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韓國起亞汽車官網正式披露季度財報文件,截至3月31日止季度的合資企業和聯營企業財務信息中,在華合資公司江蘇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負債總額已達到2470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36.13億元),資產總額為1944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07.13億元)。按此計算,江蘇悅達起亞已經資不抵債,資產負債率達到127.1%。據此前報道,2022年末江蘇悅達起亞資產負債率為119.0%。
江蘇悅達起亞前身為東風悅達起亞,由東風汽車集團、江蘇悅達集團以及起亞汽車共同出資成立,分別占股25%、25%、50%。成立之初,其憑借務實的外觀以及高性價比獲得了不少消費者追捧,市場銷量從2006年起一路穩步增長,并在2016年達到年銷65萬輛的巔峰,但因韓方資源傾斜力度不夠,產品力不足,電動化轉型慢等多重因素均導致悅達起亞后繼乏力,逐漸偏離中國市場的發展。2022年1月,東風汽車集團退出,將持有東風悅達起亞25%股權以2.97億元的價格轉賣,此后東風悅達起亞再無“東風”。
進入2023年以來,起亞開始布局新車型。2月13日,起亞新款K3上市,售11.29-14.39萬元。2023上海車展上,起亞賽圖斯上市,其是起亞傲跑的換代車型,搭載1.5L自然吸氣發動機,售10.99-13.99萬元。
(相關資料圖)
此外,為了應對在華銷量困境,起亞也開始發力新能源汽車。起亞表示,從今年起,起亞每年將推出至少一款基于電動車專用E-GMP平臺開發的純電動汽車;到2027年,共計將推出6款純電車型;到2030年,實現EV車型年銷量18萬輛的目標,銷量占比達到40%據了解,首款純電車型——起亞EV6于6月28日開啟盲訂,其將于8月25日成都車展期間以進口車形式在國內上市,限量1000臺。
5月10日,悅達起亞發布通知稱,:為實現電動化轉型,業務人員結構需要整合,該公司安排管理崗員工分批次輪休,第一批輪休時間長達一年,從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期間不享受公司福利、調薪、激勵金等政策,暫停員工卡 (餐補)。悅達起亞表示,內部人員變動是為順應全新的電動化時代,主動主動創新變革,加速向電動化品牌轉型而進行的正常調整,公司同時也在擴大聘用專業的本土精英人才,激發組織活力,實現公司良性發展。
通過員工輪休的方式來“實現電動化轉型”,從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悅達起亞目前的日子并不好過。乘聯會零售數據顯示,2022年江蘇悅達起亞銷量為94668輛,較2021年的153707輛下滑38.41%。2023年一季度江蘇悅達起亞銷量為18752輛,較同期的29744輛下滑36.96%。
雖然國內市場銷量成績欠佳,但是悅達起亞今年卻在出口方面實現了高速增長。6月30日,起亞汽車發布消息稱,6月悅達起亞當月出口車輛達8,664輛,2023年累計出口車輛達26,157輛。據悉,悅達起亞將持續加大賽圖斯的出口規模,下半年還將增加K5車型出口,將出口車型進一步擴展至4款,實現月均出口超1萬輛,全年計劃出口超10萬輛。
悅達起亞計劃到2026年,將鹽城工廠的年出口規模擴大至20萬輛以上,將其打造成名副其實的全球出口基地。同時,悅達起亞還將于今年增加賽圖斯和K5兩款出口車型,由原來的2款出口車型擴充至4款。
雖然無法在中國市場摧城拔寨,但是至少可以幫助自己在全球市場做好護城河。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臺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