2022 年,椰樹集團在公告“開門紅報喜”中特意提到集團在以上兩起風波中應對決策成功,引起 5 億多人次關注,提升品牌知名度,促進銷量增長。
這樣自夸,讓人不得不懷疑椰樹是故意的。
椰樹的困局
椰樹集團為什么甘愿冒著被消費者批評,甚至被監管單位罰款的風險也要堅持擦邊營銷?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為了制造熱度和流量,并將它們轉化為銷量。
我們以“椰樹集團”和“椰樹牌椰汁”兩個關鍵字,用百度搜索指數查看椰樹集團自 2011 年來的熱度。
從圖中就能看出椰樹集團在 2011 - 2016 年這 6 年間熱度穩定,雖然在 2009 年有公交車廣告“前科”,但這 6 年間椰樹集團遵紀守法,沒有在網絡上掀起起風浪。
2017 年 2 月,椰樹集團廣告物料出現胸大膚白的美女,被各個媒體報道(圖中 A、B 點)。
2019 年那句“我從小喝到大”引爆網絡,椰樹的百度搜索指數達到最高(圖中 C 點),從 2019 年起,椰樹牌椰汁的基礎網絡熱度比之前要高出不少。
最近幾年,椰樹集團的營銷力度明顯增加,而究其原因,則是椰樹集團在幾年前陷入營收增長困境。
這是椰樹集團 2011 - 2022 年的營收數據圖,自 2014 年收入達到 44.78 億元之后,椰樹集團的營收連續下跌,之后止步不前,直到 2022 年,才打破 2014 年的紀錄。
從百度搜索指數來看,2022 年,椰樹集團的基礎熱度比過去要更高。
2022 年椰樹有兩個營銷事件,4 月,椰樹和瑞幸推出聯名的椰云拿鐵,10?月,則是文章開頭提到的直播間爭議。
所以,從結果來看,椰樹集團的營銷策略毫無疑問是成功的。
與椰樹集團陷入相同困境的還有承德露露集團和銀鷺集團,剛好他們的產品我都喝過,露露杏仁露、銀鷺八寶粥和銀鷺花生牛奶,這些產品你們大概也喝過吧。
他們包括椰樹集團,產品都是以植物蛋白飲品為主,都曾在 2013 - 2015 年這三年間營收達到峰值。
例如露露集團營收在 2015 年達到 27.06 億元,至今沒有再超過這個數據。
銀鷺集團的情況更復雜,財務數據只能在一些報道上找到,2013 年銀鷺集團營收曾達到巔峰的 111 億元,此后一路下滑,2019 年,銀鷺集團的營收只有 50?多億元。
造成他們營收不約而同出現停滯、甚至下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產品單一、電商對傳統銷售渠道的沖擊、新消費的崛起等等……受限于篇幅,我們不在此做過多解釋。
只要明白這些傳統的植物蛋白飲料品牌,過了 2015 年之后,他們營收變得難以增長就好。
因此,椰樹集團在 2022 年營收實現突破才顯得難能可貴,他們的營銷方式雖然引來爭議,但至少證明了是成功的。
椰樹營銷邏輯
現在回到主題上來,椰樹為什么要這樣營銷?或者說,椰樹集團的營銷邏輯是什么?
關于椰樹集團的營銷槽點,主要集中在“包裝丑”和“擦邊”。
首先是包裝,你們認為椰樹牌椰汁的包裝丑嗎?
如果要說椰樹牌椰汁包裝是最近幾年為了營銷,故意裝丑的,這多少冤枉了椰樹牌椰汁。
這是 1998 年至 2020?年椰樹集團申請的包裝專利,可以看出,他們的包裝風格是逐步演化,才形成了如今的特色,并沒有突然改變包裝設計去吸引眼球。
不論美丑,椰樹牌椰汁包裝上黑紅黃藍白的配色,瓶身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像是電線桿上的牛皮癬廣告,一切看起來要多不和諧有多不和諧,但恰恰是這種不和諧成了椰樹牌椰汁的標志,讓人過目不忘,在商場飲料柜中陳列優勢明顯。
甚至如今還有了模仿者。
這種設計風格被很多人稱為“新丑風”,新丑風不只出現在椰樹牌椰汁的產品包裝上,還有前面提到的招聘廣告,椰樹集團的官網,甚至椰樹集團公司總部的設計風格都是如此。
椰樹牌椰汁將這種“新丑風”融進整個集團,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視覺風格,并為人熟知,這本身就是非常成功的營銷。
國內有一家知名營銷策劃公司叫華與華,說名字你們可能不知道,但蜜雪冰城的“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就是華與華策劃的,他們的客戶還有很多知名品牌,例如足力健老人鞋、華萊士、盼盼、得到 APP 等。
*華與華的合作方
華與華營銷的核心理念就是“超級符號”,即為品牌設計一個“符號”,讓“符號”成為人們記住品牌的最小單位,“符號”可以是語言,也能是文字,也可以是圖像,通過重復這個“符號”,讓消費者記住品牌。
成功的“超級符號”的例子有很多,就像我們現在聽到“你愛我,我愛你”,就想到蜜雪冰城;人們聽到老人鞋,就會想到足力健;用戶看到這個貓頭鷹標識,就會想到得到 APP……
椰樹集團雖然沒有與華與華合作,但二者的營銷理念卻不謀而合,將“新丑風”打造成椰樹集團的“超級符號”,每當人們見到這樣的視覺風格,也自然而然地想到椰樹牌椰汁。
值得一提的是華與華創始人叫華杉和華楠,兄弟倆還創辦了一個圖書公司叫讀客,讀客的書籍往往會將書脊頂部和腰封設計成黑白格子,用于書籍在書架展示時吸引眼球,這個包裝設計也被許多讀者吐槽沒有美感。
*讀客書籍包裝
讀客書籍與椰樹牌椰汁的包裝故事是不是如出一轍?
