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家油茶湯
土家油茶湯
(相關資料圖)
土家油茶湯是一種像飲品一樣的湯泡類小吃,入口主要突出:香、鮮、脆;喝下去后提神解饑,是土家族人非常喜愛的傳統小吃,民間有:“不喝油茶湯,心里面發慌”的說法;同時,進門就喝油茶湯也是土家族人待客的傳統禮儀,如果你有幸到恩施的鄉村土家族居民家里做客,那進屋的最高禮遇,就是這一碗油茶湯了。(恩施城區張關合渣及其他餐廳也有餐前的油茶湯可以喝到)。
土家油茶湯制作起來也很簡單,先用植物油(恩施本地一般是用菜籽油)炸少量的茶葉到金黃色后,再在鍋中添加水,然后放上蔥、姜、蒜、胡椒粉等佐料,水一燒開便舀入扣碗中,再添加以前就炒好的豆腐果、核桃仁、炒米花、玉米花、花生米等,浸泡2分鐘后就可以飲用了。
2.土家臘肉
土家臘肉
土家臘肉
因為以前的物質條件不是很好,土家族人以前家家都喂豬;為的就是圖過年能有一口肉吃,過年殺豬后吃不完的肉,土家族人用智慧以及經驗,把它制作成熏肉,因為一般制作好后是農歷臘月,所以就叫做臘肉,臘肉不僅便于保存(時間最長可以保存到次年殺豬的時候),而且味香色美,特別是煮起來的時候,十里飄香,勾人食欲,是土家族人平時招待客人擺上席面的一道主菜。
土家臘肉的制造方法周期長,工藝復雜,需要有一定經驗的土家族老人才能掌握好腌肉熏肉的火候:
(1).殺完年豬后將豬肉按部位分成塊;把食鹽放入鍋中添加花椒炒黃備用;
(2).把肉塊用筷子戳出小眼(一般一塊肉戳十多個小眼),將炒好的鹽均勻抹在肉塊上,然后再將肉塊放入容器中(一般是能裝兩百斤左右的大瓦缸),每三天翻一次,翻三次后將肉塊撈出懸掛在陰涼通風處陰干水分(一般三天時間就可以了);
(3).準備好一個炕房,下面放置松柏枝、松木屑、橘子皮的草料,點火后不起明火,將晾干的肉塊放置于火堆上面熏(一定不要起明火);
(4).連續10天左右待肉變色為金黃色至橘紅色臘肉就熏好了,可以取下懸掛在家中的通風陰涼處等待食用了。
(5).食用的時候,用刀取小塊肉,在火上將肉皮燒至焦黃,放入溫水中用刀將皮上黑色的煙熏痕跡刮洗干凈即可。
臘肉的食用方式有很多,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做法,豬蹄、排骨可以用來燉湯、其他部位可以用來炒臘肉、蒸臘肉。
臘排骨燉海帶
蒜苗炒臘肉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1