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星彤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賀全勝(署名除外)
為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文旅宣傳推廣的部署要求,加快文旅品牌打造和整體形象提升步伐,面向全國和世界展現廣東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魅力,打造“活力廣東 時尚灣區”優質品牌,在省委宣傳部和省財政廳指導和支持下,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統籌廣州、深圳和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等有關地市的資源,聚合優勢傳播資源,于近日全面展開廣東文化旅游宣傳推廣。
(資料圖片)
從本月起,羊城晚報《旅游周刊》將圍繞季節性熱點及最新潮流趨勢,聚焦廣東及大灣區內的重點文旅資源、旅游產品、相關趨勢,推出系列報道,助推“活力廣東 時尚灣區”實力出圈!
本期,適逢暑假即將來臨,讓我們從親子家庭最為關注的研學旅行開始,踏上探索之旅。
感受“老城市新活力”
城市研學游成暑期熱門
暑期尚未正式開啟,但大灣區中小學研學市場早已“熱火朝天”。
近日,嶺南商旅集團旗下廣之旅專業研學品牌“廣學邦研學”攜手韶關拔萃研學,組織650名韶關高中師生抵達廣州,開啟了為期3天的研學之旅。
在廣州市內,各大景區組織的研學游產品也受到不少家庭青睞。正佳極地海洋世界在暑期推出海洋微生物研學探索營、小水族師訓練營等,家長帶小朋友探訪魚兒食堂,動手制作小魚的營養午餐,探秘水化實驗室,走進魚類保育間、對話專業水族師,護航小魚成長。在“小小水母保育員”夜宿活動中,親子家庭還可與水母精靈相伴而眠。
暑期來臨,廣州南沙濕地在荷塘棧道(藝術連橋段)設置了二十多塊科普展板,其中包括紅樹林鳥類以及昆蟲等有代表性的濕地生物,進行科普知識宣傳。景區負責人介紹,荷花節期間還將開展荷塘繪畫主題課程——“荷”你相“繪”南沙濕地,推出自然筆記課堂,邀請專業繪畫老師教學生認識荷花及荷塘內的蜻蜓和豆娘等生物。今年暑假,中高考考生憑準考證還可免費到濕地游玩。
“無論是從旅游客源地、旅游集散地還是旅游目的地的視角看,城市都以其發達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以及資本、技術和人力資源的優勢,成為研學旅行的基礎市場和關鍵支撐。”正如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所說,國家樞紐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在文化遺產的富集度、文化地標和藝術中心的高度以及科技研發、工業制度的力度等方面,均有著不容忽視的旅游價值,依托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開發的城市研學旅游產品,成為研學旅行的主流。
廣州是大灣區內研學旅行的熱門目的地城市,相關線路豐富,且持續常玩常新。上周發布的100條廣州經典研學路線,因強調主打優課程、雙導師、重實踐、有評價的“真研學”,廣州再次引領全省研學實踐教育探索及創新。
“孩子們,把鸚鵡螺的殼放在耳邊,你是不是聽到了一些悄悄話?”粵博廣東省自然資源展廳內,來自天河第一小學的孩子們體驗的這場妙趣橫生的《海洋軟體動物》研學課程,成為廣州研學的城市縮影——面對暢游在藍色海洋里的海豚、鯨、鯊魚、魔鬼魚……聽著導師的互動講解,孩子們一邊在研學手冊上記錄,一邊通過游戲、觸摸、聆聽、問答等方式探索貝類世界。
據悉,新發布的100條廣州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經典路線圍繞“紅色教育”“傳統教育”“勞動教育”“國情教育”“自然生態”“國防教育”“財商教育”“智能制造”八大主題設計,將引導青少年在研學實踐教育感受廣州的“老城市新活力”。
從觀光到沉浸式互動
“課本游”玩法升級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薄跋﹃栆矟u漸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懸在海與天的邊緣?!薄袄旖乃媲灏?,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中小學課本中描繪的經典畫面,展現著祖國各地特色的文化和旅游資源。一段段熟讀的文章,正在成為學子們利用假期進行“課本游”的腳本。
