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估計你應(yīng)該是剛接觸這兩個名詞,所以先簡單解釋下吧。
(資料圖)
2、 極性分子-----分子中正負(fù)電荷中心不重合,從整個分子來看,電荷的分布是不均勻的,不對稱的,這樣的分子為極性分子,以極性鍵結(jié)合的雙原子一定為極性分子,以極性鍵結(jié)合的多原子分子 如果分子的構(gòu)型不對稱,則分子為極性分子。
3、 如:氨氣分子,HCl分子等。
4、 非極性分子----簡單定義,不是極性分子的就是非極性分子。
5、 非極性分子的判據(jù):中心原子化合價法和受力分析法 -----中心原子化合價法: 組成為ABn型化合物,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價等于族的序數(shù),則該化合物為非極性分子.如:CH4,CCl4,SO3,PCl5 -----2、受力分析法: 若已知鍵角(或空間結(jié)構(gòu)),可進(jìn)行受力分析,合力為0者為非極性分子.如:CO2,C2H4,BF3 -----3、同種原子組成的雙原子分子都是非極性分子。
6、 如果你還想深入了解,可以往下看。
7、分子可以分成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但同時,分子中的原子所形成的共價鍵,也可以分為極性鍵和非極性鍵。
8、之所以提出這些是因?yàn)槌鯇W(xué)者很容易將這兩個概念混淆,造成“擁有極性/非極性鍵的分子就是極性/非極性分子”等錯誤的概念。
9、 極性鍵 由不同種元素的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叫做極性鍵。
10、不同種原子,它們的電負(fù)性必然不同,因此對成鍵電子的吸引能力不同,共用電子對必然偏向吸引電子能力強(qiáng)(即電負(fù)性大)的原子一方,使該原子帶部分負(fù)電荷(δ-),而另一原子帶部分正電荷(δ+)。
11、這樣,兩個原子在成鍵后電荷分布不均勻,形成有極性的共價鍵。
12、鍵的極性大小取決于兩個原子吸引成鍵電子能力的差異程度。
13、根據(jù)兩種元素電負(fù)性差值△X可大體估計共價鍵的極性大小。
14、一般認(rèn)為:O<△X<1.7,形成極性鍵;△X>1.7形成離子鍵;△X=O形成非極性鍵。
15、由此看來,非極性鍵、極性鍵、離子鍵之間是個漸變過程。
16、可以把離子鍵看作極性最強(qiáng)的極性鍵,兩者既有本質(zhì)差別,又沒有嚴(yán)格的界限。
17、 ----“由極性鍵形成的分子可以是極性分子,也可以是非極性分子,取決于分子本身結(jié)構(gòu)的對稱性。
18、” ----這個一定要記清 非極性鍵 由同種元素的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叫做非極性鍵。
19、同種原子吸引共用電子對的能力相等,成鍵電子云對稱地分布在兩核之間,不偏向任何一個原子,成鍵的原子都不顯電性。
20、非極性鍵可存在于單質(zhì)分子中(如H2中H—H鍵、O2中O=O鍵、N2中N≡N鍵),也可以存在于化合物分子中(如C2H2中的C—C鍵)。
21、非極性鍵的鍵偶極矩為0。
22、以非極性鍵結(jié)合形成的分子都是非極性分子。
23、存在于非極性分子中的鍵并非都是非極性鍵。
24、由非極性鍵結(jié)合形成的晶體可以是原子晶體,也可以是混合型晶體或分子晶體。
25、例如,碳單質(zhì)有三類同素異形體:依靠C—C非極性鍵可以形成正四面體骨架型金剛石(原子晶體)、層型石墨(混合型晶體),也可以形成球型碳分子富勒烯C60(分子晶體)。
26、 非極性分子 從整個分子看,分子里電荷分布是對稱的(正負(fù)電荷中心能重合)分子。
27、 ----“含有非極性鍵的分子不一定是非極性分子” ---- 例:H2O2 過氧化氫 O-O之間是非極性鍵 但分子有極性 因?yàn)檫€有兩個H-O極性鍵 且兩極性鍵極性不抵消 ----“所有的鍵都是非極性鍵的分子 肯定是非極性分子 ”---- 相同的極性鍵處在對稱的位置 可以相互抵消極性 使分子不顯極性成為非極性分子。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免責(zé)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關(guān)鍵詞:
責(zé)任編輯:Rex_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