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鼓山重(漳州長泰鼓山重)
(資料圖)
漳州長泰縣有一個山村,又名孤山,距長泰縣29公里,距廈門集美區僅一山之隔,距關口鎮324國道僅16公里。四面環山,青山綠水,孤山被譽為“千年古村,山水在中游”。這里不僅有每年春天盛開的油菜花、桃花、梅花,還有千年古樟樹、宋代石塔、明代昭陵宮、百年古宅、薛家、林家寺廟,還有不太為人知的玉寧堡遺址。
位于山村上洋社的玉寧堡,又名商鞅樓,是一座用石塊砌成的方形石堡。它建于明朝嘉靖年間的,至今已有450多年的歷史。
明朝嘉靖年間,東南海、海上事端頻發,千里海防處處引發突發事件。據《長泰縣志》記載,1558-1561年間,數萬倭寇多次侵犯長泰邊界。“當海盜滿員時,他們的地方被摧毀,村莊倒塌,村莊變成了瓦礫”。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十月十六日,倭寇從同安進入鐘山公順社,在深圳壽網這里扎營十五天。鐘山勇敢的祖先站起來反抗。鐘山村五厝社成員吳如濤帶領兒子吳廷玨、侄子吳、吳到賊窩大聲罵賊,親手殺死了頭兩個賊。最終,他們因為寡不敵眾而死。此后,敵人在長泰燒殺了許多村莊,造成七年浩劫。
據長泰學者謝世勛在嘉靖四十五年《丙寅秋》中寫道,他描述了自己對侵華日軍暴行的所見所聞:侵華日軍猖獗時,“士學蹉跎,農耕蹉跎,子織蹉跎,商賈歇業,春田旱,海枯石爛,溪泉泄。吃山里和森林里所有的啤酒花,喊饑餓,喊寒冷,悲傷的聲音在野外顫抖。”。這個時候,為了生存,老百姓“所有的村莊都很繁榮,每個鄉鎮有一個村莊,有一兩百人的數量。”。人是小村莊,有三四十個,是以家人躲起來而豬羊不都是咸的為基礎的。\".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單崇仁為了防止敵人再次入侵,修建了玉寧堡。
玉寧堡面向南,東西長40米,南北寬40米,面積1600平方米。它的外墻是用石塊砌成的方形石堡,內部鋪著河卵石。墻高5.9米,底寬1.64米,頂寬0.8米。只有一個入口和出口。門上有一塊“玉寧堡”的牌匾,左邊是“天啟三年歲,歸海”,右邊是“孟春吉丹利”(注:明天的天啟三年是1623年,當時玉寧堡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當地的薛家族人。
堡壘中間有一個天井和一口井。這座建筑建在堡壘的墻上。原來的三層樓在1954年被拆除了。目前兩層有8個房東,西8個,南5個,北5個。一、二層的樓層和樓梯保存完好,樓梯上有蓋板和壓棒。一樓有幾個彈孔,二樓有小窗戶。建筑四角有炮塔(耳),是武器庫和前哨,建筑后面有車間。1999年,村民們還在大樓里發現了一枚重達100公斤的大炮。
于寧堡內走廊相連,每層設有疏散通道,配備滑桿和繩索,用于緊急逃生。南墻中間是一扇高2米、厚1.05米的拱形門。里面有頂門原木,有防火防水功能。城堡里的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堅固程度甚至比土樓還要差。
歷經數百年滄桑,玉寧堡依然如故。據樓里的老人說,直到,堡壘里還有30戶人家,后來他們逐漸搬走了。現在堡壘里只剩下幾戶人家了。
歷史上,長泰縣的鼠疫非常嚴重。為了生存,在元、明、清時期,長泰的家庭或村莊建造了幾十座石頭城堡。從大量史實來看,他們都是抵抗倭寇、土匪的實物見證者。目前,長泰縣有幾座石堡,如玉寧堡,散落在農村和山野。
與著名的土樓相比,長泰石堡和的造型與土樓相似。兩者造型大方,氣勢恢宏,墻壁高大堅固,有防御漏洞或觀察窗。大樓里有前哨站和水井。一般幾十戶一起住。不同的是土樓多為圓形,而長泰石堡多為方形和方形。土樓的建筑材料是粘土,石堡的建筑材料是石頭。土樓給人圓潤善良的感覺,石堡給人嚴謹冷酷的感覺,更像是抵御入侵的設防。長石堡歷史悠久,風格獨特,閃耀著群眾的智慧,是山村民居建筑的奇葩,堪比土樓。
余寧堡是游擊戰爭時期共產黨與游擊隊總部的地下聯絡點,現為長泰縣文物保護單位。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