椰樹集團營銷的另一個槽點是擦邊,這也是椰樹集團營銷爭議最多的部分。
通常,我們認為擦邊營銷有損品牌形象,是品牌應該極力避免的,但椰樹集團卻毫不避諱,大大方方擦邊,頂著“物化女性”又“物化男性”的污名,擦出了爭議、擦出了流量……所謂黑紅也是紅,互聯網流量這塊算是被椰樹玩明白了。
事實,廣告中對觀眾的“冒犯”,現如今也被許多營銷大師推崇,例如曾拍攝了經典的腦白金、海瀾之家、婦炎潔廣告的葉茂中,在 2018 年世界杯期間策劃了馬蜂窩和知乎的兩條廣告,看過那年世界杯的小伙伴肯定對此有印象,這兩條廣告都惹來爭議,觀眾認為廣告內容就是洗腦式的重復,缺少藝術美感。
葉茂中曾對此回應,廣告最怕的就是沒有任何沖突和波瀾的完美主義。干擾觀眾注意力,讓觀眾記住廣告,記住產品,成功傳遞信息,葉茂中認為這才是成功的廣告。
無獨有偶,那年世界杯還有個 BOSS 直聘的廣告,策劃公司是紅制作.紅制作在今年制作了一條“五個女博士”的電梯廣告,因不尊重女性,販賣焦慮,在 5 月份被立案調查,最終被北京市市場監督局處以 40?萬罰款,并責令下架。
但引發的爭議令五個女博士“出圈”,獲得更多的曝光量。這個過程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又跟椰樹集團的營銷方式如出一轍!
對這些營銷策劃案來說,冒犯觀眾不可怕,沒有在市場引起水花才是最失敗的。
椰樹集團“新丑風”包裝和“擦邊”營銷的背后有強力的營銷邏輯支撐,甚至,椰樹集團比前面提到的幾個案例更聰明,把“擦邊”玩成了自己的“超級符號”,如今媒體寫到“擦邊冒犯”式廣告,經常拿出椰樹牌椰汁作為例子,這算是獨一份的“殊榮”。
總結
以上就是關于椰樹集團的營銷策劃的分析,丑跟擦邊不是因為椰樹低俗,而是刻意的營銷策略。
到底怎樣的營銷策劃算是一個好方案,是要照顧觀眾的觀看體驗還是注重產品的傳遞效果?可能不同的廣告人之間都有不同的意見,品牌方和觀眾之間也持不同的看法。
而對椰樹集團來說,目前的“新丑風”包裝和“擦邊”營銷就是一個好的方案。
不是所有的品牌都能像茅臺、可口可樂那樣成為各自領域的文化標志,對大部分品牌來說,營銷的目的是要讓用戶記住產品。
當你站在便利店的飲料柜前,挑選一瓶想喝的飲料,椰樹牌椰汁的包裝引起了你的注意,你想起了剛剛在短視頻上看到的椰樹猛男美女的視頻,想起椰樹牌椰汁味道還不錯,于是伸手拿了一罐,此時此刻,椰樹集團的營銷策略就是成功的。
參考資料
椰樹集團官網
國家知識產權局
北京商報:營銷吸睛背后:椰樹營收原地踏步
鈦媒體 APP:中國又土又污的飲料,一年狂賣 40?億
新華網:椰樹集團聯合營銷的新啟示
北京商報:再戰即食賽道,銀鷺“離巢”欲重回百億目標
華杉,華楠:《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
澎湃新聞:廣告狂人葉茂中的沖突人生:從腦白金到傅抱石
編輯:木易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