“短文《三亞落日》中的優美場景,‘海角尚非尖,天涯更有天’等隨處可見的詩句,吸引了眾多游客。”三亞天涯海角景區講解員周千業告訴記者,6月以來,景區接待的學生游客量大幅上升,其中高中畢業生已開始獨立和同學結伴游玩。
在漓悠悠國際旅行社產品負責人肖邦青看來,課本不僅是游客的“旅行指南”,也為旅行社的產品設計及創新提供了無盡的靈感。據悉,這個夏天,每天早上9時,南昌滕王閣景區東門服務中心內,背誦《滕王閣序》的聲音此起彼伏。景區表示,隨著高考畢業生涌入,“課本游”的玩法進一步升級,從“觀光游覽”到“沉浸式互動”——景區自2021年起常態化開展的“背誦滕王閣序,免費游覽景點”活動,最近每天都有上百名游客前來挑戰,其中不乏穿漢服或組團來“PK”的學生,也有老中青三代齊上陣的“家庭實景課堂”。
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進入暑期,各地文化類景點、研學線路熱度居各類旅游產品前列。近一個月來,“親子游”“研學游”搜索熱度不斷高漲,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廣州等城市的搜索熱度排名靠前?!案n本去打卡”的文化深度體驗游,成為暑期旅游消費的一大亮點。
“我的眼睛真是應接不暇,看清楚這只,又看漏了那只,看見了那只,第三只又飛走了。”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到訪廣東僑鄉——現江門市新會區天馬村,被這里鳥樹相依、千鳥飛翔的奇特景觀所震撼,寫下名篇《鳥的天堂》。
在廣東,“小鳥天堂”近日也迎來不少“跟著課本旅行”的學生游客。“小時候讀過《鳥的天堂》,終于有機會見到了,有種回到小時候的感覺!”有網友在平臺留言寫下真情實感。
美團文旅研究院院長路夢西表示,本、異地雙客群的假日消費需求,為業界提出了持續發掘優質、特色的文化類供給的新要求,“綜合美團平臺上旅游產品的預訂和瀏覽熱度,暑期旅游消費高峰將延續至8月底。高中畢業生是首批出游的主力軍,帶火了‘跟著課本去旅行’的消費新風尚。”
修煉內功3年
研學游不止于“書生意氣”
中國式的研學游,要推進“書生意氣的研學,家國天下的旅行”。在業內,研學旅行也被稱為“行走的課堂”。憑借專業性、深度性、體驗性等獨特優勢,近年來,研學旅行受到了親子家庭的青睞,每年暑期成為研學旅行的旺季。
相比注重休閑性、娛樂性和觀賞性的傳統出游,研學旅行更看重行程中知識的學習和實踐,讓孩子在游玩中學習知識、在知識中收獲成長,是家長們選擇研學產品的初衷。
“研學的本質重點在‘研’而非‘游’。”廣之旅相關負責人介紹,研學業務在過去3年經歷了“修煉內功”、專業性提升的發展“窗口期”,在課程開發、研學標準化模式、出行服務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發展。據了解,1-6月期間,該社組織超過95%研學活動的研學半徑以本市研學以及廣東省內跨市為主,行程天數在1-3天。隨著暑假到來,跨省研學的熱度上升。
旅行社預計,今年1-8月組接的研學人數規模將超過2019年全年水平,至2023年年底前,預計總人次較2019年將有超過30%左右增長。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研學旅行在我國已完成概念導入、政策支持和市場實踐階段,對推進中小學生社會教育、喚醒國民研學意識及促進文旅深度融合均起到積極作用。
對于新時代的研學旅行,戴斌提出,應站在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由營地到城市再到線路”,展開新一輪空間規劃,包括建設一批面向少年兒童、以國民教育為導向的國家營地,培育一批面向青少年健康成長,文明交流互鑒、文化底蘊深厚、科技教育資源富集的研學旅行目的地城市,推廣一批面向不同年齡段、寓學于游的研學旅行國家線路。
本期策劃 | 鄧瓊 區健妍執行 | 李力 劉星彤 黎存根 賴書香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責編 | 李力校對 | 黎松